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般认为“东亚病夫”这个词汇出现在1896年.如上海市体育局五百年体育大事记中就说:“(1896年)九月十一日(10月17日)租界英文报纸转载了英国伦敦《学校岁报》专论,称‘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此后,中国人常被西方人贬为‘东亚病夫’.” 所谓的“租界英文报纸”,是指上海的《字林西报》;“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这句话,则出自当时由梁启超主笔、风靡一时的改革派报纸《时务报》的中文译稿,该译稿名为《中国实情》.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1年的路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重新焕发生机,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光辉历史,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残垣断壁中构建社会主义大厦的光荣纪录。随着毛泽东同志那一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从1949年10月1日起,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不再是西方和东方新老殖民主义者眼里的东亚病夫。中国在世界面前挺起了  相似文献   

3.
病夫的谴责     
周游 《钟山风雨》2014,(3):62-64
正中国曾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而《孽海花》的作者曾朴就曾自号"东亚病夫"。曾朴(1871—1935),是近代知名的文学家、出版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内忧外患交并、社会思潮急速变化的时代。曾朴一生经历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曾朴虽从旧垒中来,但他对这些变革社会的前进运动都抱着积极拥护的态度,他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立场是值得肯定的。曾朴早年是个旧式举人,但却十分厌恶封建科举制度,在其少时所作《赴试学院放歌》中就痛切揭露清廷科场视士子如盗贼的现象,对那些孜孜攻读  相似文献   

4.
关于民国大刊《东方杂志》 近代中国第一大刊《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在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办的大型标志性刊物.它是由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率先提议创办的,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办刊宗旨.最初刊名为《东亚杂志》,面向东亚地区发行.不巧的是当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已有一本德文《东亚杂志》.两本同名杂志同办在上海,容易让读者分辨不清,也会抵消杂志的影响、妨碍刊物的发展.于是,夏瑞芳等人经过商讨,主动将其改名为《东方杂志》.  相似文献   

5.
1975年的盛夏,中国的政治生活中莫名其妙地又来了一场评《水浒》运动。运动的来由是毛泽东对《水浒》一书发表的一些见解。《水浒》是毛泽东从幼年时期就酷爱读的书籍,他在文章、讲话中经常引用《水浒》里的语言和故事。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同志,说:"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85周年。早在这一年的七、八月,《红旗》杂志就开始策划发表纪念毛泽东的文章。由于当时"真理标准"的讨论正处于热潮之中,要找个能为持"两个凡是"立场的《红旗》杂志写稿子的人,还真不好找。经过挑选,《红旗》杂志编辑部选中了谭震林。谭震林能"中选"的缘由,除了当时没有在报刊上发表有关"真理标准"的文章外,还有他的"老资格"和"与毛泽东的交情够深"的前提。接到约稿电话,谭震林一口就答应了。按《红旗》杂志的计划,谭震林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开国领袖毛泽东和刘少奇为此还有一段笔墨"官司"。1958年2月10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征询刘少奇、周恩来对《工作方法六十条(草稿)》的意见,交谈中,刘少奇向毛泽东请教作诗,毛泽东笑一笑说:"你的文化底蕴比我深么!要谈诗,还得容我想一想哩。"刘少奇说:"实事求是么,对于诗,我确实不如主席。"又说:"我看了几首唐诗,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  相似文献   

8.
<正>《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一份宣传新思想的周报。厘清这一时期毛泽东与《湘江评论》诞生过程的关系,从《湘江评论》把握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特点,考量《湘江评论》对其产生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嬗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特夫陷阱和东亚的复兴孙达人魏特夫及其《东方专制主义》都具有相当典型的意义。这也许是因为魏特夫的经历很特殊,以致可以说具有戏剧性。他是一个西方人,可是以毕生精力研究东方社会;他曾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后来与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他曾当过共产党员和德共中央...  相似文献   

10.
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批判"欧洲中心论",强调了亚洲(尤其是东亚的中国)在世界近代早期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白银资本》进行重新思考,对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浅显地表达个人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1.
郭炜 《文史月刊》2010,(8):27-27
<正>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为了结交有志青年、共同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用蜡板油印了一份三百字的《征友启事》,落款为"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最后两句引用了《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两句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到邹削强先生的《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诗之另一解》(《百年潮》1999年第10期),我感到惊讶。邹先生对本人文章旨意的任意歪曲是罕见的,这使我不得不写此文以说明真相。邹先生文章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多少年来,不少人认为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主题是‘毛泽东对林彪的不放心与疑问’。是‘毛泽东在接班人问题上的踌躇’(许全兴《为毛泽东辩护》,当代中国出  相似文献   

13.
莫荣强 《炎黄春秋》2010,(10):15-20
<正>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曾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撰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里,瞿秋白还给毛泽东和彭湃一个称号:"农民运动的王!"其实,当时中国"农王"有三个:即湖南的毛泽东,广东的彭湃,广西的韦拔群。金冲及先生在他主编的《毛泽东传》一书中说:"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在实践上致力于农民运动的,是彭湃。1922  相似文献   

14.
孔见  景迅 《百年潮》2013,(4):18-20
一1966年7月8日,时在武汉的毛泽东给江青写了一封信,其中有"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一句话,这句话后来公开见于报刊是1977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的《《投一光辉群魔毕现》一文。毛泽东与鲁迅心相通或说心心相印,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他对鲁迅《自嘲》一诗中"千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知识面是很广博的,他对中华姓氏文化也颇有造诣。他曾对自己的名字作过有趣的解释。1951年11月,毛泽东巡视古都安阳。当知道陪同他的地区专员叫程耀吾时,开玩笑地说:“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毛泽东对他的字——“润芝”也作过说明。那是他青年时期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时,读了老师推荐的《胡文忠公全集》后,觉得胡林翼确实值得学习,胡的字是“润芝”,毛泽东就改字为“学润”。杨怀中说:“司马长卿崇仰蔺相如改名相如,你既然尊敬胡润芝,就干脆改成‘润芝’吧。”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02,(10):56-56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艺论集》,首次发表了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致周扬的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说,周扬同志:文章看了,写得很好,必有大影响。某些小的地方,我认为不大妥当的,已率直批在纸上。  相似文献   

17.
于继增 《文史精华》2007,(10):10-15
—位伟人的保护使一部小说得以面世。这是那个非常年代出现的一个奇迹。著名历史小说《李自成》就因毛泽东的两次重要批示而改变了夭折的命运。作者姚雪垠因此感慨地说:"毛主席一再保护、支持我,我是非常感激的,没有他的保护和支持,就不会有《李自成》。"《毛泽东保护创作小说〈李自成〉》一文,揭示了一代伟人和一部著名小说的关联,反映了毛泽东挥之不去的"李自成情结"。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成长为总政话剧团的著名编剧,曾先后创作了《巨人的握手》、《周恩来在上海》、《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张学良》、《延安颂》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王朝柱的一生可谓硕果累累,著作颇丰。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这样说:"一个人一生中要经常做一些事,要做些有益的,自己还喜欢的事。"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走近这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聆听他讲述自己极不寻常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的讲演即《青年运动的方向》中说:“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毛泽东选集》的原注文说:“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原是陕甘宁边区的青年组织所规定的。”没有说明究竟是何时何组织规定的。  相似文献   

20.
张韧 《江淮文史》2010,(2):68-87
<正>我生在上海,1962年,长到19岁时,却坚决要离开她。从根本原因说,是毛泽东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文章对我影响很深,我坚信,青年总要与工农相结合才能实现理想。从直接原因说,当时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号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那一年我毕业于华东师大二附中,心胸里就像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