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村落保护已然成为国内遗产保护的焦点和社会热点,大量资金和社会力量投入到传统村落保护中。尽管投入到村落遗产保护的项目理念和目标良好,却往往遭遇实施困难或实施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窘境。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表明,有必要关注外部保护项目与村落社区的衔接桥梁——社区规划师角色并探讨其角色建构,从该层面寻求有效利用稀缺保护资源,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蔡磊 《黑龙江史志》2013,(23):349-350
村落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农民日常生活,村落往往是集体行动的单位。中国传统社会的村落具有内聚性倾向,这种内聚性不仅体现在村落组织和集体活动中,也体现在村民日常合作与互助中,以及精神层面的亲和感和共同意识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存大量的传统村落,其保护利用的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遗产话语体系语境里突出价值的概念,并不适用于评估这些"日常的""普通的"的乡村遗产的价值。日常景观关注的是人们日常活动的场所和生活文化的表达,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文化多样性和平等性的多元视角,以及对于场所精神的理解,可以适用于解读普通传统村落的价值,超越传统的遗产价值体系,更好地建立起传统村落与当下更广泛社会议题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村落遗产的地区来说,它们可以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往简单的走马观花似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人们对于旅游消费的需求,也就出现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人们希望可以通过对村落遗产的探求来满足精神需求,因此对于村落遗产地社区居民来说他们必须尽快改变自己的态度,不断的发掘适合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村落遗产是十分好的遗产资源,它必须被人们重视,同时它的潜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活态性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村落活态性内涵,从村落人口、物质遗产以及非物质遗产3个方面构建传统村落活态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访谈问卷、实地踏勘、文献查阅等方法获取数据,根据发展路径的差异划分传统村落类型,对分属旅游发展型、传统技艺型、综合开发型和生活服务型的湖南省永州市4个传统村落活态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失活现象在各类型传统村落中较为普遍;②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人口活态情况差异明显,其中旅游发展型村落人口活态性最好,生活服务型村落人口活态性最差;③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物质遗产失活程度相对较轻;④不同类型传统村落非物质遗产失活程度整体较高。  相似文献   

6.
平遥乡村遗产作为平遥古城的背景环境,是地域系统内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生态以及人地关系的映射。近水聚集型村落在平遥山前地区较为普遍,山前地区村落的选址布局、村庄结构和典型建筑根据村落规模大小呈现不同类型特征,反映了社会活动与村落空间的互动、生长和衍生关系。明清时期频繁的人口流动推动了平遥山前近水地区村落的二次形成,历史上水资源的匮乏、粮食生产的不足造成了人地关系的紧张与村际关系的复杂,商业的发展则对此有所缓解。人口流动、水案纠纷、祈雨活动、商业发展、代管村落等村际社会活动反映在村落空间的生长演变上,给村落空间带来结构性的影响,留下了诸多建成遗产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景迈山古茶林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传统村落,已有5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同时因景迈山申遗带来的地方发展机遇和世界遗产申报要求,也使得传统村落保护面对许多问题和挑战。景迈山遗产保护的实践表明,传统村落作为活态遗产,需理解其是原住民"家园"这一核心功能,通过延续社区与村落的生产生活关系,建立符合其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运用"整体保护、活态保护"保护方法,引入共同决策机制,根据现实条件,不断探索协调平衡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遗产》2007,(3):36-51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和近3000座村落中,哪些才能够典型地代表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呢?应该:充分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全面涵盖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典型展示其景观特征,还必须得到民众的公认与支持。依据这些原则,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组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遗产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村落大多具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形成了其多元化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遗产资源,每个村落都呈现出独特风貌,承载着中华民族璀璨的地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新的思路,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良好契机。纵观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关PPP模式在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中的应用研  相似文献   

10.
核心价值概述 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香港、澳门,东北距广州市110千米.全市总人口68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5万,遍布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故有“海内海外两开平”之说.开平市共有碉楼1833座,分布在全市的15个镇(办事处).开平碉楼与村落共包括4个遗产点:赤坎镇三门里迎龙楼、塘口镇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百合镇马降龙村落、蚬冈镇锦江里村落.整个遗产保护区面积31 1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71.948公顷,缓冲区面积2738.052公顷.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是我国农耕文明所遗存下来的宝贵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地处大别山北麓的信阳市散布着众多传统村落,具有"豫风楚韵"和类徽派建筑民居的多元特色。基于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资料,对信阳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问题构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姜勇 《满族研究》2013,(1):108-110
民间艺术在满族传统村落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曾发挥了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民间艺术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以满族传统村落为视角、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传统村落中美术、音乐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民间艺术的社会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和近3000座村落中,哪些才能够典型地代表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呢?应该:充分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全面涵盖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典型展示其景观特征,还必须得到民众的公认与支持。依据这些原则,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组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4.
邢晶晶 《旅游纵览》2015,(4):191-192
传统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是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的潜在旅游资源。科学利用传统村落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仅利于村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为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本文以山西丁村为具体研究案例,在剖析其旅游开发问题基础上,提出该村落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斌  刘水良  方雪 《旅游纵览》2022,(7):3-6,11
随着研学旅游的发展,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湘西地区传统村落研学旅游价值评价模型,尝试从传统村落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的研学价值两个方面、十大要素确定湘西地区传统村落研学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湘西地区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湘西地区传统村落研学旅游价值的相应对策和...  相似文献   

16.
散落在岩画遗产区域左江沿岸的壮族传统村落,作为左江花山岩画遗产区域的构成部分,是左江流域壮族人经过漫长繁衍生息与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是乡土聚落与民俗文化的体现。左江沿岸村落受地缘与血缘影响,依环境、宗法、承续等因素在历史上自然延伸扩展形成,依水而筑、临江而居,蜿蜒型河道以及连接不断的河流阶地等地理特征,直接影响了沿岸村落的分布、选址、规模及其发展。遗产区域壮族村落现存传统的地居式民居,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由原单幢类本土干栏建筑,经过地面化演变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组合类地居式民居建筑,对左江流域气温高、雨水足、湿度大的气候具较强适应性。对遗产区域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与形态和传统民居的构成要素与特点的认识,为左江岩画遗产区域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科学保护、有机更新与协调发展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住建部公布的五批传统村落名录中6819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地理信息平台,分析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性,并与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叠加以探寻传统村落分布相关规律。研究表明,目前全国传统村落分布的现状地理特征为显著集聚分布、分区集聚、省际不均以及呈现东北-西南趋势分布的特性,且其空间分布与自然、人文环境有较大关联,自然地理层面突出表现在农业需求导向下自然环境对择址存在潜在影响,人文地理层面突出表现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发展对遗存产生外在干预。研究为传统村落后续系统性研究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强调: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疆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我区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遗产,有利于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王林  廖国一 《旅游科学》2013,27(2):36-45
在村落遗产旅游发展中,村民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本文以龙脊平安寨为典型案例,分析其遗产旅游从集体行动的“困境”到“理性”从而实现自组织的治理过程。结合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与自组织理论,本文提出,自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形成了集体的理性,其内发性、参与式发展可以有效地治理村落遗产旅游的公共事务,从而实现村落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关注村落社会,中国当代民俗学从关注具体民俗事象转向民众日常生活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视角的转变,促进了现代民俗学者对中国基层社会结构与文化现实的进一步理解。在村落研究的技术层面,研究者需要重视在田野中的感受和经验,对普通村民日常琐碎的生活世界进行深挖和叙事学分析,深刻理解村民的生活逻辑和意义。迈向日常生活整体的村落研究,应当成为当代民俗学拓展理论空间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