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红 《贵阳文史》2007,(6):65-68
丁聪先生为人坦率,真诚、风趣,面庞饱满红润,嘴角总带着笑意。丁聪曾两次来川。抗战时期,他与四川人民共度国难,齐心抗敌,许多优秀作品给四川人民留下难忘的记忆。半个世纪以后,丁老重返成都,在省美术馆举办画展,展出他的漫画,速写、素描、人像等精品,深受观众和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明红 《文史春秋》2002,(10):35-39
丁聪先生为人坦率、真诚、风趣,面庞饱满红润,嘴角总带着笑意。他的形象和年龄怎么也对不上号——尽管丁聪已年过八旬,但依然不显老。不显老不仅因为其有一头乌油油的黑发,一双敏锐的眼睛,也不仅因为自称“小丁”,或因为其创作颇丰,更因为他有一颗年轻的心。  相似文献   

3.
著名漫画家、原《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丁聪,今年80多岁了。30年代初就开始漫画创作,在上海、香港编辑电影画报及《良友》、《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起曾担任《北京人》、《升官图》等舞台美术设计。1946年后任《清明》、《入世间》文艺杂志主编、《人民画报》副主编,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4.
黎辛 《炎黄春秋》2003,(3):74-78
张谔是我久闻大名的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可是,到1942年初我调到延安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作副刊编辑时,才认识他。  相似文献   

5.
绡红 《纵横》2009,(8):54-56
解放后第一个春节前,我们一家刚从上海搬到这个古老的北京城。什么都新鲜,舅舅带我们去前门,爸爸不去,因为“小丁要来——”这小丁,说的就是漫画家丁聪。那时我刚18岁,对爸爸邵洵美大半生孜孜不倦的文学出版事业可以说了解甚微;不过,他在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众多,他们时常来家欢聚畅谈,是我们从小就看惯的,所以一到北京,叶浅予来旅社,丁聪到我们新家拜访,是自然不过的事。……那次丁聪为什么事来访,半个多世纪后我才明白。  相似文献   

6.
周军 《文史月刊》2003,(10):4-9
杨度,字皙子,1874年生,湖南湘潭人。早年受教于湖南湘潭著名学者、清朝末年的知名人士、大文人王闺运的门下。一个令世人瞠目的奇人,一个谁当政也不能小觑的客卿。回眸北洋时代,视线躲不开杨度。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省攸县东郊,古代东山书院遗址上的一片茂林修竹里,有一道铺着翠绿色琉璃瓦,长约3华里的红色围墙,围墙里是一栋一栋的两层楼房,楼房排列有序,而住宿皆是清一色的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在这里过着平静、安逸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攸县民政局创设的攸县敬老院。  相似文献   

8.
萧阳 《炎黄春秋》2004,(5):76-79
1914年10月15日,沈同衡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现上海市宝山区)一个教师家庭里,受父亲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影响,他17岁的时候,就在家乡创办了农民夜校,并在县立萧泾小学担任教员和校长,从事平民教育。同时,还担任了县报的特约记者。他还联合了几所小学合办刊物,担任主编,编辑出版宣传抗日的少年儿童读物。他编辑的儿童读物《动物常识故事》10册被世界书局列入《小世界丛书》出版,被周围  相似文献   

9.
金科 《江淮文史》2004,(2):49-64
纵观祖父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平心而论,真正使他长期“吃得开”,对他厚爱有加、仁至义尽的,还是中国共产党。这从1941年祖父正式投身革命以后,其实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即将步入古稀之年时,回首自己的一生,我无怨无悔。这不仅是因为我深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更因为正是有了前半生的曲折和磨难,才成就了1981年以来令自己颇感欣慰的26年律师生涯。  相似文献   

11.
陈旭 《文史春秋》2003,(5):33-33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1899年—1976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城郊。虽然他在1930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期间,犯了“左倾”路线错误,但后来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勇于改正错误,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李立三的名字,同他的一生一样,富有传奇色彩,他曾数易其名,留下诸多趣闻。李立三的父亲李昌圭是个秀才。他出生时适逢家里的一株百龄凤尾盛开,父亲就给他取第一个乳名叫李凤生。上私塾时,李昌圭按祠堂的字辈,将凤生改名隆郅。1919年,李隆郅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他找到当时的中…  相似文献   

12.
汪烈九 《文史春秋》2003,(12):59-60
冯玉祥行伍出身,官至军政部长、战区司令长官,是抗日名将。他曾以国民军总司令身份,电请孙中山北上,还将深居大内仍旧享受皇上待遇的废帝溥仪,一把抓起来甩出皇宫。这是何等正义,何等豪壮!冯将军的人品还有他的诗品,都是旧中国的佼佼者。诗品唐诗、宋词将诗词的精华深挖殆尽,后人欲逾越其成就的峰巅,怕是很难。然而,冯玉祥将军的丘八诗,独树一帜,既不是文人墨客那种书斋吟哦之物,也不是“五四”之后的白话诗体。冯的丘八诗雄健、豪放、正气,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冯之诗句均有韵脚,可以琅琅而诵。请看冯玉祥驻军于湖南常德时的一首《代告示诗》…  相似文献   

13.
共和国历史上有三位年过百岁的老将军,他们是孙毅(1904-2003)、童陆生(1901-2001)和吴西,其中前两位已经去世,吴西则是全军唯一健在的百岁将军,也是在世的开国将帅中年纪最大的仅存的1955年授衔的广西籍少数民族将军,红七军唯一健在的将领。今年已经102岁高龄了。  相似文献   

14.
被朱德称为“我党情报战线不可多得的人才”的他可谓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创办的《艺新闻》最早将左联五烈士遇害的消息公之于众,他根据中共的指示打入国民党中统军统以及后来的汪伪政权,官至汪伪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等,从一个名噪一时激进的左派青年沦为“大汉奸”。在  相似文献   

15.
徐向前出身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永安村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家庭。在徐向前曾祖父以前,家庭状况还好,在村子中心建起一座四合院,正房3间为二层楼,是当时村中唯一的楼阁式建筑,所以村里人都称为“楼院徐家”。门楼上砖刻横匾大书“礼门也”3个字,显示着主人一家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追求。但到他  相似文献   

16.
张爱斌 《江淮文史》2004,(4):163-169
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家姐弟俩都是台北市议员,姐姐叫冯定亚,弟弟叫冯定国,姐弟俩在台湾政坛都十分活跃。特别是冯定国,不仅是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在1945年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批为中国革命献身的同志被迫认为烈士。烈士英名录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光辉名字——黄负生,他是中共初创时的50多名党员之一,为中共的创立,尤其是为武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天河区有一条美丽的珠村,珠村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民国海军总司令潘文治。说到潘文治,他与民国的两个重要人物孙中山、蒋介石以及共产党都有一段奇缘。  相似文献   

19.
罗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福建的革命活动是一位先知先觉者。他对福建人民的革命启蒙教育是一位空前的拓荒者,披蒙茸,履峻岩,历尽艰险,对党对人民作出不朽的功业。他长期遭受委屈,并经得起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摄于1938年在汉口出狱后一我的父亲华岗1903年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中学时代就投身于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他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组织局宣传部长、新华日报(中共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总编辑、中共南方局宣传部长、国共谈判中共代表团顾问、中共上海工委书记,解放后,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青岛市委委员。他一生度过了69个春秋,曾两次被捕,有21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其中5年是在国民党监狱中,还有16年是在共产党的监狱中,直至1972年含冤去世。1949年8月,由中央安排到香港边养病边工作的父亲,接到任命———到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