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12月,在新津县铁溪乡顺南河边发现了一些绳纹夹砂粗灰陶碎片,绳纹夹砂粗红陶碎片以及一件穿孔石斧。(图)石斧通体长9.8厘米,上端宽3.8厘米,刃口部分宽5.8厘米,刃口已使用残缺,孔大1.2厘米。这次发现有孔石斧,是新津继修觉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石石斧(见《文物》1982年第4期82页)之后的又一新发现,扩充了  相似文献   

2.
1990年,通山县博物馆继续开展文物补查工作,在山区之腹地——高湖乡发现一件磨制石斧。石斧属(石遂)石质地,椭圆形长身,通长18厘米,下宽6厘米,重0.7公斤。双面弧刃,刃部精磨,且有使用后的缺痕。斧身中段及至顶部有大量经打击形成的麻点和粗磨痕迹,可能系人为加工而成。这件石斧系1985年,高湖乡林场工人在  相似文献   

3.
1981年7月中旬,我县县志编纂办公室普查文物时,在修觉山修觉寺(现在是城关中学)杜甫诗碑附近土层内发现一个石在(石奔)。石(石奔)为单面刃,打磨光滑,两头略小,中间略大。体长12.3、宽5.8厘米。8月4日又在通往修觉山的路旁"北观音"附近的土层内发现一个石斧,周围有许多绳纹夹砂粗陶片。  相似文献   

4.
1989年5月,广德县文物管理所在该县誓节镇九龙岗,发现了一件有刻划符号的石斧.石斧出土地点西距桐汭河1.5公里.砂岩磨制,通体厚重,平顶抹缘,双面弧刃,正面上窄下宽,断面椭圆形.上部略粗糙,  相似文献   

5.
1984年,西华县文物普查队在县城西5公里的前石羊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因县窑场烧砖取土而被破坏的汉代墓葬。墓为竖穴土坑,南北向,长约3.48、宽约1.98米。所出文物共计21件,其中有一枚金印。现将金印和同时出土的部分文物简介如下。金印 1枚。正方形,重100克。龟纽。边长2.4、通高2.1厘米。印面篆刻阴文"富寿侯印"四字(图一)。据银行鉴定含金量97%。四神规矩铜镜 1件。圆纽座。座外有  相似文献   

6.
四川广汉出土商代玉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6年9月,广汉县高骈公社机制砖瓦厂挖排水沟,在距地表75厘米深处发现古代玉器三件。其一形如石斧(图一中;二:1),青灰色,表面呈现大理石纹理,通体磨光,长18、宽8、厚约1厘米,两侧略薄。刃圆而  相似文献   

7.
1989年11月,微山县文物普查队在付村乡后寨村征集到1件元代铜权。据村民介绍,铜权是在大沙河中挖沙时发现的。权高11.5厘米,重764克(由县计量所测定)。方纽有圆孔,权身六棱六面,上窄下宽,束腰形台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遵化市发现阵亡将士公墓文物普查时,在遵化市石门镇石门四村荣军农场院内发现公墓一座,墓前竖立石碑一通,还有三座坟丘,坟前均竖墓碑。公墓碑为青石质料,通高2.4米、宽62厘米、厚22厘米。碑座为长方形,长85厘米、宽62厘米、厚60厘米。碑文阴刻楷...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八月,陕西省蓝田县文管会进行文物普查时,于焦岱镇南侧的汉鼎胡延寿宫遗址上采集到一批文物:有铺地砖、五角形下水道、筒瓦、瓦当等。现将瓦当介绍如下: (一)“鼎胡延寿宫”瓦当共七件,分四式Ⅰ式一件。当面直径为17、厚3.7厘米;边轮深达1.1厘米,宽1.3厘米。瓦色浅灰。当面中心有一直径5.8厘米的单线圆形空间,中有一阳文篆书“宫”字,其外,由双线栏界分割的四个扇形区间中,分置“鼎胡延寿”  相似文献   

10.
元代铜权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伟华 《南方文物》2006,(2):112-113
2004年为配合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在对南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建档工作时,在文物库房中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元代铜权。这件铜权通高8.0厘米,底径3.6厘米,重410克,呈覆钵圆塔式形,方环鼻,腹部呈圆锤形,喇叭式圆底座。其腹部一面刻有两字,现已模糊难辩,另一面刻有“至元十  相似文献   

11.
1987年,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文物普查时,在该县三岔高庄遗址出土人头形器盖盖钮一件,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图一)。这件盖钮为细泥质红陶,高15、颈径9.8厘米。人脸近圆形,额与眼眉间的分界线不明显。眼以两个扁圆孔表示,鼻  相似文献   

12.
七台河市文物管理站藏品有六百余件,这些可移动文物,它们一定程度代表本地历史文化,它们是黑龙江边疆历史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择其六件石斧就其形态特征来源、出土地、时代等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3.
这是1978年11月,在河南省临汝县东25华里阎村新石器时代遺址发现的一个陶缸。原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呈敞口、园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该器红陶砂质,腹部绘有彩色《鹳鱼石斧图》一幅,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件稀世珍品。这幅陶画,高37、宽44厘米,约占陶缸整个表面的二分之一。从内容上看可分两组:一组为鹳鸟叨鱼,一组为一带柄石斧。鹳鸟是一种善捕鱼虾的水鸟,陶画所绘鹳乌体呈椭园,园眸、长喙、昂首直立,喙上悬叨一条大鱼,正是对它善捕鱼虾的写照。石斧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它是农耕生产和定居生活的基础,陶画中表现石斧,是当时社会生活需要仰赖于这种生产工具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山东沂水县征集的古代铜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征集古代铜镜百余件。现将经过修复整理的部分铜镜介绍如下。一.汉代铜镜铜华镜 1件。直径16.4厘米。圆纽,连珠纹纽座。纽座外饰内向连弧纹,其外有铭文:"涑冶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而宜文章,长年而益寿,去不羊(祥),与天毋亟而日月之光。"宽缘。1983年沂水县龙家圈乡黄崖村出土(图一)。日光镜 2件。1.直径8厘米。桥形纽,圆纽座。座外饰内向连弧纹,其外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间饰涡纹。素平缘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市文管会于1979年3月进行全市文物普查时,在海拔四百多米的平顶山中部南麓悬崖峭壁的砂岩石上,发现了摩崖题字石刻一处,题字为楷书“高山”二字,字体圆润淳朴,类似颜体。“高”字长93、宽65厘米,“山”字高82、宽70厘米。上款刻篆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64,(3)
1963年春,苏州苏福汽车公司周先生捐赠给本会一件太平天国的文物。此文物是一颗印信,印在书上的。印诏长11厘米,宽5厘米。海水云龙纹边,中有朱红色仿宋体字"太平天国天朝九门御林貔天福随征典木"。据余一鳌《见闻录》一书载: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广州市在进行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于黄埔区长洲岛湾螺冈凌庚堂墓,发现了一块凌府墓志碑。墓志为碑状竖立,盖顶之石为庑殿顶状,两侧青石夹护,下为石基座支承。墓志碑高95厘米,宽59厘米。题名和正文均为楷书,志额为“凌府墓志碑”,正文29行,满行54字,字宽、高约1.5厘米,保存  相似文献   

18.
<正> 河北省文物商店资料室收藏一件三彩瓷人,经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1991年2月鉴定并定名为宋三彩观音坐像。通高8.5厘米、底足宽4厘米、高宽3.8厘米、莲花座高3.5厘米。底足中间有一个小圆孔。  相似文献   

19.
<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件过去征集的文物:球腹,细直颈,颈上部有出沿的相轮,相轮上部应为口,已残,肩部旁出一个朝上的碗形口。它残高22.8厘米,顶部残口直径1.5厘米,肩部碗形口直径3.37厘米,底径7.17厘米,重1.06千克(腹内有包含物,晃动的时候,包含物也跟随滚动,似为球体)。这件文物在几十年以前入库登记的名字为"净瓶",观察它的器型,该类净瓶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军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南省文物商店在征集、拣选流散文物过程中,发现几件完整的铜质钱范。现简介如下。一、"五殊"钱范 2件。形状、大小钱腔设计一致。其中一件一端似柄状,中间有漏斗形浇口杯与直浇道相通。长4、宽3.5厘米。范身略呈矩形,四角圆弧。范内并列两行钱腔,每行七枚。钱径2.5厘米,正方形穿,边长1厘米。阴刻篆书反文"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