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俑彩绘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铁 《文博》2009,(6):12-14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秦俑彩绘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保护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彩绘颜料、彩绘调合剂的分析研究;秦俑彩绘图案方面的研究与重构;彩绘保护剂性能的对比等等。提出了今后这方面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强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国际间学术联系,进一步深化彩绘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由ICOMOS、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慕尼黑工业科技大学、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9年3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欢迎您或您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赐稿并派员参加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朱学文  赵昆 《文博》2009,(6):45-50
本文通过对秦俑二号坑彩绘秦俑考古发掘的阐述,进一步论证了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我们明晰了彩绘秦俑产生的历史条件、彩绘秦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及彩绘秦俑出土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对研究秦俑、秦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针对秦俑二号坑出土的一件彩绘跪射俑进行了保护修复,是在考古出土现场保存状况、文物病害及病害机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场保护与实验室保护修复。现场保护重在稳定文物状态和应急处理;实验室保护则依据文物保护程序进行保护修复,在进行文物表面清理工作后,使用AC33(丙烯酸乳液)及PEG200(聚乙二醇)加固彩绘层,使用环氧树脂对陶俑进行了粘接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彩绘陶俑的保护修复工作可为以后大型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用电子束辐照加固秦俑彩绘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为有效加固秦俑彩绘,选择单体渗透、电子束辐照加固方法进行保护。在最佳辐照加固条件:以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单体,用1MeV2.0mA 60kGy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地加固秦俑彩绘层。加固后的陶俑表面没有出现光泽,彩绘层颜色鲜艳如初,生漆层、颜料层也再无起翘、脱落现象,干燥、自然。  相似文献   

6.
Felix Horn 《文博》2009,(6):26-35
利用三维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科学的数据计算,计算机可以制造出虚拟三维形象,便于展示与交流。至今为止,秦俑坑中出土的大多数陶俑的彩绘留存不多甚至没有。色。大部分原始彩绘均已脱落,只有极少部分彩绘保留至今。本文以虚拟三维模型重构了秦俑原始彩绘,显示了其功能与意义。俑(T21G18-03)是这次工作的对象。陶俑主要显现出灰暗的陶一尊将军俑(T9:1)和一尊跪射陶俑出土时彩绘的纪录档案是重构工作的出发点。通过三维扫描仪将陶俑表面形状进行数据记录,这是重构工作的基础。然后通过数码照片记录彩绘现状,并将这些照片进行三维机理处理。采用三维绘制软件进行重建和摹绘工作。数据模型过程可以模拟和大多数彩绘和表面情况。这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几件典型陶俑,将秦俑的原始状态展示给大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多彩的秦俑军阵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7.
秦俑一号坑新出土一件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发现该俑彩绘病害复杂。彩绘脱落严重、泥土附着物面积过大、部分彩绘层已剥离陶俑本体并附着于背部土层上、土层厚重且严重开裂、移位,必须进行保护修复。针对这种复杂的彩绘病害情况,先期进行彩绘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局部回贴试验。在小面积彩绘回贴技术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定位将残存于土块上的彩绘花纹图案回贴于原位,进行大面积彩绘回贴保护,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以后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回贴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强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国际间学术联系,进一步深化彩绘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慕尼黑工业科技大学、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9年3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欢迎您或您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赐稿并派员参加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秦俑表面彩绘涂层的加固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秦俑表面彩绘涂层的物质成分和层次结构已有了比较准确的分析观察结果:涂层由有机底层和无机表面层组成,底层是1—2层生漆,表面层是1—2层矿物颜料,其中包括人造颜料,如铅白等。在涂层的加固保护方面,以前已有几位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加固研究,但未取得较大进展。涂层的加固保护问题仍是文物保护者面临的一个难题。1991年中—德文物保护专家携手合作,对秦俑表面彩绘涂层的加固保护课题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本文报告对其加固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江卫  惠娜  赵昆  王东峰 《文博》2009,(6):318-324
彩绘陶器文物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我国出土彩绘陶质类文物较为丰富,但保护修复操作基本不够完备。本文通过对彩绘陶质文物保护修复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研究,目的建立统一、明确的操作规范,使得文物得到切实的保护,最大程度的减缓或降低文物的衰变速度,延长其寿命,保护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用加固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绘加固是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的国际性难题,其加固剂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研究,以克服选择材料的盲日性和片面性.本工作对目前国内陶质彩绘文物常用加固剂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分析了我国陶质彩绘文物加同剂使用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用加固剂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杭州孔庙大成殿彩绘保护性修复工程的技术措施、施工工艺以及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案等。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保护材料和修复工艺的大胆创新,使修复后的彩绘真正做到了文物保护的"最低干预、有效保护"和"可逆性"要求,是彩绘保护性修复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3.
汉阳陵彩绘文物多种多样,出土时有些保存状态良好,受环境影响较小,而有些则相反。为了弄清其内部结构原因,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显微镜观察、X-衍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4类彩绘文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著衣式陶俑彩绘只有一层颜料层;陶器和木马彩绘由三层构成:灰腻层、生漆有机层、颜料层;(2)漆器彩绘由2~3层漆灰-亚麻布+2层以上生漆+2~3层色漆构成;(3)陶俑和木马上的红色颜料为铁红;漆器的红色颜料是朱砂。研究建议出土时对具有生漆有机底层的彩绘即刻采取保湿措施,并采用防绉缩和加固并用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将彩绘作为文物保护修复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已经在颜料分析、绘画技艺、源流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彩绘文物形式多样,通常以彩绘砖石质、彩绘泥塑、彩绘陶器、壁画、木质彩绘、彩绘漆器甚至彩绘金属器形式存在,每种不同基质表层的彩绘文物调查及修复时所要采取的技术手段和秉持的理念都会有所差别,但是又能够触类旁通、互相借鉴。笔者尝试从近年来亲历的彩绘石质、彩绘泥塑、壁画、建筑彩画文物保护、调查项目中所感受的困惑和获得的经验中,探讨不同材质彩绘文物的调查与修复,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学科基于文物保护意义上的专业支持和积极融合。  相似文献   

15.
杭州文庙彩绘现场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飞  万俐  王勉  范陶峰  刘慧云 《文博》2009,(6):285-291
杭州文庙彩绘被清漆层覆盖,1988年涂覆的清漆已有发黄、鼓泡等老化现象。本文通过老化试验说明清漆已经进入了全面老化期,并且描述清漆老化对彩绘安全的危害。对彩绘颜料和清漆进行了取样分析,经过EDS检测,证明颜料主要成分是无机矿物。经过红外分析,证明清漆主要成分是多羟基丙烯酸聚合物。在文物保护现场,通过研究清漆老化程度和光照度之间的关系,证明光照是清漆老化的重要原因。在实验室研究出去除清漆而不伤及彩绘的溶胀剂,在现场通过测试色差和光泽度数值的变化,证明溶胀剂去除清漆的有效性。彩绘封护剂采用有机氟橡胶,通过接触角和耐湿热试验,证明有机氟橡胶具有较好的憎水性和耐湿热老化能力。同时在现场,通过彩绘保护前后的色差和光泽度变化,说明经过机氟橡胶保护处理过的彩绘,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周麟麟  兰德省  容波 《文博》2009,(6):325-331
本文从山东省青州市香山汉墓出土的彩绘汉俑保护修复为出发点,结合近年来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的新进展,以彩绘陶马(K1X3区2:638,K1②区5:415)为例,探讨彩绘陶俑保护修复的科学操作流程,并对保护修复各环节在具体实施中提出基本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对一批明清时期彩绘贴金佛像的保护修复及制作工艺研究的工作,旨在提倡一种前期调查—制定方案—实施保护,并在保护中对修复对象所蕴含的各种考古、历史信息的发掘和揭示的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彩绘类文物的彩绘研究和提取保护是考古工作的重点。但彩绘类文物因其自身的脆弱性而难以保存,需要进行一定的修复加固保护。现有加固保护材料由于大多与文物本体材质存在差异,致使加固保护长时间后,会与本体形成开裂,甚至剥离,宏观表现为“保护性破坏”。本研究着眼于使用彩绘类文物中传统的胶结材料,即动物明胶,但因明胶特有的溶胶-凝胶性,难以直接在文物上使用。因此,本研究首次提出将明胶微米化、纳米化,以“先渗透,再交联”的方式,有效回避明胶的溶胶-凝胶性,实现原材料保护修复。实验使用条件温和的乳化交联法,制备出尺寸为2~4μm的明胶微球,使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并在模拟彩绘样块上进行透气性以及大红染色观察渗透性等的实验,初步证明作为加固剂的明胶微球新材料基本符合文物保护材料的标准要求。在今后更多的实验测试下,明胶微球有望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9.
秦俑坑土壤中遗留彩绘层的揭取和复位方法何帆秦俑坑的陶俑原来都有彩绘,但出土时陶俑大部分彩绘脱落.只有个别俑体残存颜色较多。针对这个现象,很多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本上弄清了彩绘脱落的历史原因和自然机理。但从实际考虑,考古发掘伴随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作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探索失传两千年的秦人制作陶质彩绘的原始工艺,根据已知的各种信息,探讨了秦俑彩绘制作的传统工艺,包括生漆添加猪血的作用、生漆层的配方、颜料层的配方、生漆层和颜料层的制作方法、基底陶块的选择等。制作了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生漆层厚度为35~68μm;颜料层厚度:红色20~50μm,白色55~70μm、绿色50~70μm、蓝色55~65μm,与秦俑生漆层和彩绘层的真实厚度相近。生漆层中猪血的最适应比例为4%,颜料层中所用粘合剂适宜浓度:明胶:水为1:32,蛋清:水为1:2。仿真样品经过加速老化破坏循环后,可以大体重现彩绘从陶块上起翘脱落的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病害机理,开展彩绘加固或回贴实验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