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旸 《沧桑》2014,(4):59-6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幸福。中国梦作为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其价值内涵就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梦的世界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一基本方略贯穿于十九大报告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人民主权,也叫“主权在民”,中国当今则称“人民当家作主”或“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文统称“人民主权”)。人民主权,从它开始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倡导,并赋予民主与法治的内涵时,就是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演进中一个不可替代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既规定了和谐社会的总体任务,又指明了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卫晓平 《沧桑》2010,(3):58-58,74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共享的权利和需求。公益文化的发展,也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促进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地方志工作部门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服务;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记载好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记载好党和政府“坚持以民为本,提升民生质量”的如歌业绩:就是要为党写史,为政府编志,为人民立传,打造精品出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国史研究是党领导的社会科学事业 ,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 ,就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结合党的历史和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 ,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好国史研究的重点问题 ,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研究国史、撰写国史 ,真实地反映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解决好国史研究中是非判断的标准问题 ,国史的主流是成就是经验 ,国史研究的重点也只能是建国以后的成就和经验。国史研究要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 ,这是国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也是国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人的需要是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等多种需要共存的复杂体系。人的需要是日益丰富和不断发展着的,正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幸福,新形势下,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人的需要是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等多种需要共存的复杂体系。人的需要是日益丰富和不断发展着的,正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幸福,新形势下,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对其核心"以人为本"的思考更多了一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人民政府,即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都是人民政府。我国人民政府所由何来?我国人民政府的产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4.
张青媛 《沧桑》2013,(6):94-9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思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贯彻实施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重新探索它在当下的实现路径,发挥好它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晓 《攀登》2004,23(6):59-60
正确政绩观的树立,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好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这一宗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应当以先进典型为楷模,修己正身,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务求实绩,努力推动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市县(区)续志政治部类编写的重要内容。笔者看了10部已出版的续修志书的人民代表大会部分,①感到总的写得比较成功,观点正确,体例得当,内容基本完整,材料比较翔实,充分记述了地方人大在行使地方国家权力职能方面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规定,但也发现一些不足,以及值得研究的地方,叙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蓝图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适时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是与时俱进,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进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进行的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他十八大之后的一系列讲话中可以看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就是对新中国头30年历史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就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建设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就是既坚持和平发展又不放弃国家正当权益的社会主义,就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志书和史书不一样,不是史论结合,而是述而不论,但绝不意味着志书没有立场、观点。相反,大多数志书的立场、观点都很鲜明,只不过立场、观点寓于记述之中罢了。第二轮修志的内容已深入改革开放时期,更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十八大精神,以进一步端正观察问题、判断是非、遣词造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指导、检查、总结、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尚义 《攀登》2008,27(5):25-26
30年改革开放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和坚持群众路线是有机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刘卫儒 《丝绸之路》2010,(10):83-86
“三个先进性”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两者都立足于实践,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把促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物质力量,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三个先进性”标准坚持和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理论上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