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确立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对日政策上,中国政府在反对美国长期单独占领日本、反对旧金山片面对日媾和以及积极恢复中日邦交等方面与苏联政府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合作,制定出既保证本国利益,同时又体现出中苏同盟关系的对日政策。  相似文献   

2.
中苏两国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关系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反映了人民革命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建立了完全新型的关系,标志着中苏关系从此走向一个全面合作的历史时期。通过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同中国国民党政府在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比较来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双方在充分协商、积极对话的基础上产生的,所强调的不仅是同盟,更是互助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中苏友好协会成立于建国初期,是中苏关系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之一。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后,全国各大城市也纷纷成立了地方的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也相继成立了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市中苏友协的各项活动对于增进中苏友好、推动学习苏联起了巨大的作用。国内外对于中苏友好协会的研究不少,但是对于地方的分会研究则是少之又少。上海作为建国初期一个重要的城市,本文将对关于上海市中苏友协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早期的工业建设继"南厂北迁"之后,伴随着建国后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与苏联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相似文献   

5.
在苏二战战俘的遣返工作持续十余年,遣返进程更是一波三折。这与苏联政府的三重考量是分不开的。出于外交方面的考量,苏联最先遣返非敌对国战俘和友好国家的战俘,拖延遣返敌对国家的战俘,甚至将一些战俘当成了外交筹码。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苏联在战俘中间广泛开展反法西斯宣传工作,战俘中的反法西斯积极分子被优先遣返,而那些可能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的战俘则要最后遣返。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苏联为减少关押开支,将长期无劳动能力的战俘优先遣返,为提高战俘的劳动积极性,将优秀生产者提前遣返。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二战后国民政府围绕缅甸归侨遣返交涉为中心,论述了缅甸归侨遣返的背景、遣返工作中断的原因以及国民政府对缅甸归侨遣返危机的处理过程。结果显示,国民政府的战时难侨救济和战后归侨遣返工作,是近代历史上中国政府规模最大的救侨运动,其中缅甸归侨遣返工作,是战后归侨遣返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缅甸战后的归侨遣返工作因缅甸政局变动而一度停滞,造成归侨滞留危机。从1946年到1949年,国民政府站在维护侨胞权益的立场上,充分动用多种途径,采取多层外交策略,迫使缅甸当局有所让步,达成70%遣返目标。国民政府维护侨权的坚定立场、灵活务实的多层外交策略展示了近代中国政府对华侨权益的高度重视,值得肯定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缔结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虽然不是针对美国的,但中苏同盟的建立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苏联是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强大后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力地牵制了美国,使其不敢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苏联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军事援助;苏联积极帮助中国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大力援助中国建设工业基础;苏联在外交上坚决同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作斗争。这些对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李强 《文史月刊》2009,(6):28-29
我小时候在武汉市的解放小学上学。这所学校原来叫友好宫小学,因靠近武汉市中苏友好宫而得名。中苏友好宫是由苏联专家设计,1950年建成的,和苏联断交后,中苏友好宫改名为武汉展览馆,学校也更名为解放小学。  相似文献   

9.
中苏两国"蜜月期"文化关系与这一时期双方的外交、政治、经济关系有密切联系.50-6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一边倒"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经济上苏联对中国的大力援助以及中苏文化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趋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中苏文化关系进入"蜜月"阶段.  相似文献   

10.
高莽 《百年潮》2008,(4):38-38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对外联络部工作。那时每年都要接待数起苏联友好代表团。这期间我有幸几次为周恩来总理当过翻译。  相似文献   

11.
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谈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说:“这个条约是爱国主义的条约”。①怎样理解毛泽东概括的这个内涵丰富、言简意赅的精辟论断呢?无疑要借助胜于雄辩的事实。只要认真回顾一番从《雅尔塔协定》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再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历史,仔细考察一下蒋介石和毛泽东对《雅尔塔协定》截然相反的态度,再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特别是这两个条约的附件进行反复比较,是非便注渭分明了。1941年12月7日,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已达四年之…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后即聘用苏联顾问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海军、空军。20世纪50年代,中国军事系统中随处可见苏联军事顾问的身影。如何对待这些顾问,不但关乎中苏友好,而且还是一个"如何学习苏联"的政治问题。1952年7月,彭德怀以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总参谋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上任伊始,就遇到如何正确对待苏联顾问的问题:"学不学"、"怎样学"、"学什么"。对此,他提出了"刻苦虚心学习",又"要破除迷信",让苏联顾问在中国国防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雅尔塔协定》与中苏谈判1945年6月27日,中国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及其随员,搭乘一架租用的美国飞机,由重庆起飞前往苏联首都莫斯科。他此行的任务是,为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苏联政府举行谈判。中、苏两国政府之间曾于1937年8月签订过一个《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而在此时,为何又要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呢?这要从《雅尔塔协定》谈起。1945年2月上旬,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三国领袖签订了《雅尔塔协定》。该协定全文如下:“苏美英三大国领…  相似文献   

14.
1956年,在当时的汉口解放大道中段(时称铁路外),搭建了一间营业面积仅为250平方米的武汉市百货公司试验商店,它就是武汉商场的前身。1957年5月,经武汉市一商业局倡议,决定在原试验商店的基础上,建设一座综合性百货商场。1959年9月29日,商场建成正式开业。为纪念中苏友谊,它被命名为“友好商场”。与当时的武汉剧院、中苏友好宫、武汉饭店等.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1966年,友好商场为什么更名为武汉商场呢?我当时正在友好商场开展“四清”工作,对此段历史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余建华 《巴蜀史志》2020,(2):150-15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广大媒体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采访和报道战"疫"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大量感人事迹,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取得防控、生产双胜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应该向媒体人致敬!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曲折发展的历程中,中苏友好协会(简称中苏友协)曾经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但在目前学术界,对于中苏友协的相关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为此,我刊约请原中苏友协总会秘书张再同志就中苏友协的成立过程、组织机构、开展活动以及产生的影响等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7.
马木 《文史月刊》2009,(5):19-20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问苏联,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新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代替1945年8月14日苏联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自此,所有在雅尔塔秘密协定中,让中国人感到屈辱的不平等协定,都废除了。  相似文献   

18.
尚劝余 《史学集刊》2007,26(4):54-60
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是尼赫鲁时代中印双边关系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尼赫鲁时代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与许多因素相关,国际关系的演化变迁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全球冷战背景下的印巴敌视、中美对抗、中苏友好、美巴结盟催生了中印兄弟情谊的到来;而中苏分歧、印苏友好、中美敌对、印美接近、印巴对抗、中巴联合则加剧了中印关系的恶化与破裂。尼赫鲁时代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从国际关系演化变迁的视角,为当代和未来中印关系提供了值得反思和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按照中苏贸易互惠协议,苏联政府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地建立了商务机构,从事贸易管理事务,为中苏友好和双边经济合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60年代中苏论战扩大到国家关系领域,中国在"伊塔事件"后采取主动措施要求苏联关闭其驻新疆、黑龙江等四地的使领馆,并撤销了苏联驻华商务机构,使双方关系更趋紧张。苏联驻华商务机构的撤销是中苏关系全面紧张和双边贸易额急剧萎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石善涛 《百年潮》2020,(2):91-94
在党史、新中国史研究中,诸多学者在论述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反帝反修"的外交政策时,一般会使用"两个拳头打人"来形容和总结。如齐鹏飞、李葆珍著的《新中国外交简史》中在论述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十年"的外交战略时就认为:"在‘第二个十年’,由于苏联大党、大国霸权主义导致中苏关系恶化和全面破裂,我们开始摆脱中苏同盟的束缚,实行既‘反帝’又‘反修’,即既反美又反苏的‘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