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星 《古今谈》2009,(4):52-53,68
关于丰子恺等在杭州虎跑建弘一大师之塔,以往有一些文字介绍,其中丰子恺本人在《中国话剧首创者李叔同先生》一文中说:“李先生的骨灰供在杭州西湖虎跑寺,十年不得安葬。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西湖小说与西湖诗词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与地域色彩,西湖诗词能够自然贴切地融入小说叙事,创造出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提高了西湖小说的艺术品位,调节小说叙事的节奏,使其情节生动曲折又符合情理逻辑,还丰富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项冰如 《古今谈》2006,(4):64-66
杭州人对苏堤也真有些偏爱,在钱塘十景中我们又看到了苏堤的身影,而且换了个富有江南特色的名字:六桥烟柳。  相似文献   

4.
西湖的声音     
旧时,杭城街头的小贩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几档卖“活食儿”(活货)的行贩,他(她)们的行状和叫卖声真当是蛮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西湖觅诗迹     
有人说,看到杭州就想作画,走到西湖就想写诗,而我来到西湖,是想探寻西湖背后深邃的诗意。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湖像西湖那样受到诗人们如此的热爱。人们想起西湖,来游西湖,更多的是想感受那些唯美的诗歌和传说。  相似文献   

6.
绿色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老城区的西部,因此而得“西湖”之名。自古以来,西湖就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它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临城,中涵碧水,湖面碧波荡漾,船影点点;湖中三岛点缀,绿意盈盈;三堤横卧湖中,花红柳绿;远处云山逶迤,雾霭漫漫。  相似文献   

7.
西湖24时     
杭州这座城市向我摊开了它的地图。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我乘坐公交车去了一趟西湖边,面对那一泓宽广的湖水时我觉得很高兴。浪漫的灯火在湖面上摇曳出碎影波光,人影在湖光山色里穿梭不停。此时我很想向西湖打个招呼,我说:“西湖你好。”  相似文献   

8.
西湖的气味     
西湖,一年四季始终弥散着一缕缕芳香。 春天:茶香 春天的西湖,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茶香。  相似文献   

9.
周经华  郁建平 《古今谈》2000,(1):63-64,45
西湖大道,东起城站广场,西越建国南路、城头巷、佑圣观路、中河路、光复路、中山中路、安定路、延安南路,直达涌金门,与南山路相接。全长1.74公里,宽60—80米。在横跨东河、中河处各建一座钢筋混凝土平桥,在与中河路交汇处建有一座三层环形互通立交桥,与安定路交叉处建有四向互通式地下人行通道。  相似文献   

10.
西湖三题     
项冰如 《古今谈》2010,(3):66-69
孤山难忘冯小青 杭州西湖文化史上,出现过两位美丽而才华出众的女诗人。一位是宋代的朱淑真,一位是明朝的冯小青。  相似文献   

11.
王麒 《黑龙江史志》2013,(19):302-303
南宋时期,杭州成为王朝都城所在,西湖作为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南宋政府一方面从改善水质、修缮水利工程以及防止沼泽化等方面对西湖进行持续不断的治理,一方面对西湖景区进行改造和维护,有效地保护了西湖的生态,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杨子华 《古今谈》2000,(1):40-41
杭州的茶馆起于南宋,至清末,有些街道茶馆鳞次栉比,全城多达两百多家,简直成了一座茶馆城市。杭州凭借西湖之胜、龙井之茶,形成了以赏景、品茗、娱乐为特色的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13.
劳志鹏 《古今谈》2004,(4):63-64
提起杭州西湖的开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居易、苏东坡、杨孟瑛等,而对清雍正时浙江总督李卫对西湖开发的事迹知道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西湖之西     
杭州从来就不仅仅是西湖十景,她隐隐约约地藏在山水之间,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用双脚去丈量。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从游人如织的西湖一路往西行,在山野湿地间信步,你会发现她那未曾向你展示过的美丽。  相似文献   

15.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老城区的西部因此而得"西湖"之名,自东汉西湖形成以后的近四百年间,钱塘县不断生聚.扩展,至6世纪,杭州诞生。隋代江南运河的开凿,杭州城成为运河的终点,就此一跃成为一个商业城市,并迅速发展。"西湖"之名,大概始于隋代,至唐代已被频繁使用,也是从这个时候,杭州开始迅速发展。至唐代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淡水润泽杭州城里的千家万户开始,西湖就成为杭州城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同时,杭州城的不断发展兴盛也有效地阻遏了它的沼泽化过程使之继续存在。西湖,从一个大海湾,到一个泻湖,在不断地淤积疏浚过程中,最终成为一个风景湖泊。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6.
谁的西湖?     
西湖也开始申遗了。如果不出意外,它将在2010年被贴上“世界文化遗产”标签。为了配合申遗,前不久杭州市政府公布了“西湖十景”的初步整改方案,结果,仅“断桥残雪”桥面改造一项就引起了巨大争议。一些人说:桥面不宜修建台阶,应保持现有平坡;又有人说:修建台阶可以,但需加宽中间车道宽度,减少台阶宽度;还有一些市民则认为:应完全恢复旧时面貌,桥面全部采用青石,还要在桥上建亭。  相似文献   

17.
紫汀 《风景名胜》2011,(4):40-45
当我徜徉于杭州——这座被马可·波罗称之为“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座被今人誉为“爱情之都”的城市时,突然想起那首“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来。  相似文献   

18.
中共“二大”召开以后的一个多月,在共产国际代表斯内夫利特(马林)的建议下,1922年8月29日~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边的一所民宿里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史称西湖会议)。至今也有整整一百年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共“二大”当选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还有李大钊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及其翻译张太雷等7人。会议的具体地址已无从查考了。  相似文献   

19.
项冰如 《古今谈》2008,(2):34-36
杭州有不少山洞,最为人所称道山的的是南水乐洞。  相似文献   

20.
醉在西湖月     
伍振 《丝绸之路》2010,(17):64-66
金秋的杭州满城尽带桂花香,漫步街头,暗香浮动。循香望去,团团簇簇的小花把整株桂树染得金黄,清风拂过,洒落一地浓香。行于桂树丛中,别有一番趣味,桂花的香味如一缕清风,缓缓地飘摇在空气中,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微微地游离在鼻尖上,随风骤浓骤淡,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