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宁石城是南宋末年,余玠领导四川军民抗击蒙古军队而修筑的城堡,在今平昌县东北20公里的云台区荔枝乡杨柳村。达县地区1987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一石城遗址和石刻题记,经过实地考察,现将所得到的资料报道如下,同时结合文献材料,兼及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小宁城遗址概况 小宁石城遗址位于杨柳村所在地的小宁山顶上,高出地面300米,四面壁立,只有一条小径通山顶,山下东面有公路连通县  相似文献   

2.
1982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8级实习队在林向教授等率领下,来宜宾地区考古实习,曾在宜宾县石城山发现一通崖碑(暂以《崖山平蛮碑》名之)。实习队返校时,匆忙将抄录的碑文交当地文化部门保存。石城山位于今宜宾县西南50多公里的石城乡境内,海拔1119米。沿山顶一周10多公里。地接宜宾南面高县、筠连县山区,当横江镇通往云南盐津要道。明末,张献忠部陈双礼曾于此大破逃困在山上的地主武装。现已开发为雄险清幽的旅游景点。嘉庆《宜宾县志·山川志》载:“石城山,距县(当时的宜宾县治,今宜宾市城区)西南一百五十里,山势耸峻,…  相似文献   

3.
清水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遗址紧靠江边,属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西距黄陵庙约四公里。1979年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进行了第一次发掘,获得了一批较丰富的资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本刊1998年第1期发表四川大学历史系罗志田教授《“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一文后,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柏堡)历史系汪荣祖教授来函对其中部分观点提出不同意见。编辑部即将汪先生来信转给罗志田教授,不久便接获罗先生来函,一方面对自己文中的一...  相似文献   

5.
三国史籍整理研究的可喜成果——评《三国志注译》陈玉屏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北辰教授所著的《三国志注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三分册,近300万字。陈寿《三国志》是治三国史最基本的史科来源,向为史家所重视。解放后史学界对陈书不断进行整...  相似文献   

6.
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金堂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声势浩大,冠及川西,威震清廷。关于这次运动的情况,领袖人物,各次大的战役,历史意义等,陈时江《四川通志采访录·金堂采访录》、张力《四川义和团运动》、《四川近代史》诸书都记述颇详,金堂县地方志编辑部诸先生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由于资料的匮乏,对金堂义和团运动与封建官吏的关系却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坐实此事,笔者於2012年初至青州城南十里云门山主峯大云顶实地考察。在云门洞上方找到了富弼当年的这篇摩崖题名。并捶制了拓片(见附固)。这张拓片较之《益都金石记》中的着录虽有数字残泐缺佚。  相似文献   

8.
由于资料的原因 ,两宋人口的研究历来多集中在北宋 ,南宋着墨不多 ,且不提南宋后期 ,从而影响对南宋历史的理解。本文广泛利用宋元文献和明代方志资料 ,对至今所能见到的绝大部分的南宋户口数据进行考证 ,建立了南宋初绍兴三十二年、南宋中期嘉定十六年和南宋末年的户口系列。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 ,对于南宋人口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并论述了南宋前、中、后三个时期各区域人口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1990年元月4日,由省文化厅、四川大学历史系、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省历史学会、省文史馆、德阳市文化局、德阳市博物馆共同发起的《四川省孔子研究会》筹备会议在德阳召开。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到会并讲了话。德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今年四月在德阳市召开《孔子孔庙学术讨论会》暨《四川省孔子研究会》成立大会。市委副书记李永寿同志在会上表示要将这次孔子研究活动,作为1990年德阳市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四川大足石刻中的宝顶山摩崖造像之年代问题,过去一些专业工作者和专业考察团曾认为是开创干南宋,历数十年而成。后得学术界认可,遂成定论。笔者根据在当地多年实地考察后认为,宝顶山摩崖造像不是开创于南宋,历数十年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2006,(2):115-115
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世界史学科的创建者之一、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祚昌先生,于2006年3月11日在美国西雅图市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5岁。刘先生1921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4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工作,1956年到本校历史系任教。1980年被  相似文献   

12.
提起日本的古代壁画,首先是法隆寺五重塔和金堂的壁画(图一),另外还有高松土S古坟的壁画(图二)和九州的装饰古坟。鸟取县上淀废寺也出土了壁画的残片。1934年,法隆寺开始大修理。为了进行金堂的修理,要将金堂壁画拆卸下来。为此,对金堂壁画先做了整体的临摹。同时,对颜料也做了分析。负责颜料分析的是山崎一雄.图一法隆寺金堂壁画他确认了金堂壁画用了白、红、黄、绿、蓝、紫、墨7种色彩,有11种颜料。白色是白土(硅酸铅)、胡粉(炭酸钙)两种颜料。红色是朱(硫化汞)、铅丹(氧化铅)、上红色(氧化铁)三种颜料。黄色是黄…  相似文献   

13.
《巴蜀史志》2012,(5):29-29
《金堂史志》创刊于2010年,迄今已出版10期。本书以季刊形式综合展现金堂历史风貌,下设《史海钩沉》《古籍掘金》《游踪览胜》等常用栏目,并根据期刊主题内容变化作相应变化增减,通过随文附图、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金堂文史内容。本刊宗旨有三:一是以此为媒介普及县情历史:二是以此为平台促进学者专家对金堂历史发掘与研讨:三是以此为...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27~29日,由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历史学会、荆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纪南城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荆州举行。参加过纪南城考古工作的几代考古工作者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与会。抚今追昔,四十年前的1975年,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上海、天津、湖  相似文献   

15.
西藏阿里东嘎、皮央石窟考古调查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6月,在西藏全区文物普查中,由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四川大学组成的调查分队,在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发现了几处佛教石窟遗迹。其中位于扎达县境内的东嘎、皮央两村的石窟群规模较大,因两村相距不远,故命名为“东嘎—皮央石窟”(图一)。 1994年5~8月,川大历史系考古专业与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再次组成调查队,重点对该处石窟遗迹作了进一步的复查、编号,并对石窟壁画中有关藏文题记作了抄录、整理等项工作。同时,对古格王国故都所在地扎布  相似文献   

16.
王蕾  张世均 《世界历史》2000,(3):121-123
1999年 4月 2 4日至 2 7日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西南分会在重庆教育学院举行了第七次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重庆师专、四川师范学院、四川大学以及东道主重庆教育学院的 2 0多位代表。重庆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王乃武同志及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该院历史系主任李家发教授亲自主持了会务工作。研究会会长齐世荣教授为会议发来了贺信 ;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宏毅教授专程到会祝贺 ,并分别就世界现代史的研究状况和人权问题 ,向与会代表和重庆教…  相似文献   

17.
大佛寺、社皇庙、雷神洞摩崖龛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东南部的高升乡天佛村。2014年8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联合组成调查队,对三处造像进行了考古调查。大佛寺造像现存5龛,龛内有柳本尊行炼像、华严三圣像。社皇庙造像仅见1龛,龛内为华严三圣像。雷神洞造像仅存1龛,龛内有华严三圣、雷音像。综合来看,三处造像在造型特征、造像组合、造像题材、雕刻技法上与四川地区南宋造像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其年代也应属南宋。三处摩崖龛像的完整刊布为系统研究华严三圣、柳本尊行炼图等题材的演变补充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杜廉五通桥诗意团扇图郭彦岚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徐中舒先生1978年元月馈赠给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杜廉五通桥诗意四扇图,系清代光绪乙酉年夏,杜廉绘在帛上,送呈酉棠司马大人的浅绕山水团扇扇面图。该扇面24厘米×24.5厘米,图上方正中题七言律一首:波撼长堤...  相似文献   

19.
郑绍宗 《文物春秋》2003,(4):1-6,12
本文对平泉茅兰沟一带发现的石围墙、石城遗址作了重点介绍,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我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围墙、石城聚落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围墙、石城构成的“城堡带”,集中在内蒙古的赤峰、辽宁的朝阳、河北的承德一带,分布直径在400公里左右,可能是当时“古国”的所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9月17~19日,由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澳门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世界文明与国际关系比较研究所等六家单位共同主办,中国察哈尔学会协办的第五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60余名学者来自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等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会议的主题是"东方外交与印度".会议围绕中印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印度文明范式、印度崛起及其地缘外交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几个重要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一、关于中印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印关系是此次会议讨论的重点.中印双方学者都认为中印两国的和平共存对于未来世界发展极为重要.芝加哥大学谭中教授在提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印两大"文明国"冲破"民族国"世界秩序的超越》的论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发展是对地缘政治的超越,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文明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举,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始于中印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