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张 《中国钱币》2006,(1):60-60
2005年8月9日,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研究科江村治树教授,来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访问。江村治树教授从事以中国先秦货币为主的研究,在目前的日本纯学术界可谓凤毛麟角。当日,江村教授在本馆作了以中国先秦货币发展及特性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并与我馆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2.
吴永材 《满族研究》2022,(4):101-104
福建省长乐市的琴江村,是一座具有浓郁满族文化特色的村庄,也是我国唯一保留比较完整的清代八旗水师旗营。近年来,对琴江村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满族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开发、建筑风格、民族认同等。本文以琴江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比较法和总结分析法,对该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与《江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旭东 《百年潮》2008,(12):67-69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苏江村,第三次是在云南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其中影响最大、获得广泛赞誉的是第二部《江村经济》。江村的调查对费孝通后来的学术之路和学术地位影响深远。费孝通本人也坦言,“江村是我有意识地观察我国农村社会和文化的起点,它也就孕育了我一生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钱存训 《文献》2002,(3):144-146
《江村书画目》,清高士奇撰,康熙四十四年(1704)蓝格精写本,一册.书前有嘉庆丙子(1816)吴锡祺题跋,书首有"江村"及"曾在邢蛰人家"印记.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开弦弓村现为吴江市庙港镇的一个行政村,民国时期为吴江县震泽区区属村。费孝通教授曾于1936年到此地进行过社会调查,并为开弦弓村题名“江村”。1939年费氏社会学经典著作《江村经济》问世,其中第十二章对该村蚕丝业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清代雍正年间纂修的《江村洪氏家谱》载有朱熹序文一篇。该序文在内容和落款上都存在着较大疑点,当为后世冒名伪托之作。这种"朱熹作序"现象,可以从不同侧面展现传统中国特有的家谱文化。  相似文献   

7.
"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正式提出来的。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内迁,国内许多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进入四川,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其中一些大学者,鉴于四川上古史的复杂性,开始潜心研究有关史料和当时极为有限的考古资料,于是提出"巴蜀文化"的命题,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争辩,巴蜀文化研究竟一时蔚然成风,终至成为一个科学命题而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承认。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2日下午,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华侨华人讲座系列之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举行.日本东京外国语学院亚菲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三尾裕子应邀作了题为"关于‘华侨·华人’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以日本学者为例"的演讲.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梁英明教授、丘立本研究员等出席了讲座.讲座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吴小安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9.
三江墓群位于湖北省宜都市陆城街道三江村四组,包含有石家河文化遗存,战国、西晋、六朝、唐、宋、明、清时期墓葬。2021年为配合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宜昌博物馆,对该墓群进行了发掘。本简报主要报道发掘发现的石家河文化遗存,包括窑、灶、灰坑、墓葬等遗迹和陶器、石器等遗物。这批材料为研究该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分布与特征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15日至8月21日,由贵阳市政协主办、贵阳国学大讲堂协办的"爽爽的贵阳第二届学术交流黄金周"及采风活动在贵阳市和威宁自治县进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期间,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贵阳师范学院的近20名博士生导师、教授及贵阳国学大讲堂、贵阳市政协的相关领导和专家40余人,参观考察了贵阳市城乡规划展、筑城广场、阳明祠、花溪湿地公园和建设中的"孔学堂"等地,并到威宁自治县石门坎、草海进行采风和座谈,体会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体验贵州文化之大美,为威宁自治县以文化建构为基石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概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文化是有地区差异的。这恰如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先生在研究了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后指出:“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论中国文化”。①而文化与学术又是不可分割的,后者有地域差异,即有学派之分也早为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12.
"屯堡"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遗存,"屯堡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并富于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文化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广西民族大学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文化"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2月8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厦门大学庄国土教授、暨南大学高伟浓教授、马来西亚田英成博士、泰中学会会长洪林、马来西亚王琛发教授以及广西民族大学郑一省教授作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是古代教育体系的基础性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代以为继,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经典著述《三字经》这一开启儿童认知自然与社会,导引儿童道德伦理与品行,教授儿童"经世致用"之才知的蒙学教材,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蒙学之冠"。在古代蒙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任何一部蒙学书难以企及的。本文试就《三字经》所蕴涵的文化精髓,和精要义理进行粗浅的探析,聊以自勉,垂教后学。  相似文献   

15.
<正>费孝通先生一生先后二十六次访问江村。在江村的所在地吴江,有这样一位农村基层干部:祖辈的根在江村,出生在江村,从农民、农技员开始,一步步成为公社一般干部、革命委员会副主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2014,(19):F0002-F0002
<正>2014年7月13日上午,"中国玉石之路与齐家文化研讨会"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王裕昌,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校长刘仲奎、赵逵夫教授参会并致辞。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以及文化界、企业界代表洪涛等参会。  相似文献   

17.
李波  龚振中 《神州》2021,(1):9-11
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和"文化.资源的稀缺是家庭"和"文化产生的根源,而古代赋役制度是家庭"和"文化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田租"、"户调"、"徭役"三个有代表性的古代赋役制度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明史学会与凤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0月30—31日在凤阳县召开。上午,南炳文教授致开幕词,王世华教授讲话,又有9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报告,下午则分三组展开了认真而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9.
<正>邢莉、邢旗教授合著的《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行文75万字,田野考察的图片百幅,图表70余幅,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足见其影响。邢莉、邢旗两姊妹生于北京,祖辈和父辈都是蒙古族,深谙蒙汉文化,邢莉教授对蒙古史和人类学民俗学情有独钟,而邢旗教授曾任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院长,熟知"草木经",与美日专家多有合作,是一位学有所长的科学家。两人合作,文理勾连,天地相通,加邢莉得翁独健、贾敬颜等名家指点,更有席慕容式的草原情感,占尽优势。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在后五四时代提出了一个众皆关注的问题,即在西方文化已成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日渐边缘的中国文化如何"翻身"。其方案是先全盘承受西方文化并有所修正,然后以批评的态度重新拿出中国文化。但困窘的是他发现那个想要翻身的文化已经失语,不能自我表述。同时,文化翻身的实践还面临着"中国文化"和实体"中国"之间的紧张。北伐前后梁漱溟走入乡村,或是翻身之路由虚入实的自然发展。他进而提出"向东走"的口号,似乎放弃了西化之路。但整体看,梁漱溟的思路更多是过渡时代里一种涵容世界与中国的天下论述,即不仅效忠自己的国家,还负有对世界的责任,在此进程中重构一个可以自我表述的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