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激发、基本动作的发展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如何让体育活动成为幼儿快乐运动的源泉,材料的投放、教师的理念、氛围的创设是关键所在,如何有效合理把握这三个维度?我认为应该从兴趣出发,让体育活动呈现更积极有效的生命样态。一、源于生活的材料——激趣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摒弃了以往"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以幼儿为中心,着眼于幼儿的主动发展。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巧建"鹰架",步步引领;大胆放手,提供机会;正面评价,增强信心,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教师除了要承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在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  相似文献   

4.
沈玉兰 《南京史志》2011,(12):57-58
关注,是我们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导航灯,关注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忽视"与"偏爱";能让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加符合孩子们的需要;能让我们的主题活动得以丰富及延续;能真正拉近我们与家长以及孩子之间的距离。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契机。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关注孩子,细心观察,抓住幼儿的兴趣,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引发幼儿更积极主动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巧妙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们的音乐课堂变得"绘声绘色""赞不绝口""妙趣横生"。教师应该巧妙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抓住幼儿学习状态最好的时机,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让音乐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从而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又陷入了过分注重幼儿自然发展的境地,尤其在"范例与幼儿创造性表达"的关系方面发生偏颇,造成教学的无限制性和放任,美术教学活动出现了新的失衡现象。由于担心被幼儿模仿,教师就不提供范例或者是  相似文献   

7.
正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还是有大量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影响较深的教师,只喜欢儿童听话守纪律,不许儿童"乱说乱动",不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不强,表面上是给儿童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实际上是不许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一、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  相似文献   

8.
3—6岁是孩子学习习惯发展的黄金期,因而在这个时期对幼儿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为使幼儿的学习习惯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发展,我们结合园内"四健"健康活动特色及"快乐五分钟"活动,对中班幼儿的呼啦圈活动开展研究——呼啦圈活动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詹海蓉 《南京史志》2011,(12):60-61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具影响力的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教师要有以师爱为核心,要让宝宝不仅能感觉到爱,还能懂得爱、享受爱、体验爱,最终实现幼儿爱他人、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颖艳 《南京史志》2023,(23):50-51
<正>支架性教学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构成的双边复合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提示,让幼儿通过这些支架逐步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步退位,将学习的控制权交给幼儿,助力幼儿主动学习。本文以自然探秘活动“走进小树林”为例,阐述以“支架性教学”推进游戏中学习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说:"音乐的学习比其他学科是更有力的一种手段,因为节奏和曲调会渗透到灵魂里面去,并在那里深深扎根,使灵魂变得优美。""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活动可以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园教育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纲要》中指出:"我们要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方式,积极地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幼儿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由此可见: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不仅是为了能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技巧和表现能力,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审美观,让音乐成为幼儿自由表达和情感陶冶的神圣殿堂。要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幼儿步入音乐殿堂的一个阶梯,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陆晨 《南京史志》2022,(2):86-87
<正>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创造教育,他指出:"创造力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教师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探究性主题活动是师幼共同建构的课程,源于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在观察、发现、探究中不断体验成功感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3~6岁幼儿具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等特点,幼儿园探究性主题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本文以中班幼儿的养蚕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正《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的陶艺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孩子们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水平和能力,根据不同幼儿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遵循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指导策略,为幼儿创设宽松、童趣的环境,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幼儿富有个性的表达内心世界的所见、所想、所知,创造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陶艺作品,让幼儿陶艺活动成为幼儿喜爱的、能帮助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幼儿活动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式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精神,兴趣和爱好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对有兴趣的事物幼儿会倾向它,注意它、随时随地会对它产生探究的欲望,区域活动是幼  相似文献   

15.
<正>又是一年开学季,小班的幼儿和家长共同面临着"可怕"的"分离焦虑"。幼儿的哭闹、家长的担忧,都将"分离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何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何让家长放心地把幼儿送进幼儿园,成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化解开学那些"事"带来的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活动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让孩子机械地学习,而是注重发现的过程、情感的体验,尤其是要营造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幸福快乐。有幸听了一节小班的语言课,感觉到教师真正把"尊重幼儿""让幼儿幸福快乐"放在了首位。这是一节听说游戏《小兔乖乖》,教师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  相似文献   

17.
侯琴南 《南京史志》2022,(18):11-13
<正>大班的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本学期我们在各个区域活动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内容,以区域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使幼小衔接真正做到轻负高质。建构活动“你好,小学!”通过教师鼓励幼儿在建构活动中持续探索、分享,使幼儿对即将进入小学学习与生活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让幼儿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一、活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蒋国政 《神州》2012,(21):110
新课程的练习课学生该怎样练、怎样学?教师该怎样组织和引导?凭着本人一贯以来对练习课的理解,觉得练习课,尤其是新课程的练习课,应该像学生学习新课一样,充满生机和玄机,让孩子们在练习课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成功。练习,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新教材中练习量的精简、教学中教师对练习课的忽视,很有可能使新课程的练习课依然成为机械性的操练课。新课标、新理念将在练习课中荡然无存。"练习"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活动,可以从"练习"的思考中获得理性的体验,也可以从"练习"的创造性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从"练习"的  相似文献   

19.
唐星悦 《南京史志》2023,(20):44-45
<正>美术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通过美术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在活动中感受美、发现美和表达美。在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学习特点、能力发展等,提供各种常见的自然、生活材料。同时,幼儿逐渐能够自主选择并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美术创作。既能满足幼儿的普遍需要,又能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让小材料发挥“大力量”。以材料为媒介表现美的活动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材料,而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成为教师指导美术区域活动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积极思考,但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是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报告表明:在教学活动中,从不打断教师,提出自己问题或困惑的幼儿达93%,从不针对教师讲解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的达91%。绝大部分时间里,幼儿进行的是"维持性"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精心预设一系列"巧提问",来体现教师在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以此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