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代不仅广泛使用纸币,而且更普遍流通白银。金代银锭形制与南宋基本相同,一般五十两重。一两银锭可兑换铜钱两贯。起初每贯值铜钱千枚,大定二十年(1180)又规定官私用钱皆以八十为百,遂为定制。并且银锭上也标有银钱兑换值的铭文。根据铭文,金代银锭可分为贡银、税银、盐司银和地金银四种。贡银在唐宋曾分为进奉银与上供银两种。从1978年北京出土“邠州进奉正隆二年”银锭可知金代也有进奉银。另外,《中国山西历代货币》录有“潞州黎城和买”银锭一件,“和买”表明金代不仅沿袭唐宋“和籴制”,而且将和条所得折成白银并铸…  相似文献   

2.
广西博物馆藏有一些银锭,分别为贺州地区藤县县城出土元代银锭19件;柳州地区三江斗江东坪村出土清代银锭3件;南宁市区出土清代元丝银锭7件。南丹县还征集了两件清代银锭。这些银锭造型各异,特别是藤县银锭,是迄今广西地区出土数量最大、时代最早的一批银锭。现将这批元代银锭介绍如下:1979年9月,贺州地区藤县县城工农饭店深约1.5米处,挖得二罐银锭,共19件。银锭造型一致,大小不一。锭呈铤形,束腰,中心凹平有螺旋纹,周缘突起,最高处达11毫米。平底,底部有密集蜂窝孔。有的锭面刻铭文及“十”字。藤县图书馆将…  相似文献   

3.
宋代银锭一件:出土于泌阳县城南4公里大岗村西南。此银锭呈束腰形,长16.2、两端宽8.7、中间宽6.2、厚2厘米。锭的表面较平,周边微卷。四角分别刻印“聂秦家肥花银”字样,实测重量为1975克。此银锭未鉴刻年号。但它同四川省双流县黄佛乡出土的宋代银锭、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所藏河南上蔡县出土的南宋银锭相比较,形制基本相同,故为宋代遗物。元代银锭一件:出土于平舆县射桥乡,现存驻马店地区文管会(见图)。此锭呈束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各地宋金银锭的出土层出不穷。这些银锭的问世不仅对于古代银锭、古代货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这些银锭大都刻有文字、针有戳记、符号,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制度,从而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出土与传世银锭中,有相当数量的宋金时代银锭上刻有“行人某某”的字样,可称为“行人”银锭。兹选择部分有明确纪年或较典型的银锭铭文昨列如下:一、四川双流县出土的南来银锭:①1.铭文:南平军发庆元二年夏季经总银二十五两专库张回回天库官邓行人滥林嵩看重二十六两六株2…  相似文献   

5.
1987年元月,湖北省蕲春县芝麻山乡出土银锭六件。汪宗耀、张寿来发表《湖北省蕲春县出土元代银锭》一文予以报导和考证(载《江汉考古》1989年第三期)。笔者认为:这批珍贵的银货币并非元代之物,它们是南宋银锭。  相似文献   

6.
在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银锭中有八枚银锭值得关注。这八枚银锭均是1957年在北京右安门外明代墓葬内出土,墓主为成化年间贵戚万贵及其妻王氏。考古发掘报告记载:该墓棺内随葬有金、银、玉、瓷等器物,在棺内一端放置着银壶、银洗盘、银脸盆及银锭八枚。  相似文献   

7.
马林 《文物春秋》2005,(6):68-69,72
1988年,河北省博物馆在邯郸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征集到三件清代光绪年间的银锭。据介绍,这些银锭是当地农民在取沙子时挖出来的,同时还出土了一片木杠,出土地点在今邯郸市临漳县的原漳河故道中。三件银锭形制相同,均为亚腰椭圆形元宝,椭圆的两边有上翘的双翅,中间低平,底部有砂眼。银锭长10.3厘米,宽6.5厘米,高5.5厘米,分别重1850克、1860克、1830克,属于清代的50两银锭(图一)。三件银锭的面部均刻有相同的铭文,左侧竖刻“有成号匠罗芝”,右侧竖刻“光绪五年”,上部居中横刻“江汉关”(图二)。从铭文内容看,“有成号匠罗芝”应是铸造银锭的作…  相似文献   

8.
1996年12月17日,原温州博物馆第三进馆舍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施工中,在西墙地基槽侧发现一个铜手炉,内藏银锭38个、已切银锭1个。这批清代银锭属于小锞,也叫小锭,每个重量在五六两左右。这批银锭的出土,为研究我国银币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钱币》2004,(2):24-24
李晓萍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大32开本(彩色版) ,铜版纸印刷,1 6 0页,定价4 2元。该书共分古代的金银(楚国的黄金货币———爰金,仿制贝中的贵族———金银贝,独一无二的银布币,西汉金饼、麟趾金和马蹄金) ;唐代金银饼和铤(金银饼,金银铤) ;宋金银铤(北宋银铤,南宋银铤,金代银铤) ;金代的承安宝货;南宋金银交引铺与金铤金牌(金银交引铺的探源,金银交引铺的经营业务,近五十年来杭州出土南宋金铤和金牌,黄金货币的新贵———金叶子) ;元宝与元锭(元宝称谓的来历,元代银锭的类型) ;明代银锭(白银货币合法化的开始,从金花银到各类银锭的涌现,银…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八年秋,在金上京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北城南偏东处出土一批银器。这批银器是一社员在古建筑址地表下60厘米深处发现的,当即送交国家收藏。这批银器中,包括: 1、银锭一(照片1;拓片1),银锭切块四(拓片2)。银锭上有“伍拾两文”、“库使”、“库副”、“库子”、“行人王林”、“瓦使”及“使□”等錾刻;今重1,950克。银锭切块上,仅残存“拾玖两玖钱”及“使□”錾刻,按上京地区过去出土的银锭及这件实物看,当为“肆拾玖两玖钱”,唯  相似文献   

11.
丹阳毛庄和宝应汜水出土的古代银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8、1978年我们先后在丹阳县和宝应县人民银行搜集到两批古代银锭。据了解,前者出土在毛庄,计有十笏;后者出土在汜水,计有八笏(图1)。这两批银锭大都镌刻文字,记载每笏重量、姓名、地点等。由于两者时代不同,不但形制有异,而且文字内容有别,数量之多又属解放后首次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特别是货币史来说,是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就这两批银锭的形制、文字等,以及出土现场勘察情况,提出初步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江苏赣榆出土宋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赣榆出土宋银锭最近赣榆县宋代故城遗址“城址”村附近,距地表30厘米处出土六件宋代银锭,其形制、重量基本一致,唯铭文有所差异。银锭为束腰硅码形,两端宽约9.5、腰宽5.5厘米。锭面略凹,边沿微卷如砚,有竖列砸印铭文,其中一件铭文为“密州侯家”、“诸...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3,(5)
晋江紫帽山农场霞联管区金星大队的贫下中农,在挖井工地上发现一窖银锭,出土大小银锭20件和零碎的银块壹斤多。该窖面宽约50厘米见方,四壁用砖砌筑。据反映同时出土的还有几枚宋、元铜钱。这批银锭,最大的一锭长7.7、腰宽2.7厘米,重360克,最小的一锭长6.1、腰宽2.6厘米,重160克。锭面有的凿有看不清的文字或符号的痕迹。各锭的造型和锭面纹饰一律,它和1959年1月江苏吴县元代吕师孟(卒于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墓中出土的元代银锭相似(见1959年11月《文物》)。元末泉州地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相似文献   

14.
"十一"长假期间,我和家人专程到黑龙江省阿城市金上京博物馆参观并考察了金上京会宁府故城遗址.阿城是金源京畿故地,金代遗迹有千余处,曾发现不少金代遗物,除大量砖瓦等建筑材料外,还有宋金铜镜、货币、印鉴、银锭、佛像、铁器、陶器、金银器等.  相似文献   

15.
杨海鹏 《收藏家》2009,(4):42-44
金代的女真耳饰出土和收藏不算多见,但在素有金源内地之称的黑龙江地区的几处金代贵族墓葬中,都发现有金耳饰。金代耳饰以耳环多见,耳坠较少,在金代贵族墓葬中多成套出土,并分为男用耳饰和女用耳饰,其中差别虽不是很明显,但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钱霞 《丝绸之路》2010,(18):24-26
本文对黑龙江汤原县振丰村遗址出土的162件金代窖藏文物作了全面介绍。这批出土文物中以铁农具出土最为完整,它们的出土证明金代铁器生产在当时达到了相当规模,并应用于农、渔和狩猎等行业,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元代税课银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五十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一些 元代税课银锭,这些税锭的形制都是五十两 的束腰型大锭,锭面铭文有凿刻和戳记两 种,涉及的税课有科差、盐课、矿课、商 税、差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元代 用白银纳税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出土资 料的分散、流失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内文物 考古和钱币界对其认识尚停留在初识阶段, 缺乏全面系统地剖析。本文旨在通过对元代 赋税的背景和税课种类的研究以及对出土的 税锭实物的详细分析,来认识元代白银的货 币职能和白银纳税的方式等问题。 一、元代税课银锭的存世情况及铭文 特征 元代银锭发…  相似文献   

18.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定窑系瓷器,其中以金代定瓷居多。通过对出土的这批瓷器标本进行分类、分期、年代探讨以及工艺研究,认为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大部分为金代大定年间,且以印花器为主,说明在这一时期印花工艺获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元代蒙山岁课银锭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代银锭,直接出自银矿的岁课,目前尚未见诸报道。它的发现,为研究元代银锭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1977年9月27日和29日,吉林省农安县三宝人民公社广山店生产队一队社员,在村南一占河道旁挖沙子时,先后出土两枚元代银锭。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81年第4期刊载的《河北省发现西汉金饼和元代银锭》一文,关于银锭自铭重量单位,有几处误释,这里简述我们的看法。一、平泉县颜杖子出土的1547号银锭,正面右边錾刻的第一行铭文,原释作"杨琮伍拾两三分",其中"分"字应为"钱"字,该锭的自铭重量,应是"伍拾两三钱",若折合今重计算,三钱与三分之间误差13.5克。二、怀来县小南门姑子坟出土的1380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