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个“中国航海日”前夕,在太仓港,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船长和“重走郑和路”的凤凰号船长的相聚,成为当地航海日活动中传出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2.
林海 《郑和研究》2005,(3):60-60
上海市航海学会桑史良先生在为“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收集中国航海史展览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民国时期国营招商局“郑和”轮的照片,据查,此为我国第一艘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商船。  相似文献   

3.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对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东吴时期(公元222-280年),朝廷曾派康泰、朱应出使海南诸国和南洋群岛,先后出访了100多个国家。南朝时期对外交往大为增加。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天竺(今印度)、波斯(今伊郎)都有密切往来。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与南京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七下西洋”的基地就在南京。郑和出使西洋乘坐的“宝船”,绝大部分是南京龙江船厂制造的。史载郑和最后一次从南出发下西洋的时间是在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1月19日)。为了纪念郑和航海平安回国,明王室在南京建成了“静海寺”…  相似文献   

4.
7月11日,2008年中国航海日主要庆祝活动在太仓成功举行。这是中国航海事业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也是太仓承办的最大一次全国性活动。航海日活动期间,举办了大型的庆祝大会,召开了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港口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和科技兴港论坛。与会嘉宾参观了新落成的郑和公园,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委的领导、江苏省市的领导培植了郑和林,还为“郑和研究会”揭了牌,颁发了“航海终身贡献奖”。  相似文献   

5.
在2002年10月中旬于南京召开的“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范春歌女士报告了她重走郑和路的事迹,听后令人感奋和敬佩。报告中描述她在柬埔寨吴哥的访问及对历史的追忆。她确信,近600年前,郑和到过真腊(今柬埔寨)和吴哥,故而她才去重走。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11日上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组织的南京郑和遗址遗迹有关单位座谈会在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召开,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执行理事长丁子纲主持会议并致辞,会议主要内容有:一、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秘书长黄荣枝介绍在大连召开的“2009年全国航海日活动”务虚会议概况。二、南京郑和遗址遗迹单位如何在今年航海日活动期间开展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7.
荣枝 《郑和研究》2006,(3):72-72
作为江苏省交通行业开展庆祝中国第二个“航海日”活动中的重要一项,由江苏省交通厅主办,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和南京市白下区旅游局共同承办面向中学生的“航海知识竞赛及主题夏令营”7—8月间在南京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8.
张菁 《郑和研究》2000,(1):49-50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名的航海家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赴亚非各国进行访问和贸易,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郑和下西洋”的出现绝非偶然。在郑和远航的七百年前,中国唐朝的高僧们就曾经掀起过一场空前的海上求法弘法热潮。唐宋以来,我国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航海技术不断提高。为郑和的远航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明代的“三保太监”郑和率领一支装备了最先进的航海设备的船队,沿着唐代海上求法僧的足迹继续前进,终于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航海壮举。  相似文献   

9.
《郑和研究》2005,(4):2-4
[本刊讯]日本中央电视台(NHK)编导若林千绘女士等三人,在我中央广电总局对外联络司刘庆云先生与本会荣誉常务理事马光汝先生陪同下,于2005年10月19日下午在南京郑和纪念馆,就郑和船队科学航海以及郑和精神、郑和下西洋及其终止是中国古代由盛而衰的分界线与郑和到日本等有关问题,专题采访了本会原副会长兼原《郑和研究》编委会主任、南京大学潘群教授。日本中央电视台并定于2006年元旦将此专题采访向全日本播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23日下午三时,上海郑和研究中心秘书长时平教授,在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学者杨斌先生陪同下考察访问了南京宝船厂遗址滨江大道一号郑和宝船厂建造基地,受到南京宝船厂遗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谭志刚主任,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卢克先生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11.
明代初年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但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对外“开放”,其结果是中国与亚非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一次经济化大交流。所以郑和下西洋对整个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太仓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点活动地区。为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太仓市从2003年起,就充分利用和发挥太仓是郑和下西洋起锚地的独特优势,按照中央提出的“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郑和纪念活动指导思想,以“太仓走向世界”为主题,连续三年举办了以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为重点的一系列郑和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3.
11月19日,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育平先生同夫人乘机抵达昆明。次日,在云南省航海日办公室组委办副主任徐恩瑞女士陪同下,重访郑和故里。晋宁县副县长马涛同志、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郑佰明同志在政府会议室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同时,邀请了郑和十八世孙郑恩良先生及郑和故里首任馆长徐克明。  相似文献   

14.
7月2日,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在南京举办“庆祝2009年航海Et暨郑和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遗存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执行理事长丁子纲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航海日活动和江苏郑和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的意义。学术研讨由范金民副理事长主持。丁波汇报“江苏郑和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问题研究”课题成果;南京博物院罗宗真研究员发言,建议有关方面制定江苏郑和文化遗存整体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公元1405—1433年,我国明朝回族穆斯林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远航,活跃在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直至非洲东岸,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郑和所完成的航海事业,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开辟了世界远航史的先河。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百周年,郑和“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思想已深深凝固在海上丝绸之路极盛时期和世界航海史话的雕塑上,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和平交往的精神之柱和名片。  相似文献   

16.
杨斌 《郑和研究》2001,(1):49-51
明永乐、宣德间郑和七下西洋,影响之大遍及中外,在国内其开拓精神对今天的改革开放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在国际上常有海外人士来我国参观,考察郑和及其下西洋时留下的遗迹。南京中保村宝船厂遗址就是其中之一,英国探险家瓦纳知道郑和事迹后深受感动,他怀着对郑和敬仰的心情乘一条长约20米的“宝龙”号木帆船,计划1999年11月下旬从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远航阿拉伯国家和非洲,也就是沿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航线,再“下西洋”。  相似文献   

17.
《郑和研究》2001,(1):64-64
4月5日下午,匆匆赶来南京的《武汉晚报》资深记范春歌,在学会办公室向孔令仁秘书长通报了她“重走郑和路”第一行程的概况和第二行程的打算。孔令仁代表学会同仁对她只身一人,在资金匮乏、语言不通、气候多变、战乱频仍等艰辛危险情况下.走完当年郑和下西洋全程的勇气和精神,表示由衷地敬佩和全力地支持,期待她圆满完成全程采访,向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海史同中国历史一样久远。其中公元前二世纪汉使南航和公元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本又称郑和西航和郑和远航),是中国古代海外远航前后两个标志性事件。汉使南航是中国古代明确见诸史籍的第一次海外远航。其后历经一千多年的持续发展,在继承前人航海成果的基础上,郑和下西洋实现了航海活动的全面突破和空前跨越,登上了中国古代航海发展的顶峰,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拉开了海洋探索时代的壮阔序幕。  相似文献   

19.
追念郑和     
600年前.明朝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访问,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600年后,政府在南京举行隆重的郑和下西洋中外学术研讨会,中外研究郑和与航海历史的学者们齐集南京,纪念这位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我有幸赶上了这次盛会。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们参观和凭吊了与郑和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时间正当2005年盛夏。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航海学会主编《中国航海》杂志(90年第二期).发表了刘志鹗著:“郑和业绩及其在世界航海史中的地位”一文.随即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目前该期杂志已在美、苏、日等国被、<日速报>、<苏文摘杂志>等列为国际性的重要论文,做完整地、系统性收集.该文从政治、外交、经济、外贸、军事、文化、宗教、航海、天文、地理、民俗、建筑等十几个方面全面的阐述了中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光辉业绩;并首次从以下几个方面肯定了郑和在世界航海史中所拥有的杰出地位:1、郑和是名符其实的地理大发现的先导.郑和于1405—1433年七下西洋,比迪亚土、哥伦布、达·伽马早80多年.2、郑和是从太平洋远航印度洋到达东非的首批探险者之一.纠正过去中外历史上习惯于把达·伽马说成是横渡印度洋(1497—1498年)的第一个人的错误说法.论证了郑和早在1413—1417年已经横渡了印度洋.3、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为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