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已经成为鞍山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鞍山"农家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本文从鞍山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和类型分析入手,对鞍山"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鞍山"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增长,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文章从城市日常体系原理出发,提出城乡结合部"城市-乡村旅游空间"的建构成为乡村旅游结构的核心。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规律的基础上,以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农家乐旅游为对象,提出了基于"城市日常体系"理念的农家乐旅游空间功能结构及相应的六种农家乐旅游业态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蓝田县农家乐旅游提升发展的具体规划中,为我国城市郊区农家乐旅游规划及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验经济时代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验经济即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消费和需求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旅游业是体验经济的重要行业,体验经济赋予了“农家乐”旅游新的时代内涵。“农家乐”旅游要从主题的创意、开发体验旅游产品、打造体验服务、提供体验旅游纪念品等方面应对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刘越 《旅游纵览》2014,(5):15-15
"农家乐"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它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村的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农家乐"旅游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农家乐"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它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村的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农家乐"旅游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迫于都市喧嚣压力下的城市居民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享受田园和淳朴的乡村风情,"农家乐"成为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旅游方式,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本溪市发展的"农家乐"旅游尤为突出,本溪市主要利用当地南芬区思山岭乡依托全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同发展"农家乐"旅游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了本溪市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对本溪市地区"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出本溪市"农家乐"旅游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造成问题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现代城市因快速扩张而出现的通病,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市政设施不完备、快节奏生活的压力等使人们渴望能够寻找一片宁静的田园。农家乐不但丰富了森林旅游活动的内容,也恰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这一心理诉求,其具有森林观光、田园体验、乡间住宿、乡土餐饮和休闲度假等多种服务和功能。过去30年,各地森林旅游农家乐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和喜爱。农家乐在不断创新业态形式,推出新型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例如产品同质化、管理水平落后、服务质量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农家乐"散小弱差"的一面,所以农家乐的创新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家乐"作为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是现阶段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游。本文从现状开发角度对惠济区"农家乐"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从惠济区"农家乐"旅游资源、"农家乐"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更好的促进惠济区"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农家乐旅游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农家乐旅游也在理论界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本文在整理和分析我国农家乐旅游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两方面对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乡村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成都市也将重点发展度假型农家乐。本文分析了成都市度假型农家乐面临的市场情况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1987年,成都郫县友爱村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成都从此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源地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都乡村旅游产业业态已然形成。2011年,成都农家乐总数近5000家,农家乐从业人员30万人,纳税额1.9亿元,全市农家乐旅游接待游客4035万人次,接待收入近30亿元。参照国外乡村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乐"是一种新形式的农民旅游。其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有助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农家乐的快速发展的契机下,本文以上海的"农家乐"旅游为例,总结其类型与特点,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最后对上海"农家乐"旅游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求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齐鑫  朱艳楠  郑丽 《旅游纵览》2013,(8):145-147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通过分析北京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其原因,针对北京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从消费者和经营者两个方面进行。结合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了顾客分析和店主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京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乐是新型的旅游和农民创收形式,发展农家乐有利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汉中为例,分析了汉中农家乐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休闲形式,它是农村向城市人提供回归自然从而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一种休闲方式。在农家乐中,种养殖生态园林和自然风光成为一体化的观光景象,也称为"民俗旅游"。民俗旅游的观光模式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也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收益的一大新兴产业。在本文中,笔者将会结合贵州黔东南州的情况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现状加以阐述并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2011,(3):76-77
甘肃省近日启动了“旅游创业援助计划”,在2011年用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援助1000个旅游创业项目,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品牌。 甘肃省“旅游创业援助计划”以旅游景区城乡劳动者为支持对象,以建设专业旅游村和农家乐为重点,目的是在2011年打造一批“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区与景区内农家乐在经营管理上相融相生,又存在一定矛盾。以江津四面山为例,在阐述景区内农家乐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收费旅游景区与景区内农家乐之间存在进入受门票阻滞、经营上各自为政和受制于景区发展等矛盾,并从管理体制和利益博弈层面剖析了矛盾根源,提出了构建旅游景区与景区内农家乐的共生关系、建设全域旅游景区、运营流程优化和再造、多元增值拉平淡旺季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门旅游,旅游市场也越来越火爆。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游客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旅游项目。全域旅游模式是从本地经济出发,有效拓展旅游的范围,是一条创新性的旅游发展模式。笔者将要在本文中对全域旅游事业下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卫华 《风景名胜》2021,(1):0199-0199,0201
现今,康养旅游已经愈来愈受人们推崇,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焦作具有发展康养旅游得天独厚的物候条件,“山水焦作,太极圣地”的品牌正在形成,以被誉为“神仙之食”的“铁棍山药”为代表的四大怀药更是人们健康养生的重要资源。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康养旅游的研究经验,并根据国内外不断增长的康身健体的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休闲、养生、健身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四养”融合的康养旅游品牌,为焦作旅游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王芸 《旅游纵览》2023,(15):188-190
乡村旅游在旅游行业中比较特殊,游客能够获得更多参与感,并且乡村旅游的时空结构比较分散,因此广受游客的喜爱。我国乡村旅游是由农家乐发展而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每年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现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信息时代,乡村旅游行业也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引入信息技术优化自身的服务模式,让乡村旅游行业向着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分析当前乡村旅游行业实现智慧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乡村旅游业实现智慧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九朝古都洛阳西南面150公里,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栾川。最近,这里诞生的“栾川模式”正风靡中原,波及全国,吸引人们把关注、好奇的目光投向了这里。所谓”栾川模式”,就是依托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只在短短的几年间,栾川就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强县。2004年,栾川旅游总收入6.45亿元,旅游呈现快速、良性的发展态势。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称赞“栾川模式”是在“中原崛起”实践中,探索出县级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鲜活经验和成功之路。中科院研究员、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魏小安认为“栾川模式”是政府主导发展旅游的好的参照系,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