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洋政府时期,新疆地区烟毒泛滥,杨增新执政时一度禁烟,后出于财政考虑,于1928年改禁烟为种烟.同年7月,金树仁上台后又改种烟为禁烟.本组史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新疆办理禁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禁烟·种烟·运烟 辛亥革命后,割据一方的军阀,对鸦片烟税收,无不垂涎三尺,可是义不敢公开扶植,于是高唱“寓禁于征”。云、贵二省,种烟较久,为了禁烟,也装模作样厉行“铲炯”。或是在交通要道铲烟,在偏远山区种烟;或是待收烟之后去铲;或是今年铲烟,明年种烟。贵州种烟地区,割烟上市时抽产场税,每担八十元左右。云南唐继尧统治时,发出禁烟令,实行按亩收税,称为“禁烟罚金”,顾名思义,  相似文献   

3.
陈平 《文史天地》2003,(8):52-53
民国时期地方政府的禁烟工作,由县长主管,县政府第一科主办。民国二十年(1931年),黎平县成立戒烟所;民国二十六年,成立禁烟委员会;民国三十二年,各乡(镇)成立禁烟委员会;民国三十五年,成立贵州省禁烟协会黎平分会,各乡(镇)成立支会,分会和支会成立后,取代禁烟委员会工作。其责任是:登记烟民,强迫戒烟,缴销烟具,取缔烟馆,宣传禁烟法令,查铲烟苗、烟土,维护禁烟法令,控制民众种烟,制定禁烟计划、措施。其目的达到禁种、禁售、禁吸、禁藏,如有违反或包庇者,依法惩办。国民党政府对禁烟工作,虽然设立常设机构,发出禁烟大法,张贴禁烟布告,从表面…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后,安徽革命党人以柏文尉为代表,在焚烟问题上同英帝同主义进行了一场胜利的斗争。这一史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的气焰,是值得后人称道的。安徽,是辛亥革命后第一个提出实行禁烟的省份,而且措施极严,执行坚决,禁吸禁运禁种都为全国之冠。在柏文尉就任安徽都督后,更是雷厉风行。英国政府曾与清政府约定,如果中国有哪些省份,禁绝了种烟和运销烟土,英国政府就不向这些省份输入烟土。于是,柏文尉在禁烟中,就把禁种当作禁烟的重点,以便断绝烟种,杜绝英国政府借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为改善陪都重庆市政,蒋介石先后下发了不下百余道手令,1939年5月30日划重庆为绝对禁烟区域令即为其中之一。①禁绝鸦片涉及烟户调查、土膏禁售、烟犯缉捕、烟民施戒等诸多事项。此组文件反映了重庆市政府、国民政府行政院、内政部禁烟委员会、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办理此案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民国档案》2003,(2):11-18
1934年5月,国联第18届禁烟委员会召开会议,与会的英、美、西班牙等国代表对中国烟、药泛滥及鸦片公卖政策等提出质询,中国代表顾维钧、胡世泽一面“巧言辨护”,一面致电国内有关机关,要求迅速采取有效办法,废除公卖政策,取缔毒品。本组史料对本次禁烟会议经过及军委会、禁烟委员会等核办情形有一定反应,特辑出刊布。  相似文献   

7.
1940年,蒋经国初任江西四区专员。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到赣州,便提出“建设新赣南”,首先就是除三害:查禁烟、赌、娼,并从禁烟开始。 当时我在赣州任市区区长,管辖五镇两级,工作在除三害的最前线,知道当时禁烟的一些情形。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鸦片危害。根据地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宣传,发动群众禁烟禁毒,并制定法令法规对种烟贩毒者严惩,从而有效的遏制了鸦片的泛滥,保存了抗战力量。  相似文献   

9.
淡蓝的罂栗花是美丽的,但鸦片烟却贻害无穷。1838年,林则徐的虎门禁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一个世纪后,这罪恶之花却开遍了祖国西南边陲的嘉绒藏区,给嘉绒藏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据说雅片烟最早传入嘉绒地区,是在清光绪年间。一些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从外地带回一些雅片品尝把玩,慢慢吸食成瘾,便引进烟种,试着在当地种植。哪知嘉绒地区的土壤植被,都非常利于罂栗的生长,于是,嗜烟之徒越来越多,种烟之人与日骤增。到了20世  相似文献   

10.
1838年底,经过关于禁烟政策的大辩论后,清政府确立了严禁政策,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这标志着清政府领导的禁烟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清政府的这一政策对禁烟运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表明清政府开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侵略采取坚决抵抗的态度。但是,在有关鸦片战争和林则徐的研究中,对这一政策的意义估计得并不充分,表现之一就是把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与清政府的政策割裂开来。一些论者把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实行的以“断绝来源为首务”的禁烟方针视为林则徐的创造,认为林则徐来到广州后,经过调查研究。才提出了这一方针,并认为从“必以重治吸食为先”向“首贵杜绝来源”  相似文献   

11.
禁烟贯穿于中国近代史的始终。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相关政策法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厉行禁烟。在南京临时政府禁烟政策的示范和指导下,地方政府纷纷制定禁烟法规,积极禁烟。浙江军政府在这些地方性禁烟法规的颁布及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地方政权与外国列强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折射了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内政外交困局,以及新旧制度更替之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势。  相似文献   

12.
王宏斌 《历史研究》2013,(1):100-114,192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禁烟政策遇到内外两种阻力:一方面,英国政府极力庇护中国沿海地区的鸦片走私贸易,企图劝诱中国官员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另一方面,贩卖鸦片利益集团、受贿的不法官吏、鸦片吸食者和各级行政司法官员构成来自中国内部四种禁烟运动的阻力。在此背景之下,《查禁鸦片烟章程》对鸦片吸食者判处死刑的条款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得到有力贯彻,禁烟运动也因此逐渐形成 "明禁暗弛"的局面。从实施效果看,主张用死刑对付吸食者的建议并不完全可取,而反对 "将食烟之人拟以死罪",主张慎刑并以 "常例治之"的看法则有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于财政部设置禁烟密查组,调查大后方烟毒危害及禁毒政策实施情形。1940年9月,代理禁烟密查组组长郭寿华向财政部呈送第一期《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汇报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张志勇 《史学月刊》2002,2(12):31-36
清末禁烟新政虽然卓有成效,但却无法挽救清王朝的覆亡命运,反而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天翻地覆,自然也影响到了正在进行的禁烟运动。辛亥革命初期.由于政局动荡,禁烟运动受到了阻碍;而革命政权一旦稳固,中央及各地革命政府便立即将禁烟提上日程,雷厉风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了禁烟运动的发展。袁世凯窃国后,因辛亥革命的成果尚留余波,故禁烟运动仍能继续发展。而辛亥革命的成果一旦被破坏殆尽,陷入军阀混战,则禁烟运动便沦没于无形之中。革命固然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阵痛,但却能使整个社会得以新生,而否定革命成果,则必然为社会近代化进程带来莫大危害。民主革命与社会近代化建设之辩证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于财政部设置禁烟密查组,调查大后方烟毒危害及禁毒政策实施情形.1940年9月,代理禁烟密查组组长郭寿华向财政部呈送第一期<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汇报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迫于国内外形势着手禁烟。这个时期颁布禁烟法令,成立禁烟机构,造成了一定声势。对这一时期禁烟得失原因进行探讨,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鸦片问题影响了整个清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贵州鸦片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典籍就有了相关记载,其后不断扩大,至清代中期迅速在全省范围内蔓延,由鸦片种植与吸食所引发的"烟祸"贯穿于清至民国时期贵州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梳理其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清至民国时期贵州的鸦片问题烟祸,理解和研究整个中国近代禁烟史、社会史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拟对百余年来中国鸦片问题文献及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以现有贵州鸦片的研究成果为重点,冀以服务于当前贵州鸦片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1927年9月到1930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禁止鸦片等毒品的章程和条例,这些是国民政府禁烟政策的体现。以往论者对国民政府的禁烟政策多斥之为借禁烟之名,行收税之实,本人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政策实际上是由寓禁于征向禁烟为主的过渡。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政策,按照有关章程和条例的特点及其对禁烟所起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大阶段。  相似文献   

19.
所滑“禁政”,指的是禁绝鸦片及与之有关的政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而掀起的禁烟运动有三次:第一次是1839年林则徐主持的禁烟,第二次是清末民初长达十年的禁烟,第三次是蒋介石控制下的国民党政府的禁烟。本文拟粗线条地勾勒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禁烟概貌,剖析国民党禁烟的意图以及鸦片长期不能禁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年的禁烟运动是清末禁烟运动的继续。自1906年9月20日发布禁烟上谕,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为止,清末禁烟运动持续了五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清廷一面积极与英国交涉,努力寻求国际的同情和支持;一面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禁烟章程,并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