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对华国锋说:“你是我的父母官。” 华国锋满脸通红,毛泽东称赞他是个老实人。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位与毛泽东主席故乡——韶山有渊源的人,这就是华国锋。 1951年初,华国锋调到湘潭县委担任第三任县委书记,1952年底,被提升为中共湘潭地委副书记兼行署专员,1954年担任了中共湘潭地委书记。在华国锋担任湘潭县委、地委书记时期,他经常去韶山。1955年7月,34岁的华国锋学习了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来到韶山调查研究,写出了《克服“左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到来》、《充分研…  相似文献   

2.
跨史学研究与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大文本”“大历史”等研究一样,都是在新时期条件下,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科学交叉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推陈出新的研究方法。如果说,近年本人有关韶山题材的文章及其专著能够受到多方关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得益于此。韶山题材的切入源于“大历史”研究方法韶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故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韶山及毛泽东研究的文章、书籍层出不穷。再写韶山题材如何写出新意,如何写出过去没有的历史内涵,这是1999年4月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组织我们去韶山,我随之发表第一篇韶山文章《一九九九年春访韶山》并接到新的…  相似文献   

3.
1966年6月.满怀焦虑的毛泽东远离喧闹的北京,在南方巡视徘徊。其间,他写下了一首七律,名为《有所思》。熟悉毛泽东诗作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本《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的书名出自该诗的首句。  相似文献   

4.
张智 《湖南文史》2014,(5):58-58
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世界上产诗最多的诗人,据说,他一生做诗41863首。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游览昆明湖时,他不到一小时就写了8首诗,平均7分钟一首。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小诗记载这个小小纪录:“舟行十里诗八首,却未曾消四时刻。”  相似文献   

5.
田家英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做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他为人坦城刚直,自喻为“京兆书生”,并自吟《京兆书生》诗一首:“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梁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就是这样一位诚实正直的书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也难逃厄运,最终被迫蒙冤自尽。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2021,(5)
正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诗人,郭沫若盛赞其"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毛泽东政暇赋诗,既展示了"器大声宏,志高意远"的领袖风采,也体现出他移情山水的纯朴,迷恋自然的洒脱,以诗自娱的情趣,以诗抒怀的儒雅。《党的文献》杂志1993年第6期以《诗四首》为题,首次发表了毛泽东写于杭州的《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观潮》。这几首诗吟咏山水,独具特色,反映诗词余事的闲情逸致,彰显质朴率真的文人本色,呈现出一个"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为江海客"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袁崇焕的冤案和他的满族后裔陈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第433至434页上,载有这样一封信──誉虎先生:数月前接读惠书,并附萨镇冰先生所作诗一首,不久又接读大作二首,均极感谢。萨先生现已作古,其所作诗已成纪念品,兹付还,请予保存。近日又接...  相似文献   

8.
张智 《文史月刊》2014,(7):22-22
乾隆可以说是作诗最多的皇帝,他一生作诗41863首。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乾隆寿命89岁,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这样一来,即使89年他每天都作诗,平均每天也要作超过一首的诗。乾隆三十六年游览昆明湖时,不到一小时就写了8首诗,平均7分钟一首。他还专门写了一首小诗记载这个小小纪录的出现:"舟行十里诗八首,却未曾消四时刻。"看过《宰相刘罗锅》的人,可能对乾隆游园作诗的情景有一点印象。当时乾隆诗兴大发,  相似文献   

9.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29年前,在那个社会大动乱的时期,我曾随着“大串连”的人潮来到这里。当时,我还是一名不谙世事的少年,是怀着崇尚伟大领袖的热情进行参观的。29年过去了,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我已步入中年,也变得成熟了一些,理性了一些,盲目的冲动消退了。但当我又一次来到韶山,却仍然感觉到自己心底潜流着一股浓浓的剪不断的情愫。 去年秋季,我作为一名记者重访韶山。看到宽阔平坦的公路纵横交错,鳞次栉比的楼房拔地而起时,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中国十二生肖中毛泽东是属蛇的.毛泽东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的父亲毛顺生本来并不希望毛泽东读书,在他看来读书太浪费钱财,后来家里吃了一场官司,因为不识字官司打输了,这下爱财如命的毛顺生才决心让儿子毛泽东读书.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早年在湖南韶山家乡时读了很多书,但他那个年代,即二十世纪初期,所读的极大多数的仍是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相似文献   

12.
李钢 《钟山风雨》2010,(1):42-44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共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一度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而且为人坦诚刚直,曾自喻“京兆书生”,并自吟《京兆书生》诗一首:“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但就是这样一位诚实正直的书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也难逃厄运,最终被迫蒙冤自尽。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曾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他曾经说过:“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毛泽东出生时(1893年),离曾国藩去世(1872年)不过20年,曾氏“中兴名臣”的声名也尚未褪色,在韶山乡土文化中,曾国藩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毛泽东生于湖南,长于湖南,自然受到了曾国藩思想的熏陶,他甚至还主动地从曾国藩那里吸收“营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在韶山举行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02周年,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一周年之际,于1995年12月24日至26日,在毛泽东的故乡韶山隆重举行了第一届年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研究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专家学者、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善诗词,但他在生活里也喜欢写打油诗。他的打油诗调侃友朋,可谓是别树一帜。红军长征初期,路过湖南,行军匆匆。有一天,张闻天在马背上打瞌睡,不小心脱缰跌下马来,虽未受大伤,却也有些狼狈不堪。毛泽东闻讯赶来,看他没大碍,当即凑趣口占了一首打油诗:洛甫骑马过湖南,四脚朝天滚下山。人没受伤马没死,菩萨保佑你平安。这首打油诗的另一个版本是:洛甫洛甫真英豪,不会行军会摔跤。四脚朝天摔得巧,没伤胳膊没伤脑。诗中的"洛甫"即是张闻天。  相似文献   

16.
四卷《曾文正公家书》毛泽东早年曾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他在1917年8月23日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出生时,曾氏刚刚去世20年,曾国藩“中兴名臣”的声名尚未褪色,从地域文化来看,曾国藩是湘乡人,而湘乡是韶山的近邻。韶山曾有成千的民  相似文献   

17.
郎迎洁 《纵横》2013,(3):18-19
毛泽东深深地热爱故乡,思念亲人。对于韶山来信,他件件过问,几乎每信必复。他在信中要求:“乡间情形,尚望随时示知。”并表示:“我得到你们片纸只字都是喜欢的。”当得知乡亲们生活有困难时,他慷慨解囊,掏出自己的工资和稿费给予帮助;当一些亲友来信要求推荐工作、升学、提职时,他耐心开导,婉言拒绝,从不凭借个人权力为亲属故旧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从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文稿书信来,所署名字便有毛泽东、毛三石、泽东、之、润、杨子任等10余个。1893年12月26日清晨,毛泽东在韶山出生。父亲毛顺生与母亲文七妹在此前已生过两个男孩,都夭折了,对毛泽的到来,全家倍加呵护。1898年毛泽东5,为祈求长命富贵,母亲文氏领着他来韶山观音石前焚香跪拜,认了“石干”。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从此,父母家人及乡人都叫他为“石三”或“石三伢”。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去湘乡山高等小学读书,因其仰慕梁启超(号公),便以“学任”为笔名。1915年下学,已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其思想深受杨怀中老师的…  相似文献   

19.
韶山市韶山村韶山村民小组共有26户人家,1949年以前,尽管他们祖祖辈辈都是毛泽东家的邻居,有的还曾跟随毛泽东投身革命,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和中国千百万个山村的老百姓一样普通。只是到了1949年10月,这个偏僻山冲里传来了自这方水土出去,仍操这方乡音的毛泽东在天安门楼上的庄严宣告,从此,生活在这个千百年来也不为世人所注意的穷乡僻壤的山民们,以共和国主席的邻居的地位而光荣地出现了。50年代初,毛泽东的一邻居们”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成立了韶山第一个互助组,率先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在相…  相似文献   

20.
1978年9月9日,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周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三首诗词,其中有《吊罗荣桓同志》一诗并附手迹。诗题标署写作时间为“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