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报道,不论是前段的清理,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还是后阶段的农村体制改革,都绕不开所谓“大寨经验”和“学大寨运动”的纠缠。 1977年冬天,“学大寨”运动达到高潮。接着便开始走下坡路。1978年春天农村形势出现  相似文献   

2.
李茂盛  李静萍 《沧桑》2015,(1):1-9,19
农业学大寨运动由山西兴起,在全国盛行十六年之久。大寨曾为引领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旗帜。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曾经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农业学大寨运动所表现出的改天换地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国为怀的风格和艰苦奋斗的事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当然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尤其山西是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的故乡,又是学大寨运动开展最早的省份,客观、全面、系统研究山西学大寨运动的历史,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业学大寨运动由山西兴起,在全国盛行十六年之久。大寨曾为引领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旗帜。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曾经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农业学大寨运动所表现出的改天换地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国为怀的风格和艰苦奋斗的事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当然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尤其山西是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的故乡,又是学大寨运动开展最早的省份,客观、全面、系统研究山西学大寨运动的历史,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曾以"铁姑娘"闻名全国的郭凤莲,一时风光无限.随后风云突变,大寨由"旗帜"变为批判对象,成了极"左"代表;郭凤莲也被调离故乡,和大寨一起沉寂十余年.1991年年底,郭凤莲低调重返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经商办企业,使大寨由贫困村变为亿元村.  相似文献   

5.
中央召开的农业学大寨会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7年9月3日至12日,农业部召集北京、上海、山西、山东、贵州、青海、湖北、内蒙古、天津、陕西、广东、辽宁等省、市、自治区的负责同志,在大寨大队召开了学习大寨劳动管理经验现场会.这次会议是在毛泽东主席提出“农业学大寨”这一号召之后,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学大寨现场会.山西省革委副主任、大寨大队党  相似文献   

6.
李静萍 《沧桑》2011,(6):71-74
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农业副业展览和水利展览是在学大寨运动兴起初期举办的。这三次展览展示了各地在学大寨运动中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学大寨所采取的具体做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对学大寨运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1977年秋冬之间,当时的党中央、国务院主管农业的领导人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普及大寨县工作座谈会”。这是中国农村改革始发阶段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这次会议前后,围绕着我国农业是否要继续开展“学大寨”运动,突击搞“穷过渡”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辩论。过去二十多年,直到去年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之时,在众多的纪念文章中,很少见到有人提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作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的一名记者,我深深感到,要了解中国农村改革,这段史实是不能忽略,更不能遗忘的。1977年中国农村形势十分严峻粉碎“四人帮”之时,我国…  相似文献   

8.
谢承年 《文史天地》2013,(10):57-60
农业学大寨是1963年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在粮食增产、农田水利建设以及林牧副渔发展和农村干群关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绝对是不可估量的。但这一持续了大致15年(1963--1978年)的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从而闹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哭笑不得的事。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大寨所在的省份,学大寨运动期间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山西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学大寨运动,山西的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出现过三次高潮,在兴修水库、完善灌区设施、建立机电泵站、大范围推广机井灌溉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虽然受"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思想影响,农田水利建设中也出现过一些不顾条件的盲干、蛮干,浪费严重,但此间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还是应该予以客观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原毫县(今毫州市谯城区)在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中的1968年8月,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从1968年至1977年的十年间,农业学大寨步步深入到各个方面。要求“年年都有新套套”,分期分批建成大寨式生产队、大队、公社。根据中央(75)21号文件“全党动员,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指示,毫县按照建设大寨县的六条标准,作出三年(1978)建成大寨县的决议。到1977年冬,随着深人开展揭批“四人帮”和对“两个凡是”的突破,农业学大寨不再提及。随之迎来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使农村形势迅速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杜学武  许艳红 《沧桑》2013,(4):75-77
大寨是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在我国农村社会建设中曾经起到过楷模示范作用。本文即以大寨精神的产生条件背景、特征等为切入点,从政治构架、传统继承、实践基础、形势局限等方面探索大寨精神产生机制,并阐述大寨精神的民族性、科学性、先进性、民主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封颇有价值的书简及其它汪烈九在当年声势浩大的反右派运动中,我被揪出来,恐怕属于小字辈──年不足20.小右派一个。尽管如此,既属右,便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下放"回乡,监督劳动。这一"下放"竟放到了"四人帮"倒台仍无截止的征兆。记得是1977年冬,听...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乡材建设”理论基础之剖析余科杰30年代中国农村曾掀起过一场全国性的乡村建设运动。在这场农村社会改良运动中,梁漱溟所领导的"乡村建设"被认为是"最有力的一派",并以其独树一帜的乡村建设理论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梁氏之所以如此独辟蹊径,是同他对中国...  相似文献   

14.
孟红 《百年潮》2008,(5):52-54
大寨,这个位于太行由一隅的农村,历史的风云曾把它捧居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声名远扬。当年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少中外名人纷至沓来,探访其力量所在、精神所在等等神秘之处……巴金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也是巴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大寨行。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山西省委在树立了大寨这一农业先进典型后,又提出“一带二”的口号。通过“一带二”,不仅在全省普及了大寨精神及其基本经验,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而且较好地克服了大寨发展农业中的某些缺点,端正了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山西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知青忆事     
1953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为日后上山下乡运动的源头。1955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此语日后成为上山下乡运动最著名的口号。同年,共青团开始组织青年垦荒运动。  相似文献   

17.
现在有些出版物中,关于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号召农业学大寨的,其说不一,对大寨历史的评论更是众说纷云.从1953年到1965年我在中共山西省委担任第一书记,大寨典型的发现及其在全省的推广,以及毛主席在1964年间几次肯定大寨的基本经验,最后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这些我是亲身经历过的.现在写出来,作为史料提供给读者及有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寨原本是一个普通山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的虎头山下;历史因缘,风云际会,大寨人在时势造就的舞台上红红火火地演出了一幕大戏;他们的做法成为全国农村的行为模式,小山村成了几亿农民的图腾;毛泽东在他的生日宴会上告诫大寨当家人陈永贵:“你们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  相似文献   

19.
李静萍 《沧桑》2013,(6):212-214
人民公社化以后,在所有制关系过渡上,一些地方先后于庐山会议之后、“文化大革命”初期和普及大寨县运动中出现了三次影响较大的过渡潮。这三次过渡潮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囿于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又是和政治运动相伴而发生的,与历次政治运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霞飞 《文史精华》2005,(10):4-12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产生了一个农业战线的典型——大寨,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大寨的经验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引导了中国农业十几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央对大寨经验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结束了中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请看《农业学大寨始末》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