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钓鱼城悬空卧佛造像系创作于晚唐时期的一尊巨型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宗教价值,但造像保存现状较差,存在颜料脱落、酥碱粉化、起甲等病害,亟待保护修复。为了解悬空卧佛彩绘颜料层的成分与结构,采用金相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多种现代方法与技术对彩绘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红色颜料为铁红、铅丹;蓝色颜料为群青;绿色颜料为碱式氯化铜;青色颜料为墨绿砷铜矿;白色颜料为硫酸铅;局部有贴金。结果还表明,该造像历史上曾多次重绘。本研究成果以期填补钓鱼城悬空卧佛研究的空白,同时为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汉代彩绘工艺、彩绘颜料等方面的数据库,为跨地域横向对比研究及彩俑的中长期保护和博物馆展出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MINLTA CR-300色度仪、X—Rite Spectrodensitometer密度仪、XTL系列显微镜分析方法,对汉代陶俑彩绘6种颜料层61个样品的色度数据和5件陶俑残片颜料密度值的分布范围和表面显微结构信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在大量色度数据的收集分析基础上,构建球体色度容差评估模型。球体色度容差评估结果表明,黑色样品保存较为完好,橙红色色度腐蚀现象严重,橙红色陶俑样品较其他样品分布均匀。颜料密度分析表明,橙红色陶俑腿残片保存状况相对较好,表面的颜料层较均匀且致密。显微分析发现,5%B72乙醇体系对表面颜料加固中,B72加固剂的分散性好,颜料表面无明显变化,在陶俑彩绘颜料保护过程中,B72-乙醇体系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山东临淄山王村俑坑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彩绘陶质文物,为了了解彩绘颜料结构和成分,采用粉末偏光显微法、剖面观察结合拉曼光谱分析对彩绘文物表面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质文物表面彩绘是以白灰做地仗层,由碳酸钙、白土、铁黑(Fe3O4)、铁红(Fe2O3)、朱砂等颜料调和而成,且厚度不均。在个别样品中发现了少量的中国蓝颗粒(BaCuSi4O10),这是这次分析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此分析结果也可为考古研究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秦陵陪葬坑出土百戏俑身上颜料与兵马俑身上所使用的颜料异同,本研究使用偏光显微镜、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对秦陵K9901坑出土的一件百戏俑身上的黄、黑、白色三种颜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三种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黄色颜料为砷铅矿族系矿物;黑色颜料为含有红色Fe_2O_3颗粒的黑色CuO;白色颜料为羟基磷灰石。秦陵百戏俑这些颜料与兵马俑颜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研究秦陵丰富的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利用色度仪、反射密度计和显微分析技术,对汉代陶俑彩绘颜料进行了综合研究。测定了各种颜料层的色度、密度和颜料表相的显微结构信息,获得各种颜料的色度分布范围,表征出彩绘颜料层的密度和风化状况,关联分析了颜料密度与颜料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球体色度容差评估模型,为颜料层表面的色泽评价提供定量化评价,为陶俑彩绘颜料保存时间尺度的评估提供分析数据,为陶俑彩绘的科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陆庵位于陕西蓝田王顺山下,庵内现存三百余平方米精美绝伦的明代彩绘泥塑,是我国泥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明代彩绘泥塑群之一。为明确水陆庵彩绘泥塑的颜料使用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拉曼光谱仪对颜料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除中隔壁背面重妆区域的蓝色颜料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之外,水陆庵彩塑使用的颜料大多为矿物颜料,包括铅丹、朱砂、铁红、氯铜矿、雌黄和云母等。研究结果将为水陆庵后续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丰富关中地区明代彩绘泥塑颜料类型补充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弦歌台又被称为绝粮祠,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呈现东西对称,现存建筑的规制为三进院落,从南向北依次为正门、戟门、大成殿、弦歌书院。大成殿作为弦歌台最核心的建筑,外观气势宏伟,彩绘精美绝伦,是我国东部地区规格较高的孔庙建筑之一。弦歌台大成殿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彩绘表面出现了褪色、龟裂、颜料脱落等多种病害,彩绘修复工作已成为当前文物保护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工作对彩绘样本的层位和形制进行详细分析,从剖面和表面等多角度进行全面研究,发现大部分彩绘样本由内向外的结构依次为基底层、地仗层、颜料层,蓝色彩绘样本所使用的地仗层为传统的单披灰工艺,与之不同的是红色彩绘样本为无地仗彩绘,红色颜料层直接绘制于基底层上,推测这可能与时代的发展及工艺的变化有关。为了更好地服务文物进行科学保护,需要了解大成殿彩绘颜料成分及制作工艺等。采用超景深微观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显微拉曼光谱分析等现代技术及方法,对彩绘颜料样本进行了层位结构、微观及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制作工艺上,大成殿彩绘颜料层剖面多为两层以上叠加,是明显的重层彩绘,说明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两次以上重绘。同时发现大成殿彩绘颜料层既有重...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起,考古工作者在西汉景帝阳陵发现了众多大型丛葬俑坑,出土的塑造逼真、排列规整的大批彩绘陶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汉代的政治、军事、历史和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认知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唐杨会墓彩绘颜料,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对杨会墓石棺上的有代表性的六个彩绘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绿色为石绿,白色为铅白、黑色为炭黑、褐色为铅丹与密陀僧的混合颜料,红色为朱砂,粉色为铅丹与铅白的混合颜料,含铅颜料保存良好,未发现变色情况。本研究将为相关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一件彩绘俑头的保护及秦俑彩绘紫色黄色颜料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在秦俑彩绘保护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对一件彩绘捅头进行了保护,并分析了秦涌彩绘的紫色、黄色颜料成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彩绘俑头的保护1993年5月,在秦俑一号坑T20G10M局部清理工作中,出土了一个彩绘俑头.该俑头暂编T20 G10、003号,彩绘保留较多.贻为灰陶,陶质较好.头绾圆丘形发髻,立于头顶右侧,其根部用发带扎结,发带头露出,搭在髻前头发上.头发用细刻纹表征,  相似文献   

11.
汉阳陵彩绘文物多种多样,出土时有些保存状态良好,受环境影响较小,而有些则相反。为了弄清其内部结构原因,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显微镜观察、X-衍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4类彩绘文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著衣式陶俑彩绘只有一层颜料层;陶器和木马彩绘由三层构成:灰腻层、生漆有机层、颜料层;(2)漆器彩绘由2~3层漆灰-亚麻布+2层以上生漆+2~3层色漆构成;(3)陶俑和木马上的红色颜料为铁红;漆器的红色颜料是朱砂。研究建议出土时对具有生漆有机底层的彩绘即刻采取保湿措施,并采用防绉缩和加固并用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馆藏唐代彩绘人物俑颜料分析与修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深圳博物馆藏唐代彩绘人物俑颜料的矿物成分,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这批俑的颜料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色颜料为铅丹、朱砂;黑色颜料为无定形碳黑;白色颜料为铅白和高岭土等.同时,将其与陕西省内相关地区的彩绘陶俑或壁画颜料进行了对比,得知其所使用的颜料与后者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针对这批人物俑的保存现状,遵循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其实施了表面附着物清理、拼对、粘接、修复补全等保护修复技术措施,使其恢复了原有面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霍洁 《东方收藏》2023,(5):96-98
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文化集合地,经历1500余年的风霜,至今仍具有较好的保存度和相对完整的石窟文化优势,这应当归功于当地对石窟文化的保护和历朝历代的修缮。文章对于有历史记载的云冈石窟修缮保护进行脉络梳理,并主要针对云冈石窟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其中,重点对位于云冈石窟中段的五华洞清代施泥敷彩的保护与修缮进行研究,旨在传承石窟文化,进一步推动云冈石窟的修缮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重庆大足大佛湾彩绘含铜、砷元素的绿色及蓝绿色颜料显色成分,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便携式显微镜等无损调查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显微拉曼光谱仪(RM)等分析方法,对取自大佛湾塑像的绿色及蓝绿色颜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颜料显色成分为为巴黎绿,蓝绿色颜料显色成分为氯砷钠铜石[NaCaCu5(AsO4)4Cl·5H2O]。根据研究结论推断,氯砷钠铜石可能为巴黎绿的变色产物。该结果为探讨近代人工合成颜料变色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遗存为渭河流域的前仰韶文化,其绝对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出土的陶器多为灰褐色绳纹泥质夹砂陶,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彩陶。这些彩陶图案相对简单、彩色也较单一,但仍属我国一个重要的彩陶文化。对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彩绘陶)及其颜料进行分析,对中国早期彩陶的起源、工艺过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对山西南部三处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或墓地出土陶器表面的彩绘颜料进行了显微元素分析,并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衍射及红外三种微损结构分析技术对元素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红色颜料均为朱砂,白色颜料为方解石,黑色颜料为石墨,绿色颜料为孔雀石。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此地区颜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危山汉墓陶器彩绘颜料有朱砂、铅丹、中国紫(汉紫BaCuSi2O6)、铁红、铁黑、白土等。中国紫颜料首次在山东省的发现,扩大了该颜料的使用区域,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另外,还在紫色颜料中分析出了BaCu2Si2O7蓝色晶体,这是继中国蓝中国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铜镜形制多样,题材丰富,汉代更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但彩绘铜镜却极为罕见。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已发现的汉代彩绘铜镜共有三面。一面为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彩绘车马人物铜镜;另一面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2年新征集的汉代彩绘铜镜;还有一面是西汉陈请士墓出土的彩绘铜镜。陕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分析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出土彩绘车颜料的种类,使用剖面分析、拉曼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SEM-EDS)三种技术手段对颜料进行检测分析,发现红色颜料是朱砂(HgS),黑色颜料是大漆,绿色颜料是孔雀石[Cu2(OH)2CO3]。颜料的使用有直接单层附着在彩绘车本体上的,也有颜料叠加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容波  兰德省  王亮  朱振宇  李斌  王春燕 《文博》2009,(6):266-268
为了掌握陕西省内陶质彩绘文物的基本情况、受损现状及保护现状等基础数据,我们开展了“陕西省陶质彩绘文物调查研究项目”。通过对咸阳地区汉景帝阳陵、杨家湾汉墓、汉武帝茂陵、窑店三义村等大型汉代墓葬出土彩绘陶器表面颜料进行研究,从颜料物质成分、彩绘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检测和分析,为彩绘陶器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