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钱按《辞源》的定义,“是明洪武以后官局所制的钱,因形式、文字、重量、成色都有定制,故名”。就有清一代来看,清政府实行的是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大额交易用银,小额用钱。作为日常交易手段的制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关清代制钱的研究在清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铜钱自产生后与黄金、布帛、纸钞、白银相结合,构成了不同朝代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币制是银两和制钱混用,且没有主辅币的关系,清政府曾规定银两一两折合制钱一千文,但实际上两者比价随市场变化而波动。  相似文献   

3.
论太平天国时期银价下落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银钱市价之比由“银贱钱贵”变为“银贵钱贱”的大致时间是乾嘉之际。造成银价增昂的原因,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贸易的扩大。银钱市价之比的不断上涨反映出社会对贵金属的需求不断增长。如果继续正常发展下去,白银势必将制钱逐出流通领域而独占货币宝座,中国的货币制度将由银钱并用时期过渡到银本位时期。就在这时,以英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殖民者  相似文献   

4.
经总制钱是南宋时期一种无名杂敛,一种特殊的附加税,是南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显现在银两上被称作经总制银。“经总制银”银挺的出土发现,说明在南宋时白银已广泛应用于赋税等领域。研究经总制钱(银)的成因、种类及收缴情况等,  相似文献   

5.
清代区域市场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货币体系,被称为市钱。清朝存在一个以小数钱(东钱)为市钱的经济区,以奉天省为中心,辐射到与直隶、内蒙古、吉林等相邻省份的交界地区。本文以小数钱为例,论述了奉天地区市钱的出现及其演变过程,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乾隆以降小数钱与制钱和银两的比价。笔者推测支撑市钱货币体系活力的是各种店铺发行的纸币,这种非官方性质的纸币按照市钱的货币制度流通,形成一个庞大的纸币市场,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相似文献   

6.
<正>清代的货币制度一般认为是一种银钱并用的平行本位制,白银和铜钱同时流通~([2]),即所谓"我朝银、钱兼权,实为上下通行之货币"~([3])。实际上"一般人民所使用的只有制钱,纹银不过是国家财政上和大宗交易上的计算出纳单位以及富厚人家的一种储藏手段而已。"~([4])即市场上老百姓日常生活流通使用的主要是铜钱。这种铜钱因主要用铜铸造故名,名目极  相似文献   

7.
银钱比价在同治皇帝统治的后几年的飞速上涨,曾经引起朝野人士的密切关注。面对中国金融市场上变化莫测的情势,当时的人们不懂得这是商品经济恢复发展的产物,不了解贵重金属驱逐不太贵重金属的货币运动规律,只是对落后的制钱制度的动摇表示莫大的恐慌。惊慌失措的清朝财政大臣找不到平抑银价的有效措施,只好被动地随着市场上比价变化的幅度,调整田赋商税的征收  相似文献   

8.
《新疆钱币》1999年第4期载有胡桂珠先生的《新疆红钱减重与钱银比价》一文(以下简称《胡文》)。阅读之后认为红钱的减重与钱银的比价都应以当朝铸的钱与银比价才真实和确切。  相似文献   

9.
<正>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纸币不同,明清时的白银和铜钱(制钱)两种货币不仅是货币,本身又是两种金属商品。白银和铜钱(制钱)作为货币使用,具有等价交换的性质。在清代,这两种货币有各自不同的使用范围,“用银为本,用钱为末”“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民间以银兑换为铜钱后,用于零碎小额支付。但是,由于中国银矿藏量很少,政府无法铸造统一的银币,所以白银只能作为称量货币流通(清光绪年间开始出现流通国内外的银铸币,  相似文献   

10.
清中期以前的铸钱量问题——兼析所谓清代“钱荒”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清中期以前铸钱量并不少,似不存在“钱荒”问题,当时的“银贱钱贵”,与白银的扩大使用、不断内流有关,政府不断铸钱以追求人为的银钱比价,还曾造成铜钱的大量增加,成为制钱贬值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宝伊局是新疆铸钱局中持续铸币时间最长的铸钱局,也是新疆唯一铸造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五个年号制钱的铸钱局。由于清王朝在新疆实施特殊的货币制度(如“双轨制”)和特殊的铸钱政策(如补铸“乾隆通宝”等),加之铸造工艺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勇虎 《安徽史学》2011,(2):109-116
本文依据咸丰年间徽商志成号经营账簿中的有关货币资料,研究了银钱流通的民间形态、民间用币的类型和种类,以及货币的比价变化,从中揭示出行会组织、民间约定惯例对银钱民间流通的影响;洋钱等民间货币的流通,显示出民间用币多样性,以及货币制度的紊乱;货币比价的变动,既是地方金融市场货币流通规律的反映,也与战争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前时整理康熙通宝,翻阅一些钱币著作和研究文章,多言康熙四十一年重铸一钱四分康熙通宝时,另铸重七分的"轻钱"康熙通宝。查《清史稿》,与史实不符,值得探究。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说:"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又恢复一钱四分的重量,另外铸造一种七分重的轻钱,大制钱每千文作银一两,小制钱千文作银七钱。"1王健、殷延明、张登勤《中  相似文献   

14.
自晚清以来,中国的货币制度一直很紊乱,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的,既有封建性的银两、制钱和银钱票等旧的币制,又有资本主义性(也是殖民地性)的银元、铜元和银行兑换券,而银行兑换券既有银元票、铜元票,又有银两票、制钱票.即便是银元和铜元,因时不同、因地各异,也是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而且纸钞、铸币皆是中外混用.如此五花八门、杂然并存的货币现象,实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特有.由于晚清政府没有统一的货币,因此,湖北武汉地区的货币也是五花八门、混乱不堪.下面仅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旧时代武汉币制的紊乱现象.首先是货币发行的渠道多.在旧中国,货币的发行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专利,银元、铜元、制钱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都可以铸造,纸币也是一样,除中央、地方可发行宝钞、官票外,各地票号、钱庄也可发  相似文献   

15.
<正>银钱票是银两票与制钱票的统称。银两票,是指自清末到1933年废两改元前,以银两为单位发行的可兑换纸币。在华外国银行,各省官银钱局(号)及私营银钱业等都曾发行过银两票,且种类繁多,名目纷杂。制钱票,就是指清末公、私所发行的以制钱为兑换单位的纸钞及兑换券。本文所谈银两票、制钱票,是指甘肃官银钱局在光绪三十三年发行的银两票、制钱票。  相似文献   

16.
1933年的废两改元,结束了长期以来银两与银元并用的混乱局面,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当时世界各国有的实行金本位制,有的已经放弃金本位而改用管理通货,相比之下,中国的银本位制毕竟是一种落后的货币制度,有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弊端。加之在三十年  相似文献   

17.
清宣统三年印制的大清银行兑换券,是我国货币史上首次采用雕刻钢凹版技术印制的钞票。其图案设计和印刷工艺均极精致美观,清晰大方,历来为中外钱币收藏者所喜爱。尤其是这套兑换券当初曾印制了八种试色样票,呈送当朝,目今存世甚少,成为难得的珍品。一、产生大清银行兑换券的社会原因清政府虽然于顺治、咸丰年间发行了钞贯、官票、宝钞不兑换纸币,在光绪年间通过中国通商银行发行了新式银行兑换券,但其法定货币仍然是制钱,银、钱并行,巨额收支用银,零星收支用钱,纸币只是代表银两和铜钱行使。但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经历了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急剧下降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迅速扩大,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在这一形势下,一些传统的封建主义所没有的东西随着帝国主义入侵而逐渐渗透进来,其中也包括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这对长期以来闭关自守的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再也无法一成不变地维特旧有的一切了。到了宣统年间,开始酝酿现代纸币制度。大清银行兑换券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设计、印制  相似文献   

18.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河南局全称为河南省局,因局址在开封府南关,也称河南开封府局,顺治四年题准开铸。河南铸钱按清政府统一规定的金属成分执行,顺治制钱是七成红铜三成铅。顺治通宝先后铸行有:光背、背单汉字、折银一厘、满文、满汉文五种形制,即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省机器铸币发端于光绪十三年(1887)军火机器局内附铸制钱,后因洋铜货缺价昂,光绪十四年起暂行停铸。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军装制造局内修缮机具,重新开铸七分重制钱。~([1])光绪二十二年《杭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亦有相关记载:进口洋货中,主要是日本铜,计值关平银92217两,及锌块,计值关平银6580两,以上两项都系供杭州铸铜币厂使用。光绪二十三年(1897),杭州新开设了一间生产银币的造币厂,该厂有  相似文献   

20.
“夫马金弍百”即马夫钱弍百,这是一枚民国14年(1925年)上海集成银公司发行的“兑换证”。质黄铜,机制,直径20毫米。币正面上方“集成银公司兑换证”,下方“上海福州路三三二号”字样,中心篆书“夫马金弍百”。背面外圈是公司英名和“1925”年号;中心“20”字样,即当铜元20枚或制钱“式百”。该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地产业务,经理汪微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