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永文先生所著《明清饮食研究》一书,近期由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印行。 中华饮食享誉世界,“食在中国”、“住西洋房、吃中国饭”之说,是对我国饮食的高度评价,这种盛誉至今不衰。今天的饮食成就,是以前尤其是古代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古代饮食及饮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因而也自然成为饮食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有关饮食史方面的著述,仅笔者所见,就有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赵荣光食文化论集》,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等等。明清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长足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与市镇的繁荣,促进了包括饮食业在内的消费行业的繁盛,富贵阶层在饮食方面的奢侈性追求,饮馔与文化艺术的进一步结合,从事较高品位饮食行业人员的大量出现,把中国古代食品制造技术与饮食文化的发展推向了颠峰。因而明清时期的饮食及饮食文化,成为今天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伊永文《明清饮食研究》就是这一领域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彭兆荣 《民俗研究》2012,(5):104-110
中国的饮食传统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门特殊的学问。然而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惯习中,饮食被置于“民俗”之阈,与“高雅”泾渭分开,这实在是本末倒置,亦有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饮食文化其实无妨为社会结构的特殊“文本”,全面体现社会语境中的“文法”,“面子文化”便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3.
台湾著名哲学家张起钧教授著有《烹调原理》一书。在此书序言中,他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说: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我们中国圣贤设法把人生的倾泄导向于饮食,因此在这方面形成高度的发展。”中国饮食风俗极其耀眼夺目,这固然与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诸多的人文条  相似文献   

4.
饮食文化是认识和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包括内地饮食文化在内的西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食物品种的西传,生产技术、日常饮食用具等的西传,饮食礼仪、观念的西传。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研究中日关系的论著中,王贞平博士的《汉唐中日关系论》立意新颖,别具一格,是值得再三称道的。这部著作于1997年由文津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研究中日关系史的新成果。在中日两国的关系史上,汉唐时期的官方外交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汉唐时期是中国外交的成熟阶段,也是日本外交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日两国都实行开放政策,外交关系相当频繁。过去研究中日关系史的学者,或从考古学上考察两国的古代文化,或由文献资料论述两国的文化交流,虽然对汉唐间的中日关系有所探讨,但却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的官方外交重视不够,寡见所及,尚无专论…  相似文献   

6.
开阔的历史意识———评《汉唐饮食文化史》鲁瑜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人们要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这是人们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历史活动,“...  相似文献   

7.
陈今 《文史博览》2014,(9):68-68
陕南是一个移民聚集地。南方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对陕南饮食文化影响巨大,甚至突破了地理环境的限制。比如,陕南少水田,少产米,而多旱地,以小麦、玉米为主,但陕南人的主食却以大米为主。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物产的不同,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心理素质.在这个基础上也产生了不同的民情风俗和生活习惯.“民以食为天”.为了生存和生活的更美好,第一需要解决的就是吃的问题,长期的生活实践,就形成了灿烂的饮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也就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定襄县地处忻定盆地东部,滹沱河、牧马河横贯东西,既有平川,亦有丘陵山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而定襄的饮食文化也就较为发达,无论是节日,还是日常饮食或祭祀等饮食,其食品种类繁多,做法和吃法各呈异彩,形状、名称纷纭百态.现就定襄的节日饮食和日常饮食作一概略的叙谈.  相似文献   

9.
半坡文化先民之饮食考古杨亚长饮食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如果离开饮食,人就无法生存,因此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由饮食而产生的饮食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开展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则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以考古...  相似文献   

10.
<正>《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好评如潮。画面确实撩动了中国人的舌神经,将美食的欲望大大地释放一番。电视片中说,是丰富的地理与气候,决定了原材料的众多,从而也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显然这是非常遗憾的解释,可以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应该交待的是中国的农业决定了饮食文化的走向,即中国相对低劣的食物品质,促成了烹饪技术的进步,装点与粉饰食材品质的低劣,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传统农业对饮食文化有着方向性的塑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农业结构就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这与西方国家显著不同,西欧是先有畜牧后有种植,  相似文献   

11.
汉唐长安     
正1百年的中国在上海,千年的中国在北京,3000年的中国在西安。如果中国是一棵大树,在北京看见的是茂密的树冠,在西安则看见的是茁壮的树根。这些概括性的、广告词般的话语固然不能透彻地阐明事物的全部,却也部分地说明了问题。起源、壮大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中华民族,曾经在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建立起13个封建王朝,历时千年,周秦创制,汉唐奠基,奠定了中华大地的规模与根基,使得华夏民族由此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饮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民族传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追溯米饭、馒头、面条、包子、饺子、馄饨等主食和筷子、勺子、刀、叉等餐具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是民众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它在生态生发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饮食文化,是一部民众饮食文化"空间叙事"史。其中的饮食密码是一种"超感性"的体悟,它以神合的"心象"、孝悌的"图像"、大方的"意象"、长寿的"文本"等地缘文化,彰显着黄河三角洲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美味"。  相似文献   

14.
布里亚特蒙古族从古至今,生产生活方式从狩猎转向畜牧业为主。主要食品分为白色食品和肉食品。白色食品是用五畜的奶子制成的全部食品的统称,肉食品是用五畜、猎物的肉制成的食品的统称。饮食文化是布里亚特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王素珍 《民俗研究》2013,(4):150-156
"家乡风味"这一带有特殊情感和特殊意蕴的文化事象在现代社会不断被强调、被"标签"。从"家乡风味"出发,探寻普通的流动人群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去记忆、想象自己的故土家园,以达成身份上的归属与认同,这是饮食文化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同时,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形式,在参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与构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读《汉唐行政管理》王子今汉代文明和唐代文明,是古代中国最辉煌的创造,也是东方文化的光荣。汉代和唐代,又分别是中国行政史上成就比较突出的时代。或许正是因为形成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为完备最为健全的行政管理体系,于是提供了使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这两个历...  相似文献   

17.
周代所确定的"礼"对先秦饮食进行了整合,主要包括饮食禁忌、饮食方式及饮食理念三个层面。通过整合,不仅使先秦饮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日常需要上升为饮食文化,而且对中国饮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曾国军  梁馨文 《人文地理》2020,35(3):48-57,103
采用典型人物访谈和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解析旅游目的地饮食原真性再造及其机制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原真性再造过程并非改变地方饮食文化的原真内核,对原真性可塑部分的剥离、重构与外力助推是非传统食物短时间内成为地方饮食文化代表的关键。融合外来基因并能最终存活下来的原真性,更有可能成为地方饮食文化代表。第二,食物是旅游地特色餐厅的关注重点,服务原真性对游客感知影响最大,食物原真性对游客满意度影响最大。餐厅环境并无显著影响。第三,游客在原真性再造的循环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原真性感知悖论要求地方和游客贯序调整各自内在文化建构偏差。游客意识最终决定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再造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苏中地区位于江苏中部地区,是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的主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片地区的饮食文化烙印上地域方言印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很强的创造性,同时还有极为丰富的古语词,可从中了解苏中地区的饮食生活风俗民情。一、烹饪原料的不同称法在苏中地区很多烹饪原料的称法都很独特,有些称法外地人听不懂,但却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独特的苏中语言风格。如,油炸猪皮称为"土鳔",是因为过去人们把鱼肚(鱼鳔)作为宴席上的高档菜,而油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李永平饮食是人的本能和生理需要,它与生产力状况、社会变迁密不可分。当我国饮食文化发生着深刻变化的时候,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件有趣味的事。张骞“凿空”之前,生活在河西的少数民族计有匈奴、氐、羌、月氏、乌孙、秦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