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大学生旅游消费正在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仍然非常不完善,本文总结分析了大学生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市场开发的对策。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旅游消费正在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旅游市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其  相似文献   

2.
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在校大学生是旅游客源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心理特征使大学生旅游市场有别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市场。本文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云南部分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旅游消费状况、选择出游方式、出游时段、目的地等方面的行为特征,总结出大学生出游在旅游动机、文化水平、闲暇时间、消费结构四个方面的优势;同时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旅游企业、社会环境、旅游者角度分析了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限制性因素,提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平衡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季节性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现存季节性的事实,分析了它的几种表现,并提出了平衡这种季节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瑞  白凯 《人文地理》2008,23(5):104-107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旅游市场,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根据西安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一手调查资料,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揭示:大学生的月生活费高低、对旅游环境中的景点距离和价格的重视程度以及旅游态度中的情感和意向的强弱,对旅游次数、旅游目的地停留天数和旅游日消费额确实有着显著影响,大学生的个人经济条件和对旅游的态度,是影响旅游消费主要方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在旅游客源市场划分当中,高校教师是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且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的为高校教师设计合适的旅游产品,同时有效的开拓旅游消费市场,抓住高校教师旅游消费心理特征意义重大,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开发高校教师旅游市场的建议。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特殊群体之一,有着强烈的外出旅游愿望。为了充分反映高校教师旅游消费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6.
王文奇  曾文 《旅游纵览》2022,(24):39-41
为促进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安全发展与经济振兴并驾齐驱,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该群体在目前的出游环境认知与出游意愿,其次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对于新疆旅游地的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旅游资源偏好、资讯获得的途径、产品形式、旅行模式等方面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明显差异,最后从旅游产品的质量、创新度、价格政策、平台生态链等方面入手,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等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大学生数量增加,这一群体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本文以保定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和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针对问卷数据使用SPSS软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模型深入分析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结论,并依据结论提出推动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风景名胜》2009,(12):18-19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从校图书馆看到贵刊后,非常喜欢,几乎每期必买。希望多增加一些指导大学生出游的内容,或者是增设个人旅游经验分享版块.以满足更多年轻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休闲文化是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休闲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者的行为在不断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大学生因为其文化水平、心理特征、偏好的等影响,使其旅游行为特征与一般大众旅游者行为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分析大学生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的扩招,大学生旅游群体正成为一支庞大的力量,大学生旅游市场正成为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吸收和借鉴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以南昌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的出游动机,旅游景点偏好,旅游消费行为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高校大学生旅游开发的策略,以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效的有益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参与红色旅游的江苏省镇江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301份调查问卷,首先利用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红色旅游动机分类,获取5个因子维度;其次根据红色旅游动机以聚类分析将镇江市大学生红色旅游者划分为3种类型,即积极型旅游者、信仰感召型旅游者、佛系旅游者;最后运用方差分析对不同旅游者的偏好意愿和决策行为进行差异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提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高校旅游引起了很多旅游行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旅游市场还一直处在一种无序的发展状态,本文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高校旅游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政府措施、旅游产品、产品推广等方面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纵览》2013,(6):50-51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高校旅游引起了很多旅游行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旅游市场还一直处在一种无序的发展状态,本文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高校旅游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政府措施、旅游产品、产品推广等方面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朴雪美  马崇傲 《风景名胜》2020,(1):0117-0117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人们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增加,尤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享受资料消费比重更大。由于大学生时间自由且充足因此选择出门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且随着当下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大学生旅游消费模式也趋向于新常态化。本文针对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展开讨论并为下一步发展作出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周文丽 《人文地理》2013,28(3):148-153
文章以甘肃省农村居民为个案,基于甘肃省526位农村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对西部典型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考察。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观念落后,消费意愿不够强烈,出游频数较低,年均旅游消费支出相当有限,偏好与亲友结伴出游,出游时间主要集中于农闲时间,出游目的主要以探亲访友和观光游览为主,出游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为汽车和火车,亲友介绍是其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与东、中部较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有所不同,可自由支配收入及旅游产品价格依然是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包括旅游者感知等5个方面共22个问题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大学生对“云旅游”的感知评价中,对信息感知和价值感知的评价较高,对条件感知的评价最低;第二,大学生旅游者认为现阶段“云旅游”形式还较为单一,节省时间和金钱是选择“云旅游”的主要原因,继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瑾 《旅游纵览》2022,(2):163-165
现阶段,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对于"00后"大学生群体而言,该群体具有明显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本文选择以"00后"大学生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广元市为切入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梳理、分析和归纳,以及对该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的分析,去探索旅游资源与"00后"大学生的旅游偏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黄吕好 《旅游纵览》2023,(11):22-25
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乡村旅游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在线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法,运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探讨新时期乡村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研究乡村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时期,乡村旅游消费者出游更加谨慎,偏爱高品质、健康型旅游产品,求新求异的旅游消费理念更加强烈,安全防范意识显著增强;旅游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和年龄对乡村旅游消费意愿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旅游产品价格是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乡村旅游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在线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法,运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探讨新时期乡村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研究乡村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时期,乡村旅游消费者出游更加谨慎,偏爱高品质、健康型旅游产品,求新求异的旅游消费理念更加强烈,安全防范意识显著增强;旅游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和年龄对乡村旅游消费意愿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旅游产品价格是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学生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府影响感知现状,可以更好地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本研究设计旅游可持续发展感知量表,对浙江省8所高校的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借助软件SPSS 26.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感知比较良好与明显;受访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感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维度均与基本信息变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研究成果,本文从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三个层面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