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思潮弥漫于日本全民脑海。但此时,一个名叫室伏高信一的日本报社记者于1931年11月完成的《满蒙论》一书,呼吁日本国民从战争思潮中警醒,指出日本的出路是从中国撤军,走与中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这种认识,在日本狂呼“到满洲去”的战争痴迷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军国主义猖獗期间,高举"武运长久"旗帜,打着"日满协和"和"大东亚共荣"招牌,自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止,采用下列4型7种战略战术进行侵华战争和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  相似文献   

3.
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关系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中日间的历史认识问题即中国和日本关于发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日战争在认识上的纷争问题。相对于日本来说,那是一场在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驱使下进行的侵略战争,相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一场自卫性质的反抗侵略的战争:日本是战争的加害者一方,中国则是战争的受害者一方;战争最终以日本侵略的失败和中国反抗侵略的胜利而告结束。毫无疑问,对于中日双方来说,在战争状态结束以后谋求恢复邦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正视过去以及正确地认识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关系之所以至关重要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佚名 《湖南文史》2010,(9):33-33
俗话说:“天堂就是美国的薪、中国的菜、英国的房,还有日本的妻。”20世纪以来,中国名人娶日本女子的很多,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5.
王庆祥 《纵横》2012,(3):23-28
“九一八”事变之前的政治密谋 溥仪和溥杰的联系,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天津和东京之间,形成一根敏感的政治神经,说到底,这是中国封建势力与日本帝国主义相沟通的神经。日本军阀曾利用这根神经,向溥仪传递信息,试探他的反应,借以决定相关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6.
周乾 《江淮文史》2004,(3):150-157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击败清政府和沙俄,侵略势力大举进入中国内地。为了巩固在中国的侵略地位和加强自身实力,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千方百计地从中国占有和掠夺矿产资源。安徽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位于南部的铜官山,既蕴藏丰富的铁矿和铜矿,又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交通十分便利,成为这一时期日本在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努力,是20世纪前期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和掠夺的一个缩影,在日本侵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政府为"增强日满的国防力量","解除皇军的后顾之忧",决定从1938年开始推行向中国东北实施青少年移民的战略计划。为此,日本政府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手段,诱骗和强制青少年移民到中国东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强制移民到中国东北的青少年移民,几乎全部被送往侵华战场,充当炮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侵略扩张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俄、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北亚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朝鲜的"保护国";日俄战争后首任统监伊藤博文成为朝鲜的太上皇.在此山河破碎之际,朝鲜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枪杀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义举震惊东北亚.日本为实施对外侵略扩张而制定"大陆政策",其第一脚即踢向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目的,就是要阻止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把侵略战火逐步扩大到东北亚地区的"大陆政策"的实施.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中,东北亚既成为日本的物资供应基地,又是军事侵略的跳板,起到重要的战略作用.东北亚地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和将来,在世界上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华步伐,主张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为征服全中国之前一步)的思潮充斥日本朝野上下。日本入侵中国东三省之际.日本的这种侵略思潮更加弥漫于其国民脑海。报社记、评论家室伏高信一反其国民的战争狂醉,在他于1931年11月完成的(满蒙论)这部作中,对日本国内的侵略思潮进行了系统驳斥。他向日本国民提出了日本侵略中国必将引发世界大战的灾难进而危及日本的生存的警告,抨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野心和本质,呼吁日本国民从战争思潮中迅速觉醒,指出日本的出路是从中国撤军,走与中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这种认识,在当年日本狂呼“到满洲去”的战争狂醉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历史车轮进入21世纪的今天,对于日本国民的对战争的反省,对于中日两国人民总结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教训,着眼于未来,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文史博览》2010,(9):33-33
<正>俗话说:"天堂就是美国的薪、中国的菜、英国的房,还有日本的妻。"20世纪以来,中国名人娶日本女子的很多,举不胜举。女护士爱上蒋百里军事学家、前陆军大学代理校长蒋方震(百里)的爱妻左梅(佐藤氏)原  相似文献   

11.
刘守华 《百年潮》2006,(7):57-60
延安电影人的期待 "满映"的全称是"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1937年成立,是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长春经营的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满映"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多来自日本,拍摄了不少所谓的"娱民映画"、"启民映画"和"时政映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奴化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助纣为虐的勾当.  相似文献   

12.
"共同体"理论是战前日本中国观的核心部分。自20世纪30年代这个理论传入日本之后便成为当时日本认识、研究中国问题最风行的理论。但是,受军国主义政策的影响,"共同体"理论在日本却演化成"中国社会停滞论"。这个观点不但从理论上支持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厌恶、蔑视感情,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依据之一,得到军国主义分子的拥护和宣扬。时至今日,在日本的中国认识深层次里依然还存在着这种根深蒂固的"停滞论"和"专制论"观念。  相似文献   

13.
永恒的战果     
一年一度的(八&;#183;一五),日本投降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民胜利不骄,刻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坚守和平与发展,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日本军国主义历史观的批判研究(书面发言)国防大学何理近代中国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国家,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先后两次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略战争。日本军国主义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历史条件,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在华权益,...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右翼思潮源于近代天皇制观念的形成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日本人的国体优越感。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政治上的天皇制得到极大发展,经济上实现了资本主义化,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蔑视亚洲国家的理论也应运而生,脱亚入欧论盛行。二战前和二战期间,日本的军国主义狂潮成为右翼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战后,日本右翼思潮沉渣泛起,引人深思和警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叶西藏的日本军事教官矢岛保治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矢岛保治郎是20世纪初叶日本入藏者中一个颇具冒险色彩的人物。他曾怀着不同的目的两度入藏,并被西藏地方政府聘请为军事教官,在西藏活动达6年之久,成为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对他入藏经过及其在西藏的活动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西藏近代史的研究,而且对我们认识历史上日本对我国西藏的渗透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思潮弥漫于日本全民脑海。但此时,一个名叫室伏高信一的日本报社记者于1931年11月完成的《满蒙论》一书,呼吁日本国民从战争思潮中警醒,指出日本的出路是从中国撤军,走与中国友好合作、共同发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由于大量征兵,“满洲移民”侵略计划受到严重影响。为挽救移民侵略失败的命运,1938年初,日本政府决定组织“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移民。但规定被募集的日本青少年移民必须在“内地训练所”和“现地训练所”进行为期3年的实际训练,然后方能成为独立的开拓民。为此日本在国内建立了内原训练所,在现地建立嫩江等94个训练所,对日本青少年移民进行强制性的教育和训练,灌输“皇国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其目的在于培养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服务的驯服工具。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我国南沙群岛政策呈现出阶段性变化。1933年“九小岛事件”发生之际,日本在对外政策中坚持“协调外交”路线,与法国达成妥协,实现共存。1936年当“南进”政策成为日本的国策时,向我国南沙群岛的扩张成为日本实施向外南洋扩张计划中的一部分。随着日本军部逐渐主导国家对外决策及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日本外务省从极力反对海军省的行动演变为积极献策,一致主张驱逐法国势力,武力侵占我国南沙群岛。1939年3月末,日本将我国南沙群岛非法“编入”领土。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我国南沙群岛政策演变是日本外务省、海军省基于国内政治与国际时局综合考量,也是他们分歧、折冲、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掠夺中国华北的财富,特别是掠夺直接关系战争实力的重要国防和军事工业资源,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向外侵略扩张的着眼点和基本战略设想,是其称霸亚洲的重要手段。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外侵略,但苦于本国资源贫乏,只能依靠掠夺他国资源充实增强其国力军力,以支持不断进行的侵略战争。占有攫取中国特别是东北、华北储量丰富的煤、铁、盐等资源,是日本独占远东,称霸亚洲,实现其“八弘一宇”总战略的基础,也是其自“明治维新”后军部与历届政府奉行不变的既定国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