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所制度是有明一代重要的军政制度。明代全国普设卫所,卫所作为明帝国基本的军事单位,管辖一定数量的军户,承担军役。然而,卫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涉及到明帝国的版图、管理体制、土地、户籍制度、人口迁移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寨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发现的古城遗址,到汉代豪强地主的庄园、魏晋的坞壁、宋代的山水寨,再到明清的寨堡,这一现象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一直绵延不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问题,是理解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近年明清中外文化交流研究述评陈伟明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中外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以及欧洲殖民主义的崛起,给中国和世界文化文明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探讨明清中外关系的发展演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明清中外...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它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的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行为。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救济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这一时期救济史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细致的回顾总结,对明清社会救济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就徽州科技在明清时期所取得成就作一基本估价。(一)理论上突破和方法上的完善。理论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清代歙县汪莱(宇孝婴,号衡斋,1768——1813)在代数方程论研究方面获得的成就。中国古代数学在运用代数方程的方法上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依据具体问题,建立具体方程,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但是,由于方程的形式总是受到具体问题的牵制,所以一直无法发展出一般的方程理论。汪莱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方程的一般性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首先是方程多正根与无正根的发现。汪莱详细论述了方程正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0年代以来 ,中国疾病医疗社会史不断引起史学研究者的关注 ,并渐趋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参阅拙稿《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 0 0 1年第 3期 )。明清时期 ,是这些新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时段 ,对此的梳理无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最新研究动向。当然 ,从社会史的视角对历史上的疾疫医疗的阐释离不开以往纯粹疾病医疗史的探索。现代中国疾疫史的研究是与中国医学史相伴出现的 ,或者说是附着在中国医学史研究之中的 ,而且最初的疾疫史研究基本是通史性的研究 ,因此 ,明清疾疫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一、明清佛门制砚的时代背景有明以来,我国佛教文化一度复兴。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民间布衣,向佛之风盛极一时。明太祖朱元璋本为禅僧,故明初佛教,禅宗尤盛。《中国佛教史》一书中对此曾作过概括:“宋以后之佛教,唯禅宗独盛,以无所羁束为高,其弊在放浪。因惹起其他教律之抗争,不易一致;故眼光高  相似文献   

8.
砚,它既是我国历代文人传播文化与文明的工具,又是文化自身的载体之一.千百年来,以其独具的神韵和风采、精美博深的艺术造型,被誉为“文房四宝”之首.所以能够“传万世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留千古而永存”.而历朝的砚台,又以其不同的制形制式、不同的材料质地、不同的种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砚台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到汉、晋、唐、宋各代以实用为主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制形、材质等方面演绎变革的过程.到了明清时代,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欣赏与实用并重的工艺美术品,是砚文化走向成熟时期的重要历史阶段.在众多存世而又美轮美奂的明清砚中,流派众多,风格不一,各具艺术魅力.有不惜工本、刻意追求繁缛雕饰、寓意吉祥的“宫廷”制砚;有清秀隽永、雕刻精湛、高雅脱俗的“吴门”制砚;有纹饰丰满、锦地繁  相似文献   

9.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利用收支活动实现其管理职能的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亚当·斯密把财政称为“庶政之母”。宋代的苏辙曾说过:“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苏辙:《栾城集》卷二一,《上皇帝书》)。因此,财政史的研究有利于洞悉一个社会形态的运行及其因革变迁。  相似文献   

10.
“边墙”是明清两代对长城的普遍称谓.明代修筑南长城的背景,是在“动分彼此”的情况下,为了消极地对付湘黔川三省边境苗族人民的起义斗争,封固疆围,更有效地做到“来则致截,去则不追”.清代南长城的修复最先由铜仁的松桃开始.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在湘黔边境大修边墙、广设碉卡,企图“遏苗之来,截苗之归”.南长城虽然是封建统治者隔绝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联系的一个硬件设施,同时也是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融洽史的一个历史铁证.  相似文献   

11.
明清宫妃殉葬制,性质与殷周人殉制无甚区别,只是殉葬的范围主要限于皇室中的妃嫔而已。这种野蛮的习俗,一般盛行于原始社会解体、阶级和国家出现的初期。在我国,人殉盛行于殷周时期,秦汉以后基本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评述明清主要校本——冯校本、毛校本、赵校本、钱校本、陆校本、劳校本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它们的史料价值,即为《乐府诗集》版本研究提供了材料和线索。诸校本中,冯校本、毛校本、陆校本和劳校本尤为重要。这些校本提供的材料帮助我们部分复原了亡佚了的两个宋本,并且使我们比较细致地了解到明末元本的流传状况和汲古阁校刻《乐府诗集》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游 《神州》2021,(3):8-10
云南在古代素有蛮烟瘴雨之称,瘴疠之盛行,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云南之一大障碍,亦使得中央王朝在官员选派、地方治理及卫所防御等多方面都困难重重.但对于地方土司势力而言,瘴疠则成为其对抗中央王朝的有利武器.流官对瘴疠盛行之区的规避,不仅使得地方土司势力得到扩张,亦使得地方行政权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土司手中,土流并治模式最终在...  相似文献   

14.
刘秋根在《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6页)中对于“高利贷资本”一词有着概念上的界定:所谓高利贷资本即指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息资本,就中国古代而言:凡带有经营谋利性质,且收益较一般地租收益高的借贷,均属于高利贷资本。这种借贷既有对小生产者、地主、贵族的生产性、生活性借贷,也有对商人、手工业者的经营性、资本性借贷。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校庆八十周年暨郑天挺教授百年诞辰,由南开大学主办的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8月30日至9月2日在天津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的1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或论文提要百余篇,其中有关明清(包括晚清)的65篇。会议期间,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勇于对不同观点提出坦诚的批评,也能够对言之成理的不同意见予以充分宽容,体现了良好的学风。以下就从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政治和科技五个方面对本次大会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地产托管制(uses)是中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地产处置手段。关于其起源,早期法学家提出了"罗马法说"、"日耳曼习惯说",但事实证明,这两种说法皆不能成立。之后,英国法律史大家梅特兰提出的"英国本土说"虽有其合理性,但论证并不充分。根据新近掌握的史料,笔者发现,uses的确如梅特兰所说源于英国本土的ad opus习惯,但中间却经历了从opus到os、oes、oeps,再到use,最后到uses的复杂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孔氏,被尊称为"天下第一家",其地位世袭罔替,不随王朝更迭。现保留有大量的原始档案,涵盖内容宏富,蕴含价值巨大,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第一手珍贵文献。孔府由于世受皇恩,特别在明清时期,拥有大量田产,相关文献也有记载。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界利用这些文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进了孔府土地制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对这些成果作一述评,以期对此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一、土地来源、数量及所有权孔府土地具有数量大,持  相似文献   

18.
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之于历代旧方志,在操作程序、编纂手段、体例内容等诸多方面有着质的变革创新。续修新志的创新问题,其重要性已为众多修志同仁所共识。纵观近10年来方志界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综述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基本处于概括归纳阶段,多数情况还未上升到宏观理论的层面;地方志编纂理论落后于工作实践,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够明显。本文所指理论创新,是广义的理论,相对实践而言,涉及地方志续修的思想观念、体例篇章、内容功能、外围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明清徽州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其建筑在规划设计、风水理论、美学原理及营造技术方面堪称独具特色,也是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瞩目。徽州地方建筑突出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明清徽州建筑中的和谐理念与徽州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程朱理学的流传与发展、徽商经济的崛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的“学霸”是指科举生员中扰乱基层社会的不法之辈。他们利用生员身份所获得的特权,左右选才之途,结交胥吏、胁迫官员,参与或主导地方经济纠纷,干预词讼、扰乱治安,成为影响明清社会的一股力量。“学霸”群体和官方势力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不但体现了其群体意识的增强,而且反映出鼎革之际国家权力对社会控制力不断削弱的现实。通过“学霸”这一视角考察基层社会运行和国家、社会之间的力量博弈,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明清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