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陈梦家先生以来,学界多认为卜辞中已有隹夷之词,并读作淮夷,因此将淮夷的历史上溯商代。事实上,所谓隹夷之夷,应该是匕字,当读作比,其词性为动词,表会同之义。所比之对象,则为卜辞中习见之人物失。商代是否已有淮夷之族,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史料依据,须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随州文峰塔M1所出曾侯與编钟5号钟铭首句做出解释,认为"藉■华英"应读为"作鼓华英"当是形容钟声华美悠扬的。  相似文献   

3.
4.
曾侯(月與)编钟铭文中与曾国封域有关的汭土,存在多种解释。本文从字形、文例着眼,认为汭字释写不误,应读为裔;裔土是春秋时比较流行的词汇,指边远地区和边远族群,与钟铭所述君庇淮夷,临有江夏的形势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6.
<正>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十字箴言,是极其高明的概括,除了朱元璋等一度反对外,几乎受到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的称赞,包括为数不少的帝王。赵岐《孟子章句》注对十字箴言的解释是:"君轻于社稷,社稷轻于民。"(赵岐:《孟子章句》,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6页)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同一章稍后还有一句也很重要:"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赵岐:《孟子章句》,第467页)原  相似文献   

7.
庞慧 《史学月刊》2008,(12):16-22
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后期,诸子对君道的探讨表现出由"道"转"术"的趋势。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主张的君道"用非其有",为此种趋势的存在提供了鲜明例证。《吕氏春秋》对君道"用非其有"的阐说,既明显接受了《管子》、《韩非子》式的道法家言,又表现出儒家思想的强烈影响,与之前的《墨子》及后来的《淮南子》中的一些说法也有明显的相通之处。《吕氏春秋》所说的君道"用非其有",其核心是驭臣之术,强调君主应任臣之能而非自任其能,这正是战国后期诸子君道论对君主的共同要求。在战国后期,随着新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官僚行政体制的形成,君主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驾驭臣下,此时诸子君道论的关注重点转为"君术",实是此种现实政治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1月29日,江夏区"提升文化实力,建设文化名区"论坛如期举办。这是我作为区政协主席主持的第一次论坛形式的协商会议,也是我提出将"文化名区"建设作为江夏区区级发展战略,得到区委认可、从而使全区上下统一思想的一次见证。此次会议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协商效果较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充分体现了我区五届政协主动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和投身江夏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姿态,值得被载入江夏政协的史册。  相似文献   

9.
近来还听有的同志说:“五八年的大跃进无可指责,劳动人民创作的大跃进颂歌就是例证。”我承认,一九五八年,在总路线的鼓舞下,全国人民发挥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度。劳动人民为之载歌载舞,纵情欢唱。但是,五八年犯了的“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错误,也使劳动人民吃够了苦头!难道“日开梯田九千亩,夜积肥料两座山;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也是无可指责的跃进歌吗? 最近我去勐海县调查哈尼族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10.
米兰 《风景名胜》2010,(8):39-39
在武汉,有两所大学备受关注,一个是武汉大学,一个是华中科技大学。因为它们地缘相近,又实力相当,所以常被拿来PK。但常常是武汉大学略占上风,因为它头顶百年名校的光环,更有美名满天下的校园风光。尤其是一到春天,满校园的樱花惹得整个武汉倾城而出。据说有一阵子,武大因为观樱游人实在太多,索性采取了门票制,对外来游客严加限制,那时华中的很多学生还冒充武大的学子混进去赏樱花呢。  相似文献   

11.
靖康之变后,北宋的世家大族大多因战争衰落,而晋江曾氏家族则在南宋迅速复兴。曾怀是曾氏家族在南宋复兴的关键人物。长期从事基层理财工作的实践为其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宋孝宗朝其理财能力得到充分展示。而曾怀个人的努力,使其家族声誉在南宋得到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2.
张天宇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5):72-86+136-137
本文对叶家山墓地出土的“曾侯”铜器按照铭文内容、字体进行了分组研究,指出大部分仅署名“曾侯”而未具私名的铜器,实际上为曾侯犺所作,墓地所出的“曾侯”铭文铜器中根本无法找到所谓的“未具私名的曾侯”,因此墓地仅有曾侯犺、曾侯谏两位曾侯,三座侯级大墓的早晚关系为M111(曾侯犺墓)→M28(曾侯谏墓)→M65(非曾侯墓)。  相似文献   

13.
《左传》记载:“赵盾弑其君。”赵盾是普国的正卿,被弑之君是晋灵公,记下这件事的是晋国史官董狐。为此,董狐赢来了“良史”、“直书”的美名,千百年来盛赞不衰。我们以为:董狐不一定是良史,因为他记载的不是事实。《左传》本意未必是表彰董狐。为了弄清“赵盾弑其君”是否确实,首先应了解一下晋灵公和赵盾其人及“赵盾弑其君,一事的来龙  相似文献   

14.
~~《昔者君老》与“世子法”@彭浩$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03JZD0010)”资助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临廷”瓦当,出自陕西华阴县,西汉时物。已故陈直先生所著《关中秦汉陶录》及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新编秦汉瓦当图录》均有著录。直径17厘米,文字竖读(图一)。《关中秦汉陶录》中对此瓦当文字仅有“笔画粗卤,文词未详”之语,未再加诠释。今试作浅释,并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同样是一个“畏”字,有着它的两面性,人们用起来大有区别。作为党员干部,是“有畏”还是“无畏”,是“畏权”还是“畏事”,这里更有天壤之别。首先,党员干部要心中“有畏”。古人云:“官有所畏,业有所成。”这里的“畏”,是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是介于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半成年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有了属于自己的“隐私”。那么做为父母和老师的成年人想了解他们,是否就能冒然闯进他们的私人领域呢?  相似文献   

18.
陈雍 《文物》1989,(11)
在《新发现的"十七年丞相启状"戈》一文里,我们曾作出这样的推论:"疑监造戈的‘丞相启’即‘史失其名’的昌平君。‘丞相状’,很有可能是隗状。"胡正明同志对"丞相启"可能是"相国昌平君"的说法提出了商榷意见。胡同志的文章建立在下面这段经他重新标点的史料上:  相似文献   

19.
综合有关考古资料及铜器铭文可知,随州文峰塔墓地M1出土曾侯與编钟与M4出土曾侯钟铭文中的"穆穆曾侯"应系同一人。"穆穆曾侯"不可能是曾穆侯,而应系M4的墓主曾侯昃。曾侯昃与楚惠王年代及在位时间大致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张晓红 《南京史志》2022,(28):91-93
<正>当前,在初中学生的习作中,很难看到那些闪现智慧的作品,很多都是在教师提供的写作模式中套出来的,这样的作品或许在分数上占尽了优势,可是缺乏学生独立的思想,缺乏情感的融入。作文教学之路,漫长而又艰辛,但是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充满了智慧之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写作指导尤其重要,它更像一盏不灭的灯塔指引着学生的习作方向。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写作实际,通过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的细节描写,渗透情感,展开想象,不断丰富写作内容,从而建构良好的写作框架,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字,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