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上流社会普遍追求风流,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在对外貌、举止、服饰的极端讲究,盲目模仿名人,视善于空谈为风流,视恶习劣行为风流.这时期的风流误区主要源于门阀士族的寄生性、腐朽性.  相似文献   

2.
图强镇西有个小湖,名为天鹤湖。每年草绿花开之时,天鹅从远方 飞来,实乃一大景观。 登山遥义天鹅湖,轻烟淡荡映茅芦。 水藏珍撰鱼情盛,草汇瓦药岸色殊。 风卷碧波千浪地,雨润红花一香途。 人路何处不称好?我在此中不畏蜀。 五英巨 图强镇北三亭山上有五英石,传说为五英女化身,栩栩如生,维妙 维肖,乃一大景观。 五英千古烦风流 坚定勇敢争自由 、、只求爱情得纯正京姿 ~姆里不畏强暴扰敌仇浦丐勺 ,么‘碧血竟献著青史贾冲 尸骨不老变石头 只因无人报功信 该封侯时未封侯天鹅湖(外一首)@时若涛~~  相似文献   

3.
世人都知道明代苏州有个天下闻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现实中的唐伯虎一生中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与挫折,实难用风流快活来形容。  相似文献   

4.
名品“宫”字瓦,近有学者释出内含“甘泉宫”三字。既是西汉武帝前后的重要文物,亦反映了西汉瓦当文字处理的高超水准。现该瓦流存于海外。  相似文献   

5.
“是真名士自风流”。一个“真”,一个“自”,道尽了名士浑然天成的风流气度。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记载上,唐伯虎虽有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也从未有过“点秋香“的艳遇。唐伯虎是明代人,他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妻子、父亲几年后接连病故,对他打  相似文献   

7.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魏晋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时代,魏晋人物也因其风流蕴藉、气质高雅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汉魏洛阳城出土北魏“瓦削文字”的材料,有文素松《瓦削文字谱》(以下简称《字谱》)、黄士斌《汉魏洛阳城出土的有文字的瓦》(以下简称《黄文》)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一号房址和出土的瓦文》(以下简称《一号房址》),这些“瓦削文字”对研究北魏手工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三批材料中,尤以《一号房址》所获数量最多,内容最丰,最能反映北魏制瓦手工业的分工与组织管理的情况。本文拟以《一号房址》所发表的材料为重点,联系其它材料,略申管见,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9.
陶文二题     
秦陵“左司高瓦”陶文考辨 1977年发掘的始皇陵北二、三、四号建筑遗迹中,曾出土了一些陶文。学者们对陶文已有了较正确的释文。但其中,有一个陶文释为“左司高瓦”,我认为其中的“瓦”字欠妥,似有商榷的余地,下面谈一下个人的看法。“瓦”字,《说文》的小篆为瓦(图一,与陶文区别很大,陶文的字形是(图一,小篆的瓦比陶文多出一横和下边一笔的延长部分。再还有两个区别。一、陶文是一  相似文献   

10.
1984年8月,浙江省上林湖地区相继出土两件瓷刻墓志,现收藏在慈溪县文管会。简述如下。 1.唐光化三年(900年)马氏夫人墓志罐(图一) 罐带盖及座,通高29.7、腹径15、底径8厘米。盖有沿,顶设蒂,蒂四周环葵口竖瓣一圈,蒂上有四个小孔,似是烧制时为防罐身破裂而设的气孔。罐身筒形腹微鼓,底部略小。下有浅盘形座,矮圈足  相似文献   

11.
拙文所讨论的这品三字瓦当(图一),面径16.7厘米,筒瓦长度不清,当、瓦相接手法亦不清.它较早著录于日本<秦汉瓦砖集录>(昭和五年艺苑巡礼社刊)[1]及<书道全集>卷三,早年出土自中国陕西省,现收藏于日本.  相似文献   

12.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历史学者朱荣宪编著的《渤海文化》(朝文版),是由朝鲜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九七一年出版发行的。此书在第三章文物节中的103、104和106页,分别收有渤海“文字瓦”摹本及印刷的“文字瓦”字样。其摹本、字样,多半是参照日本一九三七年编著的《间岛省古迹调查报告》和一九三九年编著的《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址的发掘调查》两书中渤海“文字瓦”拓影而摹写定形的。一九八一年,笔者在搜集整理渤海“文字瓦”资料时,将《渤海文化》中临摹,定形的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的记载上,唐伯虎虽有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也从未有过"点秋香"的艳遇。唐伯虎是明代人,他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妻子、父亲几年后接连病故,对他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照唐长安城文字瓦的模印文字,研讨了渤海文字瓦模印文字的内容与性质含义,在制瓦工匠姓名、制瓦时间与制瓦责任官署等方面提出了思考性意见,并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渤海文字瓦模印文字的内容、性质含义与唐长安城文字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世人都知道明代苏州有个天下闻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三笑”的故事家喻户晓,而现实中,唐伯虎一生中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与挫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生中极为坎坷的唐伯虎实难用风流快活来形容。  相似文献   

16.
史传“昆吾作瓦”,在我国古代泛称陶为瓦。就墓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葬具来说,所有陶质的葬具如瓮棺、瓦棺、陶棺以及砖棺都是广义上的瓦棺。狭义上的瓦棺则仅指古人用瓦(板瓦和筒瓦)砌成的形制不同的葬具。考古资料证实,此类瓦棺在西汉比较多见。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配合中州中路扩宽改造工程中发现有六座西汉时期的瓦棺墓,对研究西汉瓦棺形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朝所修《西清砚谱》卷一中收录的几方"铜雀瓦砚",当时被认定为汉砚,备受重视。本文通过近年来邺城地区考古发现的瓦作遗存,判定这几方瓦砚并非汉砚。铜雀瓦砚在宋代即受到追捧,而实际上,"铜雀瓦砚"并非东汉晚期的铜雀台瓦,是使用东魏北齐时期压磨黑光瓦件所制。在这一结论基础上,作者透过"铜雀瓦砚"的诞生,分析了某些艺术品的塑造,不单纯只是匠人的创作,还夹杂着历史、想象与物质的复杂互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燕下都遗址出土建筑构件的研究,对发掘报告《燕下都》及河北博物院《慷慨悲歌——燕赵故事》中所涉及的两件"瓦钉"进行了讨论,认为它们并非是固定筒瓦的瓦钉,而是罩在瓦钉之上的瓦钉饰,从而修正了学术界关于燕下都瓦钉与瓦钉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靳树鹏 《江淮文史》2001,(1):136-138
近年来出版了不少关于陈独秀的论,多是严肃的作,但也有个别作热衷于陈独秀的风流,并有编造的味道。笔不避谫陋,也捕风捉影说一说所谓的陈独秀的风流。  相似文献   

20.
补做风流     
《神州民俗》2007,(7):37-37
“补做风流”是仫佬族久婚无子的人家所做的民间法事,也是富有情趣的民俗活动。凡久婚不孕者,民间认为,是他们婚前要风流不够(尤其那些不是自己走坡对歌谈情,由父母包办而久婚不育者),因此要补做风流把恋爱谈够谈充分.把夫妇之间的爱情培育得浓浓的,才能怀孕生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