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笔记     
在去年采访期间的一个傍晚,严格说,在内地已经是晚上了,当天的20:00左右,阿里的天是太阳落山的情景,淡淡发红的云彩架在天边。我们驱车回普兰县城,在经过圣湖时远远看到湖边有几个女人在转湖曲珍和她的老乡们,她们来自普兰县,一步一长头地已经围着玛旁雍错转了11天,整个湖还需要20多天才能转完。她们花钱请了一个人帮忙开拖拉机装帐篷和糌粑,每天要转到日落山头,抬头能见繁星之时,才会扎帐篷在湖边休息。曲珍说,她们今年冬天转完湖,就等着马年转山了,为了这,她们会准备很久……  相似文献   

2.
采访笔记     
关于古格,疑问还太多“古格”原本是象雄语,译成藏语后其意思为“文字”,今天的古格王宫遗址札布让,就曾是古象雄国的一个要地,叫古格札布让咔尔,然而当我们身置其中,想要找到一丝象雄的印迹时,却一无所获。据说古格守门人普布曲桑在古格二十余载,有这方面的发现,然而采访时他不在,只能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3.
采访笔记     
《西藏人文地理》2014,(1):14-14
2012年5月底,杜冬去米林县采访,在才召村第一次见到亚夏,也认识了珞巴族研究者林天然。他们跟亚夏一起喝了很多白酒,亚夏唱了很多歌。我在杜冬那里第一次知道亚夏的故事,她是珞巴族史诗最后一位口头传唱者,她的子孙们并没能将她传唱史诗继承下来,她喜欢抽烟,她不会说汉语,但是她却用最有力的说唱告诉世人珞巴族的种种。  相似文献   

4.
马海涛 《神州》2014,(9):252-252
在新闻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新闻采访。电子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行业竞争激烈。新闻采访工作的质量影响着新闻的好坏。在采访过程时,根据新闻采访的特征,新闻工作者应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记者应对本次采访的有关内容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在采访过程中,应勤于观察和思考,了解受众的需要,通过现场的观察和思考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将采访的被采访者的话题向人们感兴趣的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5.
采访的困境     
非减勿扰 其实新一年都是从年会开始的,去年是在广州一家以动物为主题的酒店里召开。  相似文献   

6.
介绍公共图书馆几种采访模式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各种模式的利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现行采访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访最前线     
《华夏地理》2008,(3):174-175
三峡楠木叶“荷赛”折桂;亲历事故现场;锡伯子弟江湖老;水花飞溅的泳者。  相似文献   

8.
采访手记     
《世界》2011,(7):14-14
在倾巢出动进行这次采访前的好长一段日子,我们就都忙碌开来。查看地图、熟悉路况、编写路书、公证驾照——一次全员参与的欧洲自驾,绝对有理由让我们如此重视。  相似文献   

9.
法会开始四瓦天了,宗萨仁波切的采访时间还未确定。2012年11月例左右在菩提伽耶法会期间采访宗萨仁波切,是我们在出发前得到的回复。只是,哪天采访、多长时间,没人能确定,到了后才知道,连仁波切本人都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10.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我国抗日胜利六十周年,为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我特意翻开了1987年3月的记事本,重新整理出那段对熊文定老人鲜为人知的采访记录,以此激励后人,振兴中华,不忘国耻。  相似文献   

11.
陈诚 《攀登》2007,26(3):170-171
采访工作是图书馆进行文献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藏的质量、馆藏特色及读者需求,也关系到图书馆工作的社会效益。本文就图书馆采访工作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季凯 《神州》2012,(36):187-188
新闻采访在写作技巧上,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内容要尽量的短,这也是新闻采访写作质量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把新闻采访的内容写短,让读者可以快速阅读,同时也是也可以增加平面媒体的信息量。另外新闻采访在写作上要快,只有快才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采访写作中,这两点就是新闻价值需要,也是新闻的可读性重要要素之一。在新闻采访写作上,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角度选择,关注语言表述的形式,要擅长运用多种模糊语言来表述形式,要抓住新闻采访的细节,在写作技巧上要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胡坚 《广西文史》2010,(3):48-50
今年是谭震林同志诞辰108周年。我这个小兵今年90岁,之所以冒昧写这篇怀念谭老的回忆文章,是因为我1957年跟随他在攸县农村蹲点六个月,亲身体会到谭老这种务实求真的好作风。当时就敢言“反右”扩大化,而且“一言挽救了小书生”,我从心底里敬佩,至今铭感在心。因此写这篇回忆文章,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山茶》2009,(9):210-210
7月29日,摄影师吴峻松拍摄了遵义采访的最后一站:五柱峰大白岩。早上六点左右,透过正对着赤水河的窗口可以看见鱼鳞状的彩云从东边开始把天空铺满,气势磅礴。吴峻松与司机于是飞奔下楼.伺机拍摄。  相似文献   

15.
刘琼 《神州》2013,(14):229-229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不仅是记者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门艺术,注重技巧与方法的统一。采访是否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作为一名电视新闻采访记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外,海必须要注意采访技巧的运用,在采访上下足功夫,为后期的稿件处理奠定基础,写出好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6.
尴尬的采访     
天色一点点暗下去,客厅颜色从温暖的橘色逐渐变成生硬的铁灰色,最终完全陷入黑暗。没人站起来开灯,面前这对夫妻已经习惯了黑暗。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典型性问题,李凯尔特曾有专门的讨论,虽未充分的展开,但基本的思路和框架,仍可用作我们今日研讨的出发点。我们知道,李凯尔特的研究主旨是为学科划界。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文化科学,研究工作都是从对个别的考察入手的,然而个别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目的是不同的。表现在研究方法上,那就是典型性方法的不同类型。他在《历史上的个别》①一文中,论述了学科研究中三种不同的典型性:一种是代表性的或类别标本的典型性,一种是"完美模型或榜样"的  相似文献   

18.
采访最前线     
《华夏地理》2008,(7):184-185
与湟鱼面对面 在为本期青海湖湟鱼专题拍摄照片时,摄影师吴立新成为第一个带相机潜入青海湖的人。他在湟鱼洄游时趴在河道内与湟鱼近距离接触,在数九寒冬潜到数十厘米厚的冰层下拍摄被渔网挂住的湟鱼。吴立新说“这听起来很酷,其实很危险。一旦身体失温,  相似文献   

19.
王正 《攀登》2008,27(4):143-146
隐性采访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迎合了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有着特定的历史作用。隐性采访不仅能使报道更加深入、有现场感,而且成为“揭露黑幕”的杀手锏,成为“新闻监督”的利器。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在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广泛运用的同时,由此而产生的法律问题和纠纷也愈来愈多。本文站在法律的角度,从隐性采访入手,对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合法性、侵权分析和侵权规避等问题进行简要的剖析,提出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不能剥夺任何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构建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是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之本。当前,读者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图书馆自身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领域的不断深化,都对文献采访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采选文献,如何逐步建立与完善科学、合理、适用的馆藏体系,是文献采访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文献采访工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