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大众媒体和网民都非常关注伍皓,关于他的话题连绵不断(最近的一次,是4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演讲时遭遇网民扔五角钱的“行为艺术”).他的微博曾经中途“自杀”,但目前仍然达到近9万个“围观”.而体制内对他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表示.  相似文献   

2.
说起袁世凯,大家都知道是个乱世奸雄似的窃国大盗,但是知道他葬在安阳的人却不是很多。安阳不是袁世凯的老家,但他却选择在此韬光养晦,过了一段逍遥的“隐居”生活后再度出山,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不过他当皇帝之心不死,仅“登基”八十余天便众叛亲离,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有意思的是,袁世凯临终留下了“扶柩回籍,葬吾洹上”的遗言,表示死后还是要葬在安阳。袁世凯为什么对这个当时还被称为“彰德”的小城青眼相加?他和安阳到底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相似文献   

3.
李琦 《百年潮》2013,(12):37-44
关于瞿秋白《多余的话》的写作动因,人们比较注重研究其“远因”,也就是瞿秋白过去的经历,如国内外种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性格特点、党内遭遇等。对该文写作目的的研究则大多指向未来,如“暴露内心”或者“总结党内斗争经验教训”等。那么《多余的话》的写作有没有“近因”,即“当下”的因素在起作用呢?他的“最后的最坦白的话”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呢?他到底想要说清楚一些什么事情?他为什么必须在临死前说清楚这些事情呢?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物周刊》2011,(4):14-15
从上任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伊始,伍皓就成为了话题人物。从最早征集网友调查“躲猫猫”,到后来被网友当面撒五毛钱,再到官员微博达人,他显示示个非典型宣传官员的种种特质,完全不按官场既定潜规则出牌。  相似文献   

5.
南非残疾运动员皮斯托瑞斯供认,在2月14日凌晨枪杀了现任女友瑞瓦·斯廷坎普。到底是“谋杀”?还是“误杀”?各方争论不休。对于26岁的皮斯托瑞斯而言,他将面临比失去双腿更加痛苦的深渊:失去自由  相似文献   

6.
2012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现场,102岁的导演王为一即将上台领取终身成就奖。上台之前,他又转头问了问二女儿王蕊:“一会儿我说什么?”“谢谢大家。”“就一句?”“就一句。”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12,(4):46-47
【北平讯】“燕子李三”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有时于新闻纸上,偶然见到他的大名,又在原有头衔之上,冠以“飞贼”两字,顾名思义,“燕子李三”实在是一个很有声名的巨贼了。  相似文献   

8.
适时低头     
参加工作刚刚两年的刘君和单位里所有的人争吵了个遍,他觉得自己再也在单位里呆不下去了。他心中特别难过:“难道自己命中就该有这么多磨难吗?得求人给自己指点指点。”他想到了传说的山中老和尚,大家都说他知前世和今生,是活菩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书中有数处注明郑和下西洋时曾经建立了最少两个“官厂”,如须文答腊(苏门达腊岛亚齐市附近)及满剌加(今马甲)都有“官厂”的设立。但是它们真正的遗址何在?它设立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伟介夫博士说它是明朝的殖民地,是明朝向外扩张领土的军事基地。到底他的论调的可信度有多大呢?马六甲“官厂”的设计与面貌如何?六百年后的今天,它又有什么新面貌与新任务?以上所提的这些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我们虽然花了数年时间,从多方面来考证,也有不少收获。希望把我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更欢迎各位专家能为我们提供宝贵意见,以便将来能作修正。  相似文献   

10.
史飞翔 《文史月刊》2011,(10):35-35
刘文典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目前坊间风行的关于他的传闻轶事,大多突出他的“狂”与“傲”以及特立独行的各种怪僻。那么,历史上的刘文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1.
    
于世洋 《南京史志》2013,(12):44-44
他站在办公室里,一如既往地倔强。“到底怎么回事?”她严肃地质问。从开学到现在,他已经是第三次被叫来谈话了。传闻从他去女厕所旁抽烟,升级到他将班花堵在女厕所门口表白,现在甚至有学生告状说他进了女厕所。  相似文献   

12.
西藏发现美机残骸记实邹陈东,伍皓,刘永年1993年12月7日,几位特殊的美国客人匆匆飞抵古城拉萨。走下飞机,他们无心欣赏日光城壮丽神奇的景观,而急切地询问:“在哪儿?他们在哪儿?是什么让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如此关切呢?这件事还得从易贡地方一次狩猎活动说...  相似文献   

13.
木木 《南京史志》2009,(10):7-10
河南一位身为主治医师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子承父业。在看到儿子酷爱玩网络游戏后,他心急如焚,与儿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代沟之战”!那么,10年过去了,到底谁占了上风?这一场“父子之战”又能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怎样的震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神州民俗》2010,(5):66-67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汉人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他的后代兴隆不衰,且“全家没有一个坏人”;他家书颇为风行,被一代代的家长奉为育儿宝典,影响深远。他教育孩子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在当下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相似文献   

15.
当越来越多的书籍都在宣扬“孩子的成长靠妈妈”时.当越来越多的男性在理代社会中变得忙碌不堪时。对孩子而言,“父亲”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父亲们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相似文献   

16.
叶波 《世界》2011,(11):202-205
“什么?你花钱去做义工?为大象干活儿?”“傻了吗?”叶波也在问自己。但旋即又安慰自己说:“如果真是我傻,那么,来自世界备国的不少人都傻了,大家都掏钱来做所谓的义工,还得天天千活。”是的。这群人都是喜爱动物的爱心人士,关心大自然的人。或许,只有他除外。  相似文献   

17.
李普 《炎黄春秋》2005,(9):47-49
上海《解放日报》的《报刊文摘》登了一篇《由厕所里看思维差异》,介绍青年作家余杰的一番议论。余杰到美国,看到美国差不多任何一处公共厕所,除了男女的分别之外,还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厕所。他到大峡谷国家公园,看到公厕的男厕和女厕门口都排起了长队,唯独中间的残疾人厕所没有人。“于是,我的‘中国式’思维又开始工作了:既然残疾人厕所没人使用,何不匀一些人去呢?这样岂不能缩短男女两队的长度,节省大家的时间吗?”他的美国朋友连连摇头说:“虽然现在看没有残疾人来,但是如果正常人正在使用的时候,来了一个残疾人怎么办?这不就造成了正常人侵犯残疾人的权益?”余杰写道:“这番话让我这个自诩为‘文化人’的人,第一次痛切地感觉到自己是那样地没有‘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中共中央高层工作长达50多年,没有人可以计算清楚他参与起草、修改的重要文献和文章到底有多少。这些文献,不仅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已成为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经典文献。他就是被邓小平称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胡乔木。胡乔木是如何成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遗产》2011,(6):158-159
“文房四宝”是谁的创造?“文房四宝”的说法到底始自何时?“文房四友”和“文房四宝”是一回事吗?  相似文献   

20.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2,(30):10-10
罗姆尼,你到底信什么? 当罗姆尼在自由主义当道的马萨诸塞州当州长时,他支持堕胎和枪支管制,对气候变化问题很上心,耍求每个人都要买医疗保险;现在,当他飞往佛罗里达州坦帕准备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反对上述一四。一年前,他支持将所得税保持在现有水平,现在,他要求将最富裕人群的所得税从35%削减到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