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天 《收藏家》2010,(2):79-86
刘益谦先生是从一开始就步入主流收藏的大家,十余年间投入资金甚大,入藏甚精。在2009年斥巨资收藏了一批顶级文物艺术品,成为中国文物与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的最重要的推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民间兴起的收藏热一浪高一浪。藏品之丰、类别之杂、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影响之大,均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旧时,收藏讲究地位层次。文化素质及经济实力,一般属于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的雅兴与“专利”。如今,收藏活动已进入平民百姓家。古字画、古瓷器、古铜器、古玉器、古钱币、鼻烟壶、木雕竹雕、金银珠宝等传统藏品仍受人们青睐。邮票、火花、烟标、酒标、粮票、布票、肉票、车票、船票、飞机票、请柬、菜单、挂历、钟表、钥匙、锁头、筷子、报纸、杂志。连环画、钢笔、名片、蝴蝶、奇石。纪念章、明信片、雨花石、照相…  相似文献   

3.
闲话收藏     
舒华 《收藏家》2000,(11):19-19
改革开放后文物市场的活跃,派生出了一批文物收藏“发烧友”,或因偏爱,或想保值,或欲增值赚大钱,不管出自哪一种心理,总之,文物收藏族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初学者尚未入门,免不了上当受骗,把一件件假货购进,若无经济实力,就此罢休,也就自认倒霉,玩不了这一行了。有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从80年代初期来北京拍摄“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时起,就常光顾北京的“鬼市”,其间买了  相似文献   

4.
收藏絮语     
王刚 《收藏家》2010,(5):59-62
小时候,常和父亲一起去逛家乡长春的桃源路旧货市场,俗称"破烂市儿"。那个年头,主要目的是选购一些实用而便宜的日杂用品,生活困难呗。但是,不排除也有点苦中找乐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王琴红 《南方文物》2006,(2):121-123
近年来,我国民间收藏市场持续火爆,中央电视台的“鉴宝”、江苏电视台的“家有宝物”等栏目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观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度,明显呈现了国内愈见庞大的收藏队伍和“盛世收藏”的蓬勃发展趋势。它充分反映了由于国家对民间收藏文物政策的改变,社会公民对文物收藏产生的视点变化和行为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收藏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更成为一种事业,一项产业。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目睹这个目前已浮出水面但尚未完全见阳光的民间收藏文物活动日益成为热点的社会现象,觉得应值得关注,并进行追源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的发行始于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金银纪念币。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现代金银纪念币已发行了1500多个品种,内容涉及大熊猫及珍稀动物题材、中国古典学名题材、中国生肖题材、中国及世界杰出人物题材、中国古代科技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7月1日公布将于10月1日开始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消息的影响,自1999年11月初以来全国几大邮币卡市场(北京月坛、上海卢工、广东中圆)钱币交易开始升温,投资者开始大量征购“80版”全新50元、100元人民币,征收价分别是80元、150元1张。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至6月,因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日本中日新闻社联合举办“大唐王朝女性之美”展览赴日巡回展出之需,笔者有幸赴日本大阪市与宫崎市,配合日方参与了该展览在大阪市立美术馆与宫崎县立综合博物馆的撤布展工作。工作期间,浏览了展览的全部内容。展品中除大量的国内山西与陕西两省的馆藏文物之外,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部分中国佛、道石造像也配合参与了展览。结合该馆有关资料汇编,现将该馆收藏的部分中国佛、道石造像介绍于下。1.如来坐像,砂岩,通高28.7、座长17.5、宽10.5厘米。北魏天安元年(466年)雕造。面相圆润,螺髻,双耳垂肩,头微俯…  相似文献   

9.
建君 《东南文化》2000,(4):98-102
The electric light is widely used nowadays. Can you image what our ancestors used for lighting and what they are like? Actually, the Chinese ancient lamp has a long and splendid history. The ancient lamp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continuous excavations of fine lamps and the popularity of collection. This article tells us the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lamp and the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eriod.  相似文献   

10.
明代的范氏藏书,大都知道有范钦天一阁,往往不大知道还有范大澈、范汝梓。有知道范大澈的,又往往视为天一阁范氏,而不知道大澈系范钦之侄,而范汝梓又是大澈之侄。大澈,镛之子,字子宣,又字子静,号讷庵,生于明嘉靖三年甲申(1542年)。他在二十六岁那年,以“...  相似文献   

11.
收藏阳光     
从前,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夏天快要过去了,他们开始收藏坚果、稻谷和其他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田鼠例外,他的名字叫做弗雷德里克。  相似文献   

12.
In Chinese Modem history, Weng Tonghe is a man of importance.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his life, his experience of being the imperial teacher twice, and his artistic achievement. Moreover, he was an important connoisseur at that time, who not only appreciated and collected many precious antiquesin his lifetime, but also mad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antiques. H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connoisseur and appreciation history.  相似文献   

13.
收藏     
《西藏人文地理》2008,(5):12-12
藏品名称:錾纹藏式铜壶 收藏人:吉米平阶 藏品年代:清中叶 收藏地:西藏拉萨八廓街 自我估价:人民币20000元  相似文献   

14.
收藏的历史     
章宏伟 《文博》2013,(5):71-74
中国有收藏的传统。殷商时期就有收藏活动,南朝时名迹买卖以至造假开始成为普遍现象。收藏是历朝历代帝王贵族们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热衷的一种活动。宋代收藏出现庶民化、艺术化和商品化倾向。元代内府的收藏品是在接收金及南宋内府大量收藏的基础上进一步搜求补充而得,延及明清,乾隆时臻于极盛。明代出现了一批藏品甚富、眼光很高的大收藏家,并有体例多样的各种鉴藏著述问世。清代乾嘉朴学推动了金石考据的研究,鉴赏文物之风兴盛,训诂考据成果璨然可观。  相似文献   

15.
16.
收藏白羽平     
《中华遗产》2007,(7):154-155
如果论列当代中国的油画二十家,白羽平无疑是颇有竞争力的一位。他1g60年出生于山西右玉,山西贫瘠的大地孕育了画家宽阔而悲悯的胸怀,苦难的岁月给了画家对生活艰辛深刻的感悟。于是,白羽平的作品从一开始就着力于表现对浑黄苍茫的天地精神的深度询问并把自身的生命体验逐步映照到他的创作中,使其艺术日趋走向绘画语言的纯粹和画境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收藏过去     
《神州民俗》2008,(3):1
岭南,特别是近百年,蓄养了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首尾相连,却又面孔各异,显得繁琐而绵密。  相似文献   

18.
老拙 《收藏家》2000,(3):63-64
书画家多收藏书画,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例外。因为被画名所掩,至今似无人称张大千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实,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当代名列前茅,说他是大收藏家、大鉴赏家,名副其实,并非过誉。应该说,张大千收藏古代书画有其过人之处,有的颇富传奇色彩,足资后人借鉴。八十年前,青年张大千由上海回四川,在重庆用三千银元向收藏家卢雪堂购得元倪瓒《岸南双树图》,这是有记录可查的张大千收藏的第一幅古代名画。后来他把画带到上海给老师曾熙看,曾熙称赞其眼力。翌年,他在上海看中了一位江西画家收藏的几件书画,议定价格一千二百元。他交了四百元定金,正在等待四川老家汇款,而江西画家急于回原  相似文献   

19.
受先辈的影响和家庭熏陶,自幼酷爱古钱币,曾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书包里经常放些方孔钱或铜板子(铜元),一有空就拿出来摆弄,有时上课的时候也玩赏,一次被老师发现还批评了一顿。讲起收集蚁鼻钱还是50年代后期一次偶尔的机会在淮河大堤放羊时拣到几枚,同时还在同一地方拣到几枚簇头等物,回家后仔细琢磨也搞不明白是什么玩艺,只好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木匣里。  相似文献   

20.
陈科帆 《东方收藏》2023,(12):88-91
费念慈作为晚清著名金石藏家,在当时的艺林颇有名声,其收藏偏好既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也来自时代风气的推动。晚清时期,金石与朴学紧密相连,而金石藏家个人的收藏则在环境的影响下,夹杂着自我志趣的表达、学术研究的热情以及对于名士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