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渺小的人类     
王瑞 《南京史志》2010,(1):24-24
人,有时候挺自大的——毕竟,我们是这个地球家园的主人,我们可以掌控其他生命体的生与死,我们的一只脚已经跨到了天外去。所以,我们有理由自大。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让思绪横穿时空,我们就会发现:人其实又算得上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
我们富裕,我们繁华。我们网络了,我们国际了。这个时代太在乎它得到的东西,却想不起来正在消失的一切在奔跑的年代,怀念是件很艰难的事。小学同学的名字,通常会忘记一大半。三姑六婆的辈分,也记不确实。30年过去了,就连历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也难免在民族的记忆里淡去。就像多年前,红遍大陆港澳的歌星谭咏麟唱的那样,"风雨的街头,招牌能够挂多久;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的有几首;交过的朋友,在你生命中,知心的人有几个?"人一辈子,核心的朋友圈总有一个量。看其他人出没在一个人生命中的K线图,就知道这个人一路奔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凉夏  张洪兵 《世界》2010,(7):100-113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曾说,对旅行的渴望可以让甚至是最忧郁的人相信:生活是美好的。除了爱情,没有什么能让人有如此的热情,它为我们提供了感受幸福的最佳机会。是的,特别在夏季——有什么能比在热腾腾又懒洋洋的夏季出门度个假更令人兴奋的呢?让我们来倾听那些爱度假的人们的心声,分享他们最新鲜也最私人的假日态度。  相似文献   

4.
侯雯 《世界遗产》2012,(3):88-93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那么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人会死?”“人死了会怎么样?”“妈妈我不要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往往让人一时难以解答,解答了也很难使他们满意和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其实,原因在于大人们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也心存恐惧!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有感而发的。比如,心爱的宠物死了;家庭成员的逝去;灾难性的新闻和电视节目等等。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无论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我们都有必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个提问。因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焦虑和恐惧。我们的回答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对死亡的看法。因此在回答孩子的提问前我们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一生能对这个社会有什么贡献?在这个世界上,我真实地生活了这些年,我感受过的,我挫败过的,我经历过的,我怎么在我的生活里体现我作为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惟一的事情。很多人就这样诚恳地生活,但他们没有我这样的幸运,因为我有机会告诉别人,其实我们有的只是我们的过去”  相似文献   

7.
陆艳 《南京史志》2010,(8):30-31
十年的教学,十年的班主任,使我对学生对教学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我们常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我想说,没有什么能比让一个孩子快乐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华遗产》2009,(6):20-23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与今天的高考一样都是以分数取人。科举有积极意义吗?古代的科举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我们的杂志改名了。经新闻出版总署同意,从这期开始《华夏人文地理》正式更名为《华夏地理》。长期支持我们的读者或许要问, 少了两个字的《华夏地理》与过去会有什么不同,难道我们不再关注“人文”了吗?  相似文献   

10.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给我们听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岁,甚至100岁,我们究竟都听了一些什么声音呢?10岁的人生,要听父母的训诫。虽然很多儿女都嫌父母太唠叨了。一般小儿女并不喜欢听到唠叨的声音,其实父母的唠叨声里,蕴藏了多少的爱心与希望!  相似文献   

11.
傅国涌 《江淮文史》2012,(1):133-150
早在10多年前,我便开始思考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抓手是什么,有什么可以成为我们通往未来更美好、更合理社会的一个抓手?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都是,但是建立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或者创造一个合理的公正社会的前提是什么?我想到,可能我们探讨一两百年,中国的核心问题,从起点上来说还是言论自由的问题,首先要给人有说话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张宇 《神州》2012,(1):106-107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或她的时候会觉得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那个人留在心底。即使我们今天不知道他或她在哪里,在做什么,但至少知道,是那个人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初恋这件小事"。好久没有如此陶醉在这样一部简单的电影之中。安静下来发现,融合过去  相似文献   

13.
朗文  Anita  David 《世界》2009,(4):36-87
中国人看来,日本人都是肩宽、眼小、胸平、萝卜腿,很难发现有什么两样,而且按照我们的习惯思维,日本基本没有少数民族。但是,在日本呆得我了,才发现“日本人”也不是铁板一块,至少在日本人自己眼里,关西人和关东人的区别,深若鸿沟。  相似文献   

14.
小托 《南方人物周刊》2013,(14):102-102
有一种幸福属于成年后的我们——我们从未突然决定爱上一个人.为他跳上舞台,勇敢地唱一首歌,于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永远错过了什么,这其实也是种幸福,只可惜这种幸福偶尔会被《致青春》这类电影戳破:影片行至40分钟,  相似文献   

15.
舒哲 《文史天地》2007,(6):42-45
随着《贞观长歌》等长篇电视剧的热播,凌烟阁及其所藏24功臣画像也成了不少人议论的话题。凌烟阁是什么建筑?24位功臣倒底是些什么人,他们的主要功劳是什么?我们为读者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政治学家和法学家,他们会说,人有选择的自由,无论各人妻子,还是国家元首。心理学家、牧师或广告商,他们则说,人永远不知自己该选什么。我们亲眼目睹,一个人选来选去,终究一塌糊涂。一个专制国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年观众数已近一亿人,作为博物馆教育者来说,这一重要的变化有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呢?观众数也许只是博物馆成绩单上的一颗红星。博物馆了解那些跨进大门的几千万人吗?还有那将可能入门的几亿人?他们为什么来?他们希望得到什么?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又以什么方式、方法寻求自己需要的东西?能够给予完整答案的博物馆可能不多。教育的使命是通过对其对象的规范影响而达到的。为了实现博物馆教育的目的,难道我们不需要认识、明确教育的对象吗?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关心、研究教育的对象吗?从教育的角度,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行我摄     
《旅游》2010,(4):6-7
本期月赛评选又结束了,在许多来稿中我们依旧是苦苦寻觅,寻觅什么?我们期盼在众多的图片中找到人与环境的作品,因为我们反复强调多多关注人的活动。浮光掠影的艺术风在国内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以至于许多行走在旅途上的人,不见风景不拿出相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些地方是必去的,如果不去,似乎就留下了无法挽回的遗憾。正如我们常常会听人说:"去某某城市,如果不去什么什么地方,就等于没有来过……"这样的话听多了,自然就成了大多数人恪守的游玩之道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比如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曼哈顿的自由女神像……这些都是我们非去不可也无法错过必游之地,那么除了这些地方,还有哪些城市地标是你向往已久的?这个夏天没有遗憾!赶快锁定一个目标城市,去看看那里无法错过的城市地标,无疑会是一次不错的旅行。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2015,(5)
<正>关于药,有两个真相——"药食同源"和"药毒同源"。关于药食同源这件事,营养学者们已经为我们详细介绍。那么此处我们就来简单谈一谈"毒"。从谋杀到治病,毒与药这对相爱相杀的同胞兄弟,曾共同在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和药理学对应,有一个学科名为毒理学。如果说药理学是个研究药物的学科,那么顾名思义,毒理学是一门关于"毒"的学问。食用什么能让人瞬间毙命,什么能不留痕迹地令人逐渐衰竭,什么会让人终生无法怀孕,什么能将一名正常人变为疯子……当然,毒理学不是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