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去两期,说了很多已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功过,以及她的性格和做事作风,本期换换话题,谈谈她的餐桌。  相似文献   

2.
香水政治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当年如日中天时,曾接受过《People》杂志的专访。她在采访中说:“在政治上,如果你只想找人随便说说,你可以找个男人:  相似文献   

3.
2010年英国首相大选落定尘埃,没有一党取得超过325席的多数席位,出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悬空国会。经过谈判,取得最多席位的保守党与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布朗首相辞职。应女王的邀请.43岁的保守党党魁大卫·卡梅伦于5月11日成为英国198年来最年轻的首相。  相似文献   

4.
董世明 《世界历史》2007,(4):147-150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势力的重新抬头和蠢蠢欲动,已越来越引起世人特别是国人的高度关注和警惕。然而,在日本,尽管此前已有木下半治、堀幸雄等多位学者推出了相关学术著作,但其出版时限多止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仅未涵盖最近二三十年的内容,而且有关“日本右翼势  相似文献   

5.
上期提到,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揭晓,好莱坞巨星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凭在电影《Iron Lady》中饰演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大热胜出,夺得最佳女主角。这个奖项,不仅让梅丽尔·斯特里普尽领风骚,也让撤切尔夫人再次走进世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此文主要是依据沃伦·金博尔的《魔术师:战时的政治家富兰克林·罗斯福》(Warren F.Kimball.TheJuggler:Franklin Roosevelt As Wartime Statesma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91)的第五章《"家庭圈子":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的构想》("The Family Circle":Roosevelt’s Vision of the Postwar World),加以翻译,并通过参照其他资料,试对罗斯福关于美国能与苏联成为战后合作伙伴的理想主义想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集团结婚",顾名思义,就是许多夫妇集体举行婚礼。这种婚礼形式是受西方文化礼俗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才在国内兴起的,最早出现在上海。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政府主办的"集团结婚"中断,但在大后方,"集团结婚"方兴未艾。抗战结束后,各地再次掀起了举办"集团结婚"的热潮。剔除了旧式婚姻的繁琐礼俗,倡导文明、节俭、朴素的"集团结婚"到底是怎样筹备和举办的呢?又曾闹过哪些笑话?发生了哪些趣事?请随本文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8.
英国前司法大臣黑尔什姆生前日记披露:1964年4月,英国前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03-1995)曾遭遇过一起预谋绑架事件。他于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间担任英国首相,鉴于反对党对他执政两年来的政绩不满,他在1964年4月在苏格兰的联盟党会议上宣布解散现政府,并于10月提前举行大选。  相似文献   

9.
上期谈到,如果说前英国首相艾德礼领导的工党政府打造的“战后共识”影响了战后英国政治生态近三十年,那么近日逝世的撒切尔夫人当年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便是这个共识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3年丈夫丹尼斯·撒切尔去世后,在政坛叱咤风云多年的“铁娘子”、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开始流露出胆怯和犹豫,记性也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1.
有人搞政治,讲的是伟大的理想;有人搞政治,讲的却是实际的利益。如果你问老谋深算、在国际政治舞台叱咤风云两百多年的英国人,他们的答案,准会是后者。事实上,“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名言,便出自两度出任英国首相、三度出任英国外相的19世纪政治家帕默斯顿爵士?(palmerston)之口。  相似文献   

12.
英国战后马来亚政策的目的,在于加强和延长在马来亚的殖民统治,为此采取的各种政策,不仅影响着马来亚的独立进程,对独立后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和政治发展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将着重探讨战后英国对马政策的目的,研究殖民政府为加强或延长对马殖民统治所采用的多种手法,及其对独立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15世纪末以来,世界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有三次:第一次是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二次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第三次是二战后至今。第三次大规模国际移民主要有三种类型:持续的殖民地移民、临时的劳工移民和难民。二战后,难民在国际移民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东南亚是国际移民的重要区域,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吸纳了大批国际移民;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的人不断向海外迁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东南亚国际移民是在东南亚各国之间进行的,例如,印尼人移居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移居新加坡等。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无国交阶段、暖春期阶段、发展与矛盾并存阶段,分别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和日本天皇互访为界点。三个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且每个阶段下中日关系的发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总之,只有依靠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日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周有一则有趣新闻.英国剑桥大学公开了前首桕撒切尔夫人多份私人秘密档案,披露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为决定香港前途的谈判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6.
二战胜利即将到来之际,反法西斯同盟几个主要国家的领袖开始谋划重建战后世界秩序和集体安全的问题。作为同盟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方面也积极参与了相关工作,建言献策,参与设计。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的王宠惠,作为战时国民党决策层内兼具外交家与法学家身份的元老级人物,在这方面深得蒋介石的倚赖,受命主持国际问题讨论会,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和阐释关于战后集体安全的问题,其所提出的方案与主张,成为中国代表团在相关国际会议提出方案的重要蓝本,也为战时中国的国际宣传和争取中国的大国地位,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种族主义不仅是南非长期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思想渊源,而且对战后南非的对外政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南非的地区霸权政策,南非与以色列、台湾地区构筑三角孤立联盟,努力谋求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庇护等三个方面。笔者拟从种族主义的视角,对此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8.
刘学 《日本学论坛》2005,(3):209-211
当代日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金融大国。寻求其发展根源.就在于国家重视教育。而战后日本的教育又深受美国的影响。二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对日本封建式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实行了战后民主化改革。在教育方面,对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旧式教育进行了批判,以完善人格、尊重个性、实现社会均等为基本内容,以民主思想作为教育改革宗旨.极大地推行美国教育模式.即所谓的“美国化”。  相似文献   

19.
种族主义不仅是南非长期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思想渊源,而且对战后南非的对外政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南非的地区霸权政策,南非与以色列、台湾地区构筑三角孤立联盟,努力谋求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庇护等三个方面。笔者拟从种族主义的视角,对此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20.
论战后日本的国家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意识是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战前由<大日本帝国宪法>所标榜的神格天皇国体意识,随着日本的战败而支离破碎.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军的指导下,日本开始了新型国家意识的构建过程.战后日本的国家意识体现出阶段性特点,即50年代表现为美国占领下的民主主义;60~70年代在战后教育的催促下,国家民族主义再兴;80年代国家整体右倾化.战后日本国家意识的主要特征由象征天皇制所具有的机能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