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颖 《黑龙江史志》2013,(9):302-302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在宪法规定中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现实运用中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因此,协调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关键。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由大众热议的娱乐新闻引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和协调"这一论题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2.
秋风 《炎黄春秋》2013,(9):17-18
最近这些年我研究历史,我想从历史角度看看八二宪法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重要,落实宪法为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主题。我分两部分讲:第一,从历史看一下八二宪法的历史意义,即如何定位八二宪法。中共建政60多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以三部宪法作为标志: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第二个阶段是五四宪法阶段,第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董艳秋 《神州》2014,(9):197-197
<正>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坚持的一项重要价值,而贯彻侦查不公开原则不仅是开展侦查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和公正审判原则的具体体现。如何在新闻自由与侦查不公开原则间求得平衡,妥善处理刑事案件新闻的报道,是目前值得新闻界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新闻界有这样的自律,就是新闻媒体必须在符合“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才享有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应该以“社会责任”为规范,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行业竞争的残酷常常促使记者无孔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八二宪法基本上伴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可以说八二宪法就是一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宪法。1982年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四项基本原则写进序言。但很多人不知道,四项基本原则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版本是"无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1954年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1954年宪法徐百尧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宪法(以下简称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这部宪法从酝酿起草到修改通过,倾注了毛泽东的大量心血,他本人的制宪思想也得到了集中体现,制宪...  相似文献   

6.
王旸 《百年潮》2014,(10):27-32
正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定的。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这部宪法的部分内容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改。1954年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7.
德国《明镜》周刊(Des Spiegel)大厦一楼有个明镜书店,售卖各种报刊书籍,进门第一排书架上齐齐摆着好几本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我嗅到了欧洲最重要两本新闻杂志之间的惺惺相惜。不过也许只是因为《明镜》的记者编辑都爱读它,一位明镜在线的记者就说,他每天边晨跑边在iPhone里听《经济学人》评论文章的音频版。  相似文献   

8.
王煙长 《百年潮》2007,(12):34-39
“中央文革记者站” “中央文革记者站”成立于1966年9月初,第一批记者共约二十六七人,是新华社军事部和驻各军兵种、各大军区的军事记者,都是现役军人。1966年年底,由于各地都乱了起来,人力不够,才从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调来一批记者和编辑,两者加在一起共约40人左右,不是军人的无一人穿军装。再后来又从各大军区、解放军政治学院调来军队干部155人,从马列学院调来14人。前者都是军人,仍穿军装,后者是地方干部,仍穿便衣。直到最后“记者站”撤销时,总共也只有236人。  相似文献   

9.
2000年,两人自分手后在戛纳电影节第一次相见,记者提问“能否再合作”,张艺谋说,一个导演总是想跟最好的演员合作,而巩俐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巩俐泪如雨下  相似文献   

10.
试论依法行政与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国 《黑龙江史志》2012,(8):55+57-55,57
<正>依法行政反映了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一项行政管理原则。在我国,一般认为其基本含义有:(1)行政机关的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一,行政机关及其职权由宪法和法律加以设定,行政机关不得为自身设定职权;第二,任何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活动都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冲突;第三,没有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行政机关不得限制、剥夺公民的权利,不得增加公民的特定的义务,也不得为任何特定的人设定特定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一)围绕自由、权利的"直接保障主义"和"间接保障主义"在展开本论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作为专业术语的"直接保障主义""间接保障主义"(以下这两个专业术语的引号省略)。这两个专业术语,是中国宪法学界从包括战时(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在内的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使用的学术用语。因为本文的分析对象主要是1936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和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而这两个宪法与这  相似文献   

12.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大会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相继颁布过4部宪法,现行宪法修订过5次。回顾1954年宪法的制定经过及其主要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要依法治国,首先要确定宪法权威,宪法权威的一个核心就是党和法的关系问题。需要解释党如何制定宪法,党又如何首先遵守宪法;要讨论党制定宪法干什么,党制定宪法,就要首先遵守宪法。凸显宪法权威,可以达成某种共识。习近平强调依法执政,主要是依宪执政。用当年彭真的说法,党率领人民制定了宪法,党应该首先遵守宪法。这实际上回答了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不要把党置于一个制定宪法而不守宪法的尴尬位置。确定了这个政治前提,有两个问题需要面  相似文献   

14.
在民国初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这两部约法之间,还有一部由国会正式制定但被袁世凯强行推翻的国家宪法草案,这就是《天坛宪法草案》。1913年4月,中华民国第一届两院制民选国会正式组成。随后它就要制定正式宪法以取代《临时约法》。宪法的制定程序是:先由国会参众两院各选出  相似文献   

15.
她是冰心的女儿,也被称为“最犀利的人大代表”,创造了若干第一:第一个手捧《宪法》维权;第一个设立选民接待日;第一个不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1954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宪法"——"1954宪法",今年正逢它诞生的60周年。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习近平上任伊始就强调,宪法的生命与权威在于实施。否弃"以党治国"的旧思维和旧体制,实行依宪治国,由"党治"转为"宪治"执政党治国必须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17.
<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此后,宪法经历了三次大规模修改:1975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82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并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所进行的第一次制度变革尝试,其主旨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维新派的制度变革主张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而制定宪法正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他们较早期改良主义者更为成熟、更为进步的重要标志。不过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们对宪法的实质还缺乏清醒、正确的认识,这决定了他们以“定宪法”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制度变革实践不可能取得预期成功。  相似文献   

19.
还是要设国家主席记者:1954年宪法规定设国家主席,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取消了国家主席的职务。这次修改宪法是怎样决定恢复设国家主席职务的呢?王汉斌:在发生林彪事件和“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的大背景下,设不设国家主席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因为当时认为设国家主席是林彪的反党纲领,所以修改宪法时,对设国家主席很有争议。秘书处在征求意见中,多数同志认为,可以参照1954年宪法的规定,设国家主席,这样不仅可以对外代表国家,便于国际交往,而且一些问题如改变1978年宪法规定的武装力量由党中央主席统帅、国务院总理由党中央提名等事项,也可以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20.
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崭新的社会主义宪法,它总结了旧中国的历史、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宝贵经验、建国后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1975年宪法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存在严重缺点,1978年宪法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未完全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82年12月通过的现行宪法,是建国以来最为完善的宪法。现行宪法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优良传统又有很大的发展,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