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公刘迁豳(今陕西旬邑与彬县一带,后又扩士至长武)至公亶父,长达370余年未迁都。约在殷王武乙时期,公亶父被戎狄、殷朝逼迫,离开经营数百年的比较富庶地区,迁于豳之西南的岐阳,开辟新域而营筑都城,建立新的诸侯国,国号仍为“周”,国民称周人,国都所在地称“周原”。从此,周诸侯国开始了“翦商”大业。  相似文献   

2.
早周文化的特点及其渊源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物》1979,(10)
根据文献记载,周族的发祥地和早期活动的地方都在泾渭二水流域。如弃封于斄(邰),公刘迁于豳,古公亶父避戎狄迁于岐,文王迁沣,武王都镐等都在这一带。根据这些线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考古所等有关单位,从1951年至1963年,在泾渭二河及其各支流进行过多次调查与发掘,获得了丰富的实物史料,为研究周族早期活动的范围和早周文化的特征,探索周文化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3.
从周原出土文物试论西周货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扶、岐两县交界处的古周原,是周人由豳迁岐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即史书上所谓的“岐”邑,“岐周”所在的京畿之地。从太王(古公亶父)迁岐到周室东迁,大约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这里一直是周人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周原的地上、地下,都保留着极为丰富的周代文化遗存,是座光辉灿烂的西周文化的天然大宝库。在这座大宝库中,西周货币亦是大放异彩的瑰宝之一。本文拟就近年来周原出土的西周货币与有关的实物资料,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物》1979,(10)
周原位于陕西西部,北倚岐山,南临渭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箭括岭为岐山最高的山峰。山麓平原海拔在900米上下。这里沟河交错,土地肥沃,自古就以"周原膴嫵,堇荼如飴"著称。古公亶父时,因避狄人,自豳迁徙于岐山之阳,在这里建都立国,至文王时迁丰(今长安县沣河以西),前后三代人在此经营,为灭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岐周,又称周原、岐邑,金文中称为“周”。中国古代有关岐周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该书收录了许多与岐周相关的材料,如《大雅·绵》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孟子·梁惠王下》也记载了太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帝王世纪》记载“古公亶父是为太王,以修德为百姓所附。狄人攻之……遂杖策而去,逾梁山,  相似文献   

6.
周人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部族,关于周人的来源和发展,一直是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注重的问题之一。三十年代,钱穆提出了周族本来居住在山西南部的新张、闻喜一带,后来在古公亶父时才开始向陕西境内迁移的观点。钱穆先生认为《公刘》“于京斯依”,“于豳斯馆”,及《史记》载庆节“国于豳”,其京与豳在汉代的临汾,今新张县东北廿五里处。豳邠古今字皆得名于汾水。汾水为一条古水,古公得名由此水。尽管钱氏之说曾得到诸如陈梦家,邹衡,许倬云等名学的赞同,  相似文献   

7.
<正>据传世文献记载,周人的始祖为弃(《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本纪》等),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国语·周语上》),公刘居豳(《诗·大雅·公刘》),公亶父迁于岐下(《诗·大雅·绵》),文王居程(《逸周书·程窹》),后居丰(《诗·大雅·文王有声》等)。  相似文献   

8.
两《唐书·萧复传》载唐德宗建中四年朱泚之乱时,陇右留后韦皋于陇州诛杀“豳”“邠”叛卒一事。但变乱发生时唐代政区建置已无“豳”州之称,“邠”卒亦无驻陇州的记载,《萧复传》“豳”“邠”二字应误。据载,在建中三年,朱泚既兼凤翔、秦陇与陇右三镇节度使,又保留着幽州本镇节度使一职,其离任凤翔节度使前派遣驻守陇州的所部幽州兵,建中四年附朱泚为乱而为韦皋所诛。故朱泚之乱中在陇州被杀的是朱泚的幽州兵而不是“豳卒”,《萧复传》中的“豳”“邠”为“幽”字之误。  相似文献   

9.
豳國地望考     
殷商时,周人在迁岐山之前,有十余代居於豳地,建豳國。然豳國之地望,历来分歧说法颇多。本文对豳國地望的诸种说法予以梳理,指出几种说法的来龙去脉及致误原因。并结合该地区地理状况,对汉代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肯定了古豳國在今甘肃宁县境之说。  相似文献   

10.
李凯 《东南文化》2007,(1):80-84
豳公盨铭文的再读,对弄清迄今争讼不绝的启益关系的悬案的来源有很大帮助。现存的战国以后文献的分析与豳公盨铭文的佐证指向“启干益位”说;“益干启位”说有可能是源于西周中期以后,人们对豳公盨“益奸懿德”一句的误读;“益启揖让”是孟子对上古时代禅让故事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晖  黄春长 《史学月刊》2002,2(1):13-18
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属于温暖湿润期;商代后期气候出现厂干旱化,导致了古公亶父迁岐,文王迁程迁丰,帝乙帝辛时不断向南方发展;而商末的旱灾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索,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商末气候环境的变迁对其时社会政治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在叙述商代奴隶社会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选用了四幅插图。“带手梏的陶俑”和“武官村大墓”插图,说明商代的社会性质是奴隶社会;“甲骨文”和“司母戊鼎”插图,说明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商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公元前十四世纪末至十二世纪,盘庚迁殷,即今河南省安阳小屯一带的地方,在这里建都二百七十三年。武王伐纣后,繁华一时的殷都变成一片废墟,史书称“殷墟”。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左传》,有“封于殷墟”(定公四年)的记载,《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洹水南,殷虚上”的地名。史学家把盘庚迁殷后叫着商代后期,称“殷商”、“商殷”。  相似文献   

13.
盘庚迁都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 《史学月刊》2001,(2):16-21
盘庚迁殷,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自奄迁于今之安阳洹南之殷墟,即今之小屯村一带.然而在今之洹南的考古发掘中,很难找到盘庚、小辛、小乙三王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物.随着考古发掘的扩大和发展,我们认为,盘庚始迁为漳南洹北的殷墟,历经小辛、小乙时期,至武丁时,都城稍稍南移,遂移至今洹南殷墟.盘庚始迁之漳南洹北,文献上称之为漳南之商丘,又可称亳、称殷.它与洹南之殷墟合则称之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墟),析则分别称亳与殷.由于盘庚、小辛、小乙居洹北仅二十多年,析称的史实遂被“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记载所湮没,致使人们忽略了盘庚始迁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4.
彬州记     
陈长吟 《丝绸之路》2011,(21):11-15
彬州最早的名字叫豳州。这个“豳”字不好认,但却带着中国文字的象形特征。那是夏商时,周人部落的首领公刘在豳州垦荒建国,其地形是南北两边的黄土台塬夹着中间一道河川.  相似文献   

15.
考古学界一般将分裆袋足鬲看作是西北戎文化的遗存.然而,正如李锋所指出:“袋足鬲为陕甘一带几种文化所共有.”②而戎又有多种.姬周族从不窗到古宜父居豳以前在马莲河至泾水中游所交往的“戎狄”……  相似文献   

16.
客家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其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移民史。在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徒中,他们百折不挠,生息繁衍,显示出了一种内涵丰富的客家精神,“耕读为本”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从258年拓跋力微率部“迁于定襄之盛乐”正式建立以拓跋氏为首领的部落联盟起,至398年拓跋畦迁都平城即皇帝位的140年间,有学者称为“盛乐时代”^[1]。白天兴元年(398年)至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洛前以平城为统治中心的近一个世纪时间,有学者称为“平城时代”圜。  相似文献   

18.
西周春秋吴都迁徙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至春秋时期 ,吴都共有四次迁徙。周康王时 ,虞侯被封在江苏邳县加口 ,称“俎侯” ,春秋时为“”地。从康王时到西周晚期 ,吴国一直以俎为其国都。春秋初期 ,吴取邗国而建都于邗 ,即今扬州一带。邗为吴都一直到吴王诸樊时代。第三次和第四次迁都在吴王诸樊之后。诸樊与阖闾之都为秦时“吴县” ,即今无锡市西南 45里的闾江乡一带。吴王阖闾时所筑并所迁之都在今苏州市 ,其地本名即“姑苏”、“苏”。至夫差亡国之时苏州一直为吴都。  相似文献   

19.
罗宏才 《文博》2004,(4):66-70
从平凉以东丝绸之路的北道逶迤行进,越过长武塬,便是号称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古“豳州”城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蒙古豳王家族与河西西域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豳王为元代诸王之一,始祖为察合台系的出伯、合班兄弟,形成于14世纪初期,包括豳王、肃王、西宁王和威武西宁王,分别驻牧于酒泉、瓜州、敦煌和哈密.豳王家族虔信佛教,但史书了无记载,幸赖敦煌、酒泉等地发现的各种文献,依稀可以考见豳王家族事佛活动之一斑.从中可以看到,豳王家族不仅对西域至敦煌间的佛教活动进行保护,而且常以供养人的身份出资兴建佛寺、修缮洞窟、塑造佛像、抄写佛经,尤其是对酒泉文殊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之多处石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受其影响,西域至敦煌间的佛教在当时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使河西石窟的营建活动在元末渐趋高涨,莫高窟、榆林窟现存的14处元代洞窟大都为元朝晚期之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