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对扬州园林的艺术描绘,不仅为今人研究当时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同时对修复、维护扬州名园古迹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凡研究一代少数民族占有中原国家如辽金元清四朝的历史,有必要通晓其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但传世的辽金元史都出于汉族史家之手,连清朝也不例外,这应说是一件憾事。问题是汉族文字早在少数民族间通行,其本族文字反而仅为少数本族人所熟习,未能普遍化了。  相似文献   

3.
张磊 《民族译丛》2005,(2):71-78
查特吉的《历史与民族》通过对达里尼查仁等人的民族历史叙述的考察,揭示了后殖民理论的尴尬处境——试图摆脱殖民叙事,却抹杀了被殖民国家内部的多样性;试图彰显单一民族的历史,却无视民族国家内部宗教与民族多元的现实,在民族内部与外部、自性与他性、自我与他者之间陷入了后殖民历史叙事的圈套。  相似文献   

4.
5.
洪霞 《世界历史》2000,(1):102-105
1999年4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主编的《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一书。该书洋洋40万字,全面、宏观地叙述了历史上欧洲各民族的发展经过与相互关系,探讨了各种欧洲民族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涉及了许多有关民族的重大理论问题。由于民族问题(特别是欧洲的民族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尚属起步阶段,而且该问题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当时正值科索沃地区战火纷飞,民族冲突所引起的危机牵动全世界的注意力,因而本书的出版就格外引人注…  相似文献   

6.
江河源头的地域概念,泛指今青海南部的果洛、玉树两州地。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赵宗溥先生,在青藏高原进行地质考查时,在马兰木伦河北十公里的沱沱河沿地区采集到打制石器三件,后来又在曲水河岸的可可西里地区发现打制石器五件。考古学界认为:沱沱河石器属于细石器文化;可可西里石器可能系旧石器时代的产物。这就是说,早在二万三千年前,早期的人类已在今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地域有所活动。战国时期的《禹贡》有“导河积石”的记载。所谓“河”者,指河关(今青海循化)以东古代中国境内之黄河,在其以西之黄河,当时称为“析子河…  相似文献   

7.
8.
纪欣  张杰 《文物春秋》2005,(6):42-48
清代民族政策较之前代更为成熟而富有成效,它直接推动了承德历史文化的发展。承德历史文化以源远流长的滦河流域文明为母体,以清代民族政策的有效实施为主要促成因素,并有着四个重要的标志或载体,即木兰围场、避暑山庄、外八庙和热河文庙。  相似文献   

9.
<正>晚清以来,对边疆史地研究逐渐形成高涨之势。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直接缘于边疆危机的严重状况,对边疆史地的研究,反映了时人的民族忧患意识,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要求,也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中得到体现。张穆的《蒙古游牧记》、何秋涛的《朔方备乘》、姚莹的《康輏纪行》等边疆史地研究著述,均体现出要通过严谨的边疆史地研究以贯彻其经世之学的意图,使人们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讽刺巨作,它的讽刺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相似文献   

11.
曹愉 《神州》2011,(9):1-1
《儒林外史》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成就。作者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对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积淀的丑恶腐朽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将强烈的讽刺韵味渗透在多种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中,表达了作者对封建腐朽制度的抨击。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掀起了一个高潮,在这方面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满族历史与文化简编》就是其中的一部。读这部书仿佛是在看一幅描绘满族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的长卷,令人感到新鲜而生动。 对满族历史的研究是早已经开始进行的事情,而对满族文化的研究却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学科。尤其是在全国成立了13个满族自治县,满族人口已达到982万的时候,系统地了解满族的历史与文化,实在不仅是研究者的希望,也是近一千万满族乃至关心满族的人们的希望。那么出版一种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关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著作,也就显得相当必要了,《满族历史与文化简编》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相似文献   

13.
刘秀芳 《神州》2012,(6):100-101
《儒林外史》,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成就。作者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对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积淀的丑恶腐朽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将强烈的讽刺韵味渗透在多种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中,表达了作者对封建腐朽制度的抨击。  相似文献   

14.
曹愉 《神州》2011,(20):1
《儒林外史》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成就。作者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对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积淀的丑恶腐朽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将强烈的讽刺韵味渗透在多种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中,表达了作者对封建腐朽制度的抨击。  相似文献   

15.
《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读后蔡家艺马大正撰著的《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近十多来有关边疆史地、民族史方面研究论文的结集,收录论文共有18篇,近26万字。分上、下两篇。有关边疆史地的研究论文,基本上...  相似文献   

16.
17.
《贵州民族墓葬文化》是一本好书。它表现出近年来对我国贵州少数民族丧葬民俗文化调查研究的新进展。具有学术参考价值。丧葬习俗是人生仪礼习浴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各地各民族中都受到极大的重视。在民俗学中,许多民俗学者都把它作为社会传承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它牵涉到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家、家族、村落  相似文献   

18.
肖霞 《民俗研究》2001,(2):101-108
川端康成(1899—72),日本现代著名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生涯始于1914年,止于1972年,共经历了58个年头。在58年里,发表了许多长、中、短篇小说,还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评论等,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习惯于将一切同伦理道德挂钩,它造成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与此相适应,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所展示出来的,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着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执着关注。我们若从这样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视角去审视《水浒》,就不难发现,在《水浒》一书中,也同样积淀和储存了我们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观念,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本文试就这方面的理解略陈管见。一、“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官崇拜”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有其形…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要描写明清年间各阶层人物的讽刺小说,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一系列受八股束缚的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间百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