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中国,任何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提炼过程,都是一次遗产价值的重塑——因为引入了国际视野,并促成多学科的有效合作;任何一次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必将推动遗产保护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为采纳了国际标准,并形成多部门、多层级的协同工作;而参与跨国联合申遗,则必须进入国际语境开展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2.
侗族村寨是中国西南山地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典型代表,需要人们以动态的过程和眼光看待这一人类与自然长期交融发展的过程产物。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策略采取联合式、捆绑式、扩展式的做法,在统一编制申遗文本时需要对遗产区内的文化遗产点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与标准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进行价值认定和数量遴选,重点梳理遗产区内能够代表该遗产所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并能够体现该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潜力的文化遗产点。侗族村寨的申报与保护工作应对遗产地的价值属性有清醒认知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机制,推动文化遗产可持续计划公众的参与程度,最终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充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科学深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有助于揭示遗产对象的真实面貌、历史细节、年代特征、独特内涵和演变过程,进而提炼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以助力申遗行动,也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明孝陵这一案例说明了考古发掘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及其保护管理的重要作用。在申遗成功后,考古发掘及遗产研究、遗产教育等工作仍需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4.
<正>一、背景2019年,泉州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为主题再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于202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一轮申报对遗产价值及构成体系进行了重构,在系列申报主题的内涵与外延、遗产的整体界定乃至遗产区划等方面均有重要探索,也引发出有关复杂系列申报的诸多技术难题,不仅关乎遗产价值认知,也关乎遗产保护管理的内在逻辑和方法。作为此次申报的技术负责方,笔者团队在技术攻关中借助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的探索经验,力图求解遗产整体性及其认知维度、整体与个体的联系、保护管理的目标指向等核心议题。这一过程中,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概念“价值特征”成为回应上述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北师大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世界遗产是世界级“名牌”,它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指标体系、运行机制、监测系统及申报程序。目前已有162个国家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已有700多项遗产受到全国各地政府的重视,但在全国性的申报热潮中,理论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导致申报工作盲目无序,鉴于此,西北师范大学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心”将本着“立足西北、面向西部”的精神,系统地研究世界遗产的国际规则,研究世界遗产在申报、保护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及改变世界遗产理论相对匮乏的状况;积极参与国内各省区尤其是西部的世界遗产调查、申报及保护工作。对西北尤其是甘肃的潜在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发掘和评估,对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根据起成熟程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申报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西北师大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为了能够更好地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准确认识和阐释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构成.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对比我国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价值评估与阐释,结合大运河申遗研究,探索和完善了一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评估与分析方法.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评估和遗产构成的确定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和核心的工作,本文介绍的分析评估方法可为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估和遗产构成分析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碛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遗产价值、遴选标准等方面着手,运用实地走访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碛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旨在保护古镇,发展古镇。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1985年,中国正式加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国世界遗产增加到41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数量稳居世界第三位,并保持了世界文化遗产连续9年申报成功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亚太遗产奖")是由UNESCO曼谷办事处于2000年发起设立的国际区域性文化遗产奖项,对亚太地区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亚太遗产奖"申报主体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民间性,申报项目的文化遗产实体须满50年。中国是"亚太遗产奖"申报项目与获奖项目最多的国家,至2016年共有60项获奖项目,显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作用,鼓励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促进了获奖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也是我国今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一个项目。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于6月27日获得大会表决通过,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遗产》2014,(6):142-142
2013年.国家文物局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行更新.正式确认湖北咸丰唐崖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等阐述的世界遗产中系列遗产的保护管理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作为系列遗产申报.国家级、省级层面也已建立跨省联合管理机制.制定联合、协调管理的专项管理协定.以及各遗产点专项管理法规,同时成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执行联合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遗产整体价值的整体,长期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世界遗产名录填补空白——未来行动计划》(Gap Report)和《什么是突出普遍价值》(OUV Report)是近年世界遗产保护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文件。Gap Report对世界遗产价值的比较分析与认定归纳提出了新的框架概念:类型框架、时空框架和主题框架;OUV Report对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定义陈述作出了修改,更加突出"普遍性"和"可持续性"。根据这两份文件的要求和中国文明的特性,选择"文化景观"作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型更符合中国特色。我国应站在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高度,重新发掘遗产价值,加强"文化景观"类遗产项目的研究与申报。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国家文物局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行更新,正式确认湖北咸丰唐崖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等阐述的世界遗产中系列遗产的保护管理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作为系列遗产申报,国家级、省级层面也已建立跨省联合管理机制,制定联合、协调管理的专项管理协定,以及各遗产点专项管理法规,同时成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执行联合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遗产整体价值的整体、长期保护。具体协调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国家文物局主管和指导土司系列遗产的整体保护管理工作,在保护技术,专项资金等方面对土司遗产保护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正中国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土司遗址"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今年九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为此,本期特别推出"土司遗址申遗专辑",全方位解读湖南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贵州海龙屯等三处土司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为什么是它们能成为中国遗留的众多土司遗址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所应具有的突出而普遍价值有明确的规定。《土司系列遗产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分析》在历史、考古、社会、民族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对土司制度及土司遗址的研究基础上,以世界遗产理论体系中"系列遗产"的价值认知视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作为荼文化起源的国家,茶文化景观遗产申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的弘扬、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实践,对具有"活态遗产"特征的有机演进的可持续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进行研究,根据"以人为中心"的活态遗产保护策略制定遗产构成要素古茶林、传统村落保护措施,期待此个案研究可以对活态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外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3,(3):105-107
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审议31处申报遗产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于6月16日至27日在柬埔寨金边和暹粒举行.大会审议成员国提交的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31处遗产申请文件,总结各成员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尤其是处于危险状况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将一些文化遗产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撤销.  相似文献   

17.
在鼓浪屿预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工作中,遗产阐释展示设计团队所承担的工作包括:制定宏观的遗产阐释展示实施规划,针对不同的受众的需求,将抽象、专业的文化遗产价值结合物质遗产策划一系列可视化、可传播的阐释展示项目。在微观的遗产展示标识牌设计及制作实施中,把对遗产地及价值的认知渗透到每一处工作细节。策划共享遗产专题展览,从全球视野和共享遗产概念重新审视和客观阐释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这些关联性较强的工作不断加深了团队对遗产价值认知是一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湖北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1项中遗筹备项目。"十二五"以来,为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与合理适度利用,发挥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在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完善遗产监测体系、进行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实施文物保护工程、采用科技手段与多学科交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逐步建立起以法制建设、保护规划、管理机制、保养维修、学术研究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19.
考古遗址的学术价值往往不直接等同于文化遗产价值。尤其是良渚遗址这样的史前考古遗址,如何正确解读并充分阐释其考古学价值和遗产价值,是申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已有的良渚遗址及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显著,但对其学术价值的认识不是单一乃至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新的发现和研究手段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中不断地加深和发展着,因此良渚遗址的遗产价值也会随之变化和发展。从已有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表述良渚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学术支撑,这只是考古工作在遗产保护中的一方面内容;从保存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有效进行保护利用的角度讲,制定长远的考古工作规划、保障考古工作的有序开展才是申遗以及获选之后遗产管理中的重点。将遗址考古学价值的正确解读,发展成为良渚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核心依据,这样才能实现学术价值往遗产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李模 《沧桑》2015,(2):104-109
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其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文件的梳理,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历史性纪念物的修复保护到城市景观和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建筑遗产的保护到历史地区、历史园林、历史城镇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考古遗产的保护到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从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到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反映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主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国际理念,对我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