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泛非主义是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在初始时期,泛非主义号召非洲各族跨越民族和地域界限,团结一致,为争取非洲大陆的独立和黑人种族的自由而共同奋斗;在探索时期,泛非主义不但指导非洲大陆完成了整体独立的历史任务,而且引导国家走上了探索一体化的道路;进入21世纪,非洲国家再次高举泛非主义大旗,加快了一体化的进程。剖析泛非主义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不难发现,尽管每个时期非洲大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所不同,但泛非主义的核心始终是"非洲一体性"。为此,在每个历史发展时期,泛非主义思想家们都能以非洲一体性为出发点,并依据时代的要求,赋予泛非主义以时代特色,从而不断推动非洲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非洲统一组织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文件的整体剖析,认为这一时期泛非主义的走向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非洲统一组织成为泛非主义的领导机构后,泛非主义的中心真正从海外转移到非洲本土;泛非主义的活动方式也从美洲和非洲的两地互动,更多成为非洲本土的运动;这些变化标志着泛非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第二,非洲统一组织的前期(19631979年),泛非主义的重心集中在政治领域,泛非主义的目标主要是推进非洲大陆的政治独立。第三,非洲统一组织的后期(1979—2001年),非洲国家遭遇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经济危机的包围,泛非主义重心转向经济领域。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非洲统一组织在这一时期明显表现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因此,泛非主义需要新的更高水平的领导机构,于是,非洲联盟替代非洲统一组织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李安山 《世界历史》2020,(1):127-140,I0006,I0007
非洲民族主义史学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民族独立运动将非洲历史的重构提到了日程,国际学术界开始承认非洲历史学科的存在。《剑桥非洲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的编写及有关非洲历史的杂志和研究中心的出现对非洲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伊巴丹学派、达累斯萨拉姆学派和达喀尔学派等非洲民族主义史学流派在非洲史观的确立、方法论的突破和史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贡献,但这些学派也有一定的缺陷。非洲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在树立非洲人民的自信和非洲国家建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析非洲华人报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非洲的华人报刊进行类型分析 ,并探讨华文传媒的社会文化功能。非洲华人报刊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 1895— 192 0年代 ,1930— 194 5年 ,194 6—1960年代和 1970年代以后。影响非洲华人报刊发展主要有三种因素 :居留地区或国家的有关政策 ,当地华侨华人的境况和中国的政治局势。这些报刊的演变有一个由少到多 ,再由多到少的过程。报刊的语言经历了从中文到双语再从双语到中文的过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保持中立是华人报刊维持的因素。最后 ,从目前情况看 ,报刊的发行有私人化和独立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末非洲国家提出非洲复兴思想和振兴非洲的计划以来,非洲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纪之交,非洲政治、经济状况的好转以及国际社会对非洲发展的支持,给非洲复兴带来了新机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贫穷落后的非洲地区在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在其复兴的道路上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非洲要复兴,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探索符合非洲实际、具有非洲特色的发展之路,如保持稳定,加强合作,消除贫困,发展教育,建立民主政治等。  相似文献   

6.
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其发展经历了新旧两个过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其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多方面融铸东西方文化,丰富民族主义的内涵,使旧民族主义向新民族主义转变。那么,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化渊源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重新探讨孙氏民族主义的文化的渊源,这对于了解孙中山的思想,乃至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当的历史观”:论李济的考古学研究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晓英 《考古》2012,(6):82-92
张光直曾指出,李济的考古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坚持使用第一手科学取得的经验材料、主张考古遗物的分类应以可定量的有形的东西为基础、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对考古资料作解释、不把对中国问题研究的视野局限于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演变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问题是个跨学科的话题,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而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较长、争议颇多,无论是概念或内容,是历史演变或表现形式,或是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备受学界关注。本刊借中国社科院近代思想研究中心召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会议之机,约请几位专家学者,就这一课题谈些个人认识。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切入,触及到了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相关的很多层面,他们的论点可能各不相同,也许会有思想交锋,但无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我们期待大家的研究及思想火花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1919年发生在中国的五四运动和韩国的三一运动,掀开了中国和韩国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新篇章,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和殖民地的韩国为争取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自主发展的共同呐喊。五四运动和三一运动为中韩近代历史承上启下之转折点,其上承近代以来中韩对外屈辱之历史记忆,下启其后中韩对外奋力抗争之历史浪潮,从而成为中韩近代史演进的标志性转折,并深刻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殖民地国家的反帝反殖运动,虽已历百年时光,但至今我们仍可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谢赫·穆吉布·拉赫曼领导的人民联盟建立后,提出了争取孟加拉自治的主张,在后来的语言运动、"六点纲领"、议会大选与政府组建中开展了一系列争取孟加拉自治的运动,并把争取孟加拉自治的运动发展成为了争取建立"孟加拉国"的民族运动,最终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独立的、主权的孟加拉国共和国".在孟加拉国的建立过程中,人民联盟的民族主义运动起到了启蒙、领导和实施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定式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群人或者任何民族、种族塑造成一定的形象。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发生变化,有时认识与真实情况完全相悖。苏联不同时期社会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一,根本原因在于官方宣传的引导,次要原因是社会传统和文化传承。既有的社会文化定式将长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区,降及元初,虽“昆明”的族称在史籍中已逐渐被所谓“乌蛮”、“罗罗”取代,但很有可能在民间照常沿用而被官方采纳用作地名。其二是与唐初“昆州”、南诏“昆川”有明显的传承演进关系。对此,《元史·地理志》说:“昆明,中,倚郭。唐置(昆州) ,元宪宗四年,分其地立(昆明)千户二。至元十二年改鄯州,领(昆明)县。二十一年,州革,县名故。”从中不难发现,“昆州”与“昆明县”之间确有内在联系,而夹在其间的过渡性地名“鄯州”,则显然是从先前的“鄯阐府”转化而来。然而尽管这些解释已足够充分,且在边疆民族地区以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称谓用作…  相似文献   

13.
石庆环 《史学月刊》2007,2(7):70-76
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以文官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契机,文官群体的政治角色、经济地位、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影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朝着成为美国社会中的一个独立阶层的方向发展。首先,从"政治附庸"发展到"行政主管",文官群体的政治角色发生转换,其政治势力得以迅速膨胀;其次,从收入菲薄到待遇优厚,文官群体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随之加重;再次,从"官本位"发展到"权本位",文官群体形成了带有现代官僚特征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开始蜕变为一个有人格缺失的群体;最后,从声名狼藉到公众认可,文官群体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而且也在新的层面上形成了真正的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刘新利 《世界历史》2002,1(2):99-1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50年代起,美国史学界率先开始的新史学运动倡导结构一功能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主张用系列数据研究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传统的——不仅政治、军事和宗教的,而且经济、社会及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功能作用,以达到在“总体”上理解和叙述人类过去的全部经历的目的。由此,改变过去的以政治事件和伟大人物串连起历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国史记》在编撰方法上借鉴了中国古代史籍的编撰体例和原则,体现曲编年体和纪传体的某些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编写特点;在历史观上,《三国史记》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代史籍中所具有的正统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尊儒崇礼、重民观念等史学思想,还体现了它以中原王朝为正统的史观。  相似文献   

16.
论中亚的民族主义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民族主义在中亚各国的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特别对各国主体民族意识方面的表现进行了阐述。作认为,尽管中亚国家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对提升主体民族的凝聚力有帮助作用,然而却导致了非主体民族与主体民族的矛盾,甚至产生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异己力量。中亚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严重影响到中亚地区的社会稳定,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也带来消极的影响。中亚国家已经认识到民族主义的危害,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抵制民族主义的泛滥,携手共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等三股恶势力。  相似文献   

17.
幕末与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胜海舟,在1853年美国海军上将培理来航后民族危机意识高涨的形势下,于培理离去一个月时撰写了《海防意见书》并得到幕府的赏识。《海防意见书》中阐述的海防国家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贴近现实,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高;其二,主张开国,提倡贸易立国,期待实现富国强兵;其三,体现了胜海舟对国际关系中力量变化的体得与认知,可以认为是对冲突理论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Filipino women participated actively in the Philippine Revolution (1896–1902), performing a wide range of tasks essential to sustaining the revolutionary challenge against Spanish and American imperialism. Though largely omitted from mainstream histories of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women's involvement has been recorded in several marginalised texts. However, these texts have invariably used a limiting format based on presenting biographies of outstanding women. This article sugges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by situating the history of revolutionary Filipino women within a comparative framework. The article outlines key ideas of feminist writers who have analysed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nationalist struggles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Drawing on these ideas, some new approaches to women in the Philippine Revolution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9.
For many scholars, the Arab Spring was actually an Islamic Winter, especially when ISIS rose up in Iraq and Syria, and the Muslim Brotherhood won democratic elections in Egypt and took control over the state. But in other unshaken regions in the Middle East, like Saudi Arabia and the GCC states, the Arab Spring or the Islamic Winter led to something different, which I will call “rethinking nationalism.” This article asserts that since Saudi Arabia's independence in 1932, the royal family has succeeded in forming Wahhabi nationalism, meaning that despite the fact that all Saudi civilians enjoy Saudi citizenship, only those who ascribe to the Wahhabism creed can be part of the nation in term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cy decision‐making. Although some steps in affirmative action have been taken in recent years — also as a Saudi response to the Arab Spring — toward women and the Shi'a minority, these groups or sectors still are not perceived by the royal family as part of the nation, and probably not as equal citizens, for religious reasons that over the years have distinguished between real Saudi nationalist groups and Saudi civilians.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来源,孙中山曾在《中国革命史》中说:“盖民族主义,实吾先民所遗留。”但他说的先民是谁,学界说法有三种:洪秀全、朱元璋和华夏民族意识。本文根据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演进过程,否定了以上三说,认为洪门会党才是孙中山所说的先民,即孙中山民族主义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