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关是古城墙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对研究古城墙布局及城市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泰州水关遗址进行科学保护,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泰州水关遗址的残损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包括墙体残损、基础残损、券体残损及木桩残损;然后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隐在的病害,主要是地基和墙体问题。最后,综合残损调研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水关遗址的修缮设计方法,包括地基加固、墙体加固以及木桩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年代较长,一般已超过合理使用年限,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迫切需要加固修缮.但由于其大多为文物建筑或保护性历史建筑,承载着一些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对其加固修缮应在充分保存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提升.为了科学化、规范化地保护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现场检测和调研,对这类建筑的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保护原则,分别对混凝土柱、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提出针对不同损伤程度的适宜性加固修缮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明晰明代石拱桥的结构性能,并提出适宜的加固修缮方法,以典型的明代石拱桥永昌桥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对其进行精确测绘,获得其准确可靠的几何信息;然后对其建筑形制、构造工艺及残损状况进行研究,为结构性能分析提供依据;接着利用ANSYS软件建立永昌桥主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包括荷载影响分析、重要度分析和裂缝分析的结构性能研究;最后基于现状分析和结构性能研究,通过对比拱背套钢筋混凝土拱加固法和拱背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对石拱桥的结构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明代石拱桥永昌桥的加固修缮方法。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石拱桥的加固修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官却 《中国西藏》2001,(5):46-47
1992年至1996年国务院拨专款3700万元抢修加固塔尔寺部分殿宇后.今年国家又拨专款1400万元,对享有盛名的塔尔寺大金瓦殿进行修缮。这次修缮工程以”恢复原状.不改变物原貌”为宗旨.按照中国物研究所的修缮方案进行维修加固。修缮工程已经开工.主体维修工程计划于年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5.
受自然作用、人为因素及材性退化的影响,已有数百年甚至千年历史的古建筑木结构构件及斗栱节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进行合理修缮加固。而在木结构修缮选材中,抗弯弹性模量是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找到更合适的古建筑修缮加固用材,本研究选用五种木材进行横纹径向、弦向和斜向抗弯测试,采用力学试验机以及自制的力传感器通过电阻应变采集仪分别记录了五种木材所受力和位移的关系,然后按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分别计算出各自的抗弯弹性模量。通过对五种木材抗弯弹性模量的测量与分析,比较了相同含水率的木材抗弯弹性模量随密度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同种木材不同受弯方向抗弯弹性模量差异较大;与其他木材相比,落叶松不同受弯方向的平均抗弯弹性模量高于其他木材;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有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此试验结果可为今后古建木结构的维修与加固以及构件替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平遥古城墙毛细水上升控制方法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建筑墙体毛细水上升受古建筑墙体的水分进入量、蒸发率以及古建筑材料的微观结构特性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毛细水上升控制的三大原则,对毛细水上升控制方法的种类进行划分。根据平遥古城墙的具体情况对各种毛细水控制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对古城墙原貌的破坏程度、控制效果、实施难易程度、成本费用的优先顺序综合对比确定毛细水控制方法在平遥古城墙防风化保护中的可行性顺序如下:修复石膏法、古城墙表面加热方法、古城墙墙基底部通风方法、化学阻隔方法、古城墙墙体旁修建地下排水渠的方法。横截古城墙墙体嵌入不透水阻隔层的方法、古城墙墙体建造拱形断面的方法以及大气虹吸管的使用在平遥古城墙防风化保护中并不可行。  相似文献   

7.
资讯     
专家称平遥古城墙坍塌不会被世遗除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近日表示,世界遗产平遥古城17日自然坍塌事件不会使平遥古城被世界遗产除名,坍塌部分应该被修缮。这位专家说,任何东西都有坏的时候,平遥古城也不例外。可能导致城墙坍塌的原因很多,但城墙的自然坍塌,不会使平遥被世界遗产除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城墙部分坍塌作出什么样的表态,要看当地政府如何处理这个事情,还有导致坍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根据《威尼斯公约》,坍塌的世界遗产是可以修缮的,而且平遥坍塌的城墙是有必要修复的,但必须要用原来的城砖。虽然世界遗产强调保护遗产的原装,但并不代表不能修缮,否则保护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通博物苑在对濠南别业的使用和管理中,重视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聘请专家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文物维修方案进行修缮。注意继承传统维修技艺,又善于采用新维修技术。墙体维修采用德国雷马士公司的专用材料和修缮技术,对清水砖墙进行了冲洗、修补、增强、嵌缝、勾缝、防水等,运用新技术加固了墙体,有利于延长建筑的寿命。濠南别业维修,保持了历史原貌。恢复了建筑原状。  相似文献   

9.
宁波保国寺大殿残损分析及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波保国寺大殿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佛教建筑,目前损坏较为严重.为更好地保护和修缮该建筑,残损分析和结构性能研究是其修缮加固的科学基础.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大殿的残损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然后通过精确测绘及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隐在的病害;最后,综合残损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相应的修缮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西藏大昭寺的修缮工程,于1985年和1987年分两期对大昭寺中心殿的壁画进行了保护处理.根据大昭寺的建筑和壁画构造的特点采取了揭取修复和现场化学加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使壁画恢复了原貌.  相似文献   

11.
布村玉皇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慈林镇布村村北,坐北朝南,二进院落,院内中殿呈现明显的早期建筑特征。在修缮过程中,发现文物建筑的木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文章以布村玉皇庙中殿前檐铺作中的一件残损散斗为例,对其材质、形制及其材份制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对该件散斗的现状勘察,针对其文物价值与残损状况,探讨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缮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华遗产》2005,(1):143-143
10月17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南城墙突然坍塌.倒塌宽度达到17米.倒塌部分附近墙面亦出现较大裂缝。18日.有关部门对古城墙进行抢修。据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倒塌原因主要有两个该段墙根是低洼地.极易积水.墙体侵蚀严重.倒塌部分附近仍有积水:清末时曾对该段墙体进行过修缮.从倒塌现场看.墙体中的土并没有进行夯实处理.土质疏松,并且与老城墙的衔接处不牢固,  相似文献   

13.
梁桐 《文物春秋》2011,(5):42-48
大佛殿是甘肃张掖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代建筑,因年久失修,2005年国家拨款进行了加固维修。本文记录了维修前对大殿保存状况的勘察测量情况,以及在此次修缮、加固、补配过程中,古建筑维修技术的应用与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4.
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历史悠久,名闻遐迩。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清真寺存在着漏雨、裂隙等多种病害。已经对建筑的安全造成威胁。经过对建筑群的现场勘察,设计人员在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保护修缮措施。通过保护工程的实施,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各单体建筑得到了合理加固、修缮,原有病害得以控制,建筑安全隐患消除。清真寺保护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5.
阿平 《巴蜀史志》2018,(3):20-21
2017年2月,秉承“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的理念,乐山市启动中心城区千年地标古建筑老霄顶修缮工程。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要求,对老霄顶古建筑采取现状整修、局部加固、排除病害、补配遗失构件等措施进行修缮。2018年2月13日,乐山中心城区老霄顶文化公园开园。  相似文献   

16.
2011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在作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决策后,又作出了两项新的决定:一是在古城区选择12处、约34000平方米的古宅群,作为老宅子保护修缮首批试点工程;二是选择阊门段、相门段、平门段三个节点,着手进行古城墙修复保护工程。这在苏州古城保护和历史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探索与实践中又描绘了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建立平遥古城墙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及我国现阶段文物保护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平遥古城墙实际情况,对基于毛细水运移的平遥古城墙监测预警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超前预警指标、险情应急性补救预警指标、辅助分析预警指标三个层面的指标体系,探讨了监测预警指标预警值的确定方法,确立了监测预警原则,指出了尚需研究解决的难点问题。建立基于毛细水运移的平遥古城墙监测预警系统是将平遥古城墙保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逐渐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2014年2月初起至7月底,海龙屯先后完成了对铜柱关、铁柱关、西关、万安关和部分城墙及海潮寺的文物本体修缮和加固工程。同时设立环境整治小组,完成遗产区、缓冲区内的移民搬迁安置、土地征收工作;电力电讯,道路绿化和环境绿化、拆除谢家坝废弃水库、白沙河清理、管理用房工作站改造、垃圾清理、民居修缮改造等工作,基本实现了对海龙屯文化遗产环境范围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好料匮乏,常采用拼合技术来实现小料拼大料的目的。此法沿用已久,技术成熟,主要包括拼合、包镶及断梁做法。本文以包镶梁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修缮处理难度大的梁底断裂、梁芯糟朽问题。以毗卢殿内一根桃尖顺梁为例,在详明的施工过程的基础上,论述“增柱补芯”的原位加固技术的益处。在梁底断裂点增加支撑柱,在梁芯糟朽处填充新木,新旧木材之间的空隙,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料填充。支柱的设置正好弥补了嵌补梁芯后梁身承载力有所下降的不足,两种加固措施相辅相成,修缮后无论观感还是承载力均符合设计要求。不仅保护了文物,传统材料的拼合手段也得以保存,可为后期木梁残损的修缮提供设计建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漫步宋城墙     
宋代古城墙既是赣州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宋文化的核心。其实它也是赣州建城的基础和历史的见证,它为赣州市的进步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座雄伟壮丽的古城墙已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宋代城墙。从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从建土城墙开始,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历朝历代不断修建完善,特别是北宋中期(公元1056年)改为砖砌城墙后就更加壮观。尤其近来加高、加固拓宽,这座古城墙又倍加雄伟。它不仅能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而且为赣州开拓了一条风景线。漫步城墙如不仔细观察,不深入了解,也就会不以为然,甚至会说不如一幢高楼。君不见现存的3664米的城墙有宋、明、清、民国和新中国521种不同内容的铭文砖,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