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的心     
《南方文物》2007,(1):136-136
记得有一首歌曲这样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是的,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感动,这种感动缘于一颗感恩的心。牛津字典中给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相似文献   

2.
公元十三世纪後期,寓居江南姑苏城内一位中年读书人郑思肖,悲愤地在《泣秋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蒙古族的元朝已经占领了苏杭一带,仓皇南逃的宋朝二王不久即覆亡了,但郑思肖仍痴盼着“南国正统”的复归。引入注目的是,在他独立寒秋,怅惘四顾时,还“东望蓬莱”。想像中的日本烽烟昏迷,是因为当时元朝有侵曰之擧。那麽,这篇赋当作於1281年秋。同时,他还写了《元鞑攻日本败北歌》。数月前,他又写过《元贼谋取日本二绝》。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反战意识,後都收於《心史》一书中。  相似文献   

3.
三月中旬的一天,我跟《玉出昆仑》的作者缩在一个小饭馆吃简单的饭,彼时,她刚刚又一次从昆仑山拍玉归来,人显得有些干涩,依稀仿佛还带着昆仑山的风尘,两眼却不倦怠,还幽幽地放着光,我笑她说,是不是拍美玉拍得太多了眼睛都泛光了,她一面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4.
心是一棵树     
《神州》2011,(3):I0001-I0001
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智慧与情感的枝叶招展在蓝天下。不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液滚尘埃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静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着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相似文献   

5.
胡杨 《丝绸之路》2003,(6):29-31
~~中国长城第一馆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胡杨~~  相似文献   

6.
宋元之交有个著名学者叫许衡。他一生主持国学,兴办学校,以儒家六艺为国学内容教化百姓,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认为心与理“一以贯之”,可以“宰万物,统万事”。主张“存养”使“气服于理”。其学说对程朱理学的传播和世风淳正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五言古诗<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的作者问题,历来有争议.近年学界多倾向于蔡邕作.但此种观点或可商榷.从该诗的韵律、声律的角度分析,及对蔡邕创作情况的观照,可说明该诗的作者与蔡邕并无关系,当为东汉之前即流传于民间的歌诗.  相似文献   

8.
<正>~~  相似文献   

9.
10.
爷爷的鼾声     
爷爷去世那天,老家的天河好像破了底。那雨一阵缓一阵急,却不见得停。我从北京赶回去,赶到村头.忽听见呜呜咽咽的哀乐,眼睛便没了开关。我从村头一路狂奔,在泥水中飞越那条爷爷背着我拉着我望着我、不知走过多少遍的胡同。黑漆漆的棺木阴森而又凄凉,出殡的队伍走得郑重而艰难,空气中是此起彼伏的哭喊,但是对于溘然长逝的生命来说。这些都是繁冗且无济于事的。  相似文献   

11.
太阳的指纹     
《神州》2013,(23):I0001-I0001
既然活着,就不妨像水,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生命。常听你感慨,一个人并不懒惰,也不庸俗,更不少才干,然而活得却末必尽兴。这圃拢一直在折磨着你,使你常常在一次短暂的顿悟之后,又落入一个更深的蒙昧之中。从此你紧锁的眉宇问发源了一条长长的愁之河,只会在流星掠过的夜空下用琴弦交换自己孤独的故事。你说年轻的心只会不打伞地走入如泣的雨中,只会在不醒的早晨执著于那个摇曳了千年的梦幻。  相似文献   

12.
凌仕江  穆林 《旅游》2010,(9):8-8
雪,盘坐在梅里的春天。雪,倒在梅里怀抱醒着的冰。雪,梅里燃烧的天使……文字无法让声音来触摸你远在远方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焦凡 《丝绸之路》2013,(24):46-48
《长城汉语》教材是国家汉办的指定教材,该教材被海外孔子学院广泛使用,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在日常教学中也采用了该套教材进行教学。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一级班教学采用《长城汉语》第一册,该套教材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同时也存在部分问题。本文就《长城汉语》第一册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为一线的汉语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粮食的启示     
意味深长的粮食 消化它需要一生 站在城市的边缘 我学会了听粮食说话 与粮食推心置腹地交谈  相似文献   

15.
每当十月来临的时刻 我总想倾情地唱歌 五千年的岁月 镌刻了多少蹉跎  相似文献   

16.
坍塌的长城     
窦贤  王杰 《丝绸之路》2005,(9):49-53
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据统计,中国的长城从战国时代延续到清代,其总体长度已经超过10万里。长城耸立在中国大地2300多年,纵横20多个王朝。在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境内的长城遗迹也超过1万里。但是,长城正在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在甘肃境内,这种自然与人为的破坏更为严重。有人说:万里长城有墙体矗立的只有1/3,还有1/3已经是遗迹,另外1/3已经完全消失了。而现在这1/3的长城遗迹却正在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专家呼吁:长城遗迹亟待保护与抢救。  相似文献   

17.
于春雷 《文博》2016,(4):62-67
陕西战国魏长城、秦昭王长城、汉"故塞"、隋长城、明长城自成一个系列,各具特征,相互之间存在继承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长城发展进化的局部轨迹。  相似文献   

18.
最早将军队喻为长城的,是1500多年前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檀道济。据《宋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檀道济一生征战,所率军队使敌军闻风丧胆。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他领兵攻打魏国,粮尽退兵,敌军竟不敢追来。  相似文献   

19.
魏菡 《神州》2010,(4):58-58
前身 我呆滞地前进/后面则是那/光秃秃的前身我伶仃的前身/吮吸过露水/光滑的表面/盛开一朵垂败的花  相似文献   

20.
张晓东  冯庆 《丝绸之路》2009,(22):22-23
本文对长城工牌进行了考释,依据明代地方志对工牌内容提出新看法,认为工牌具有重要的文字价值和历史价值,并进一步指出"蔡止梅起"中的"蔡"、"梅"乃明代修筑肃州西长城的凉州卫指挥蔡纪和肃州卫指挥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