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颖慧 《神州》2011,(7X):35-35
张爱玲的《小团圆》是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人生的失落以及对感情的伤痛都带有张爱玲自己的独特感悟,透过《小团圆》我们看到的是张爱玲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被世人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采取与世逆流的题材以及独具一格的创作特点备受世人追捧.《倾城之恋》是一部充分体现张爱玲爱情观和婚姻观的作品.在这部不朽之作中,亲情、爱情以及战争前后人们如何生存和挣扎的态度被张爱玲描写的栩栩如生.张爱玲笔下的亲情在金钱...  相似文献   

3.
陈瑾瑜 《神州》2020,(1):7-7
从婉约爱情到苍凉人生,电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张爱玲小说创作于世道曲折之时,对苍凉人生的体味是不言而喻的。原著《十八春》的结局有一道光明的“尾巴”,写男女主人公走过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后,虽然各有家庭,但还是一同去参加国家刚解放时东北的建设,化哀怨为淡泊。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则一刀切断了它,让这个哀怨的故事彻底以宿命的结局完成“苍凉”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李雪彤 《神州》2011,(9X):37-37,39
张爱玲笔下的父母多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其中小说《心经》中的父亲许峰仪和《金锁记》中的母亲曹七巧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张爱玲之所以会刻画出如此异化的父母形象,与她的人生经历和对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笛声 《神州》2014,(2):5-6
张爱玲试图在其小说世界中展示被"异化"了的"荒凉"的人际关系。其小说创作主题之一即是从现实出发,剔除了人际关系中浪漫诗意的存在,揭示了在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中日益紧张的矛盾冲突,尤其是通过在文化碰撞、融合中,被物质文明腐蚀、异化得千疮百孔的"人生味"的亲情,表现人类在"他人是地狱"的生存窘境中苍凉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彭恬静 《神州》2012,(24):7
对时代、社会及人生的深深失望使得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荒原意识。无论是社会环境的"荒凉",还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丑恶",无疑都成为张爱玲"荒原意识"生发的起点,也是其小说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7.
赵东蕾 《神州》2011,(8X):45-45
超现实主义对人内心世界的梦幻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将梦幻记录作为自己的重要创作创作手法,想通过一种精神上的变革改变现实和人生,这种精神上的变革就是发掘无意识与非理性在全面认识人以及使人获得自由过程中的作用,梦幻记录是对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的一种延续。  相似文献   

8.
王可心 《神州》2011,(23):11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一,她擅长从女性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的情感世界,也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张爱玲的作品里记述的是平凡而悲凉的人生。她更多的从现实生活寻找素材,审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女性人物人性上的弱点。本文主义描述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恋爱观,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及无奈。  相似文献   

9.
艺术是艺术家用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以及自我情感抒发的一种方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本文以绘画创作为例,来探析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可心 《神州》2011,(10):11-11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一,她擅长从女性的视角来描绘人类的情感世界,也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张爱玲的作品里记述的是平凡而悲凉的人生。她更多的从现实生活寻找素材,审视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女性人物人性上的弱点。本文主义描述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恋爱观。分析了她们爱情观与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及无奈。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旅美作家张爱玲以国民党女谍报员郑苹如遭汪伪汉奸、特务头目丁默?陷害事件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色·戒》。如今,大导演李安又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引起了影迷们的极大关注。电影《色·戒》还未上映,便已炒得沸沸扬扬,张爱玲的原著小说也让很多读者回过头来再去品读。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一位在文笔下显示才华分量的作家,她的奇异本事在于小说中复杂宽广的内涵和指涉。论文主要从中短篇小说入手,通过对张爱玲代表作中纷繁复杂的色调、色彩的强烈对比、渗透主体意识的色彩选择以及丰富的象征性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力求比较全面的展现张爱玲被赞誉为“洋场仕女的丹青好手”的娴熟笔法和作者华美色彩下的苍凉心境。  相似文献   

13.
无论张爱玲怎样投入到俗世生活的中心去津津乐道灯红酒绿和笙歌艳舞,她小说中的人物却总是穿透岁月,穿透她有意强调的城市繁华,给人一种无限蔓延的孤独感。所谓“大隐于世”,笔者以为,小说中人物所体现出的这种令人隔膜和凄冷的城市孤独,正是张爱玲的一种创作风格。那么具体到小说《琉璃瓦》,这种繁华掩抑的孤独是如何在张爱玲笔下表现的呢?冷漠的亲情营造孤独意境由于作者张爱玲本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亲的慈爱和母亲的温暖,所以她的作品中很少能见到合乎常伦的亲子关系。“《心经》中的父女之爱是畸形变态的。《花…  相似文献   

14.
关露、潘柳黛、张爱玲、苏青曾是蜚声上海文坛的四大才女。潘柳黛是个心直口快、幽默、尖刻,能一针见血戳到某些人痛处的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包括胡兰成和张爱玲。矛盾发生在胡兰成的一篇文章上。那时张爱玲在上海崭露头角,胡兰成狂热地追求张爱玲,并挥笔写了一篇吹捧张爱玲的文章《论张爱玲》,把张爱玲文章形容成“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张爱玲身染“贵族血液”更是大肆吹嘘一番。潘柳黛与她们过去都是有交往的朋友,见胡兰成如此吹捧张爱玲:“那时我也心血来潮以戏谑  相似文献   

15.
王鼎钧独特而飘摇的人生历程,使其散文在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对人性的深层透视中,折射出浓郁的哲理气息,引发出对世间人情的怜慰,并开创出自己独特的散文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6.
芥川小说<杜子春>的时间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的同名故事。芥川在小说创作中以近代知识人的思考对原典中的素材作了取舍和改动。摒弃了原典中否定爱心的求仙主题,运用原典以及同类故事中以“幻相”的相对时间来完成人生教训的手法,提出了人对自身以及生存意义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鲁迅早年的学医经历、人生体验等形成了他的医生思维模式,使他在《药》以及其他小说的创作中,题材上重在表现对社会病态的关注,语言风格克制、冷静、内敛,情节结构模式采用生病——救治——死亡,从而使他的作品在文学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绍昆出生于1946年,受其父影响,从小接触了大量的列宾、苏里科夫等前苏联大师们所创作的油画作品,并因此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2年,刘绍昆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在此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为其此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刘绍昆油画创作的转向与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从苏派严谨写实画风到象征主义,还是从社会现实题材到内在精神世界,抑或是从伤痕乡土主题到精神文化的深层,均体现在刘绍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创作作品中。本文试图通过对于刘绍昆油画具体作品的分析,进一步勾勒出刘绍昆油画创作转向的轨迹,从而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艺术创作的进步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19.
苍凉是张爱玲悲剧美学的内核。本文旨在从身份焦虑的角度来透视张爱玲作品的荒凉意境,探讨张爱玲的身份焦虑的产生、表现形式及对苍凉的审美趣旨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崇贵 《神州》2020,(4):43-43
玉雕创作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孕育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创作的造型语言、审美特征以及文化意蕴,都需要大众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注。身为玉雕创作艺术的从业者,笔者从玉雕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着笔,通过分析玉雕创作艺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而对玉雕创作从业者提出新的要求。笔者言传身教,从自身以及自己的创作团队做起,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来保持其技艺的专业性。笔者在对玉雕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和坚守,在面对玉雕艺术这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用全方位的眼光看待问题,真正使玉雕创作艺术做到了可持续性发展。在这面对市场的重压下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玉雕艺术风格更加显得尤为可贵。赵崇贵是福建福州人,从事玉雕事业已经二十多年,父亲是个古董商人,赵崇贵从小对这些雕刻工艺品耳濡目染,特别是对木头石头雕刻十分着迷。正因这种痴狂,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结缘了玉雕,并且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因其雕工绝妙,刀法干净利落,而在玉雕界被誉为“霸刀”。这种坚持也成就了赵崇贵精彩的玉雕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