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晓峰 《东南文化》2021,(5):143-148
我国美术馆与博物馆在书画展策展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近年来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2014年以来中国美术馆在"典藏活化系列""国家捐赠与收藏系列""弘扬中国精神系列""国际交流系列"等书画展创新了策展理念,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书画展,如画家作品回故乡展、画家对比展、古今作品对比展、各种专题展、捐赠者特展等.当前我国美术馆书画策展还注重与博物馆合作、与高校合作以及馆际合作等.美术馆界探索积累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不但为美术馆学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案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博物馆书画展策展借鉴、参考,有助于双方取长补短、互鉴互进,实现美术馆与博物馆长期广泛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24日至9月24日,由中国钱币研究员Lyce Jankowski(何淑真)策展的"金玉满堂"中国钱币特展在牛津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旨在向英国观众介绍中国钱币及其收藏传统。牛津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又称阿什莫林博物馆,成立于168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博物馆拥有极其丰富的藏品,包括埃及木乃伊、拉斐尔画作及现代艺术品,  相似文献   

3.
马琳 《东南文化》2023,(6):141-146
随着策展人制度的兴起,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策展理念方面不断交融,对话展是策展融合的产物,在博物馆和美术馆有不同的特征与体现,由此引发了关于“美术馆的博物馆化”与“博物馆的美术馆化”现象的讨论。对于这一现象,不能仅从阐释的角度去理解,还应将其置于策展人制度发展这一语境中探讨。这种现象是博物馆、美术馆在策展方面不断融合的结果,也是博物馆、美术馆打破自身边界的一种体现,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4.
桑栎 《美成在久》2022,(6):79-95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丰富且来源广泛,各种知识背景的人才活跃其中,国际化的策展理念迎合了美国作为移民社会融合多元文化、进行价值观重塑的需要。然而近年来,其因运营不善而出现财政困境和人事变局。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5.
策展教学担负着为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培养策展人才的重任。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丰富教学内容,与策展实际工作无缝对接,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做好策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博物馆的策展工作。中西方国家体制和博物馆建制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语境下博物馆"策展人"所受到的制约,以及其在一个展览中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也因此决定了国内博物馆的策展人应该是一个"全能型"选手。本文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解读了中国语境下"策展人"的工作职责,以及策展工作对"策展人"专业素养的要求,并试图讨论在策展工作流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博》2017,(2)
"来自丝路之都的唐代艺术"文物展于2016年4月至7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其完善的策展方案是展览备受各方好评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该展览方案的选题、主题、大纲以及形式设计,试图说明在异文化背景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文物出境展览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而且基于意义共享的展览主题建构、叙事性的故事诠释以及符合展览叙事的空间设计,才能真正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展览作为凭借实物展品表达知识、审美或意志的一种经典且有效的方式,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宣传价值。展览的策划和制作是一项系统工作,目前国内外博物馆策展和独立策展人策展均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作者在对国内外博物馆策展理论、行为和策展人进行分析后认为,仍需从对展览本身以及策展参与主体构成的分析入手,客观评价各种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探索出促进策展人员作用发挥并不断提升展览质量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帝制中國的國家決策機制,在明代發生了重要變化,發展爲聖裁、閣議和廷議三種機制並行的複合機制。其中較晚出現的廷議制度,是一種比較公開、公平和公正的新機制,具有近代決策機制的若干重要特徵。經過不斷改進,廷議在明代後期日趨完善,在國家決策的形成中作用也日益重要,成爲帝制中國國家決策機制發展史上的新事物。然而,由於妥善處理聖裁、閣議和廷議三種機制關係的手段尚未形成,這種複合機制在運行中存在諸多問題,未能發展成爲一種更加有效的國家決策機制。  相似文献   

10.
张倩影 《文物天地》2023,(S1):24-29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博物馆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外引进展频繁地走入公众视线。其中一些引进展往往被多家博物馆“排队”引进,出现“巡游”现象。如何深入浅出地将异域文化生动准确地表达给观众,同时避免“拿来主义”,做出与别馆不同的创新策划,考验着策展团队的功底。通过回顾成都博物馆“灿烂的记忆: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的展策展思路及经验,希望为非首站引进展的创新策划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1.
林留根 《东南文化》2021,(3):136-141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全流域、全时空、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的风采的专题博物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重要的基本陈列之一.展览以宏观叙事方式,结合数字技术和现代展示手段,通过反映大运河历史、运河价值、运河文化的各类文物、文献、展品,向公众讲述大运河的中国故事,展现大运河的魅力和文化风采.策展团队挖掘、选择合适的文物展品并根据展品和主题进行创意设计,以此来实现展览目的 .科学、直观地揭示历史,同时生动、形象地解读运河文化,这样的策展理念和实现路径,可为我国大型线性遗产的展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1世纪,关于博物策展,特别是针对建筑语境中的策展,以及由于策展方式不同所产生的策展角色的诸多差异性的研究,逐步进入西方学界的视野。对于当代的博物馆策展人来说,策展、行政、教育、市场营销和公共信息部门之间明确的责任分工已经在一些大型博物馆中实施了十多年,在具体文化实践中这些分工使得策展人的角色难以定义。麦克·布兰森认为:"将策展人从他们的观众中分离出去,并使他们对博物馆服务的非审美兴趣视而不见,这是难  相似文献   

13.
汉代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以石头为材质,在其上刻画天地、祥瑞、神怪、人物等内容,生动地展现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更表达了汉代人对现实生活的眷恋以及对死后世界的希冀,在一定程度上是汉代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2017年于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展的“石上画卷—中国汉画艺术展”,策展团队认为洞悉图像背后的意义才更能让人们真正了解历史,因此,此次展览试图运用历年来考古学界、美术史界对汉代画像石的研究成果对展品进行整合,以展览呈现汉画像石所依托的观念和思想,让观众在欣赏画像石的过程中,既了解汉代社会的风貌,又理解汉代人对生与死乃至对宇宙万物的观念,是一次画像石题材展览策展思路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是年轻的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第一次与博物馆合作的展览。尽管由于传统书画材料的脆弱性、灯光、温湿度、安保等各方面的硬性条件限制,黄宾虹的作品几乎与裸展无缘,但在这次展览中,策展团队通过策展语言和展陈手段的创新,用多个体验式景观呼应黄宾虹的艺术创作精神,用不同维度的表现手法,为观众打造出多层次的观展可能。  相似文献   

15.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以考古材料为主要展示内容、考古学叙事为主要展示逻辑,结合南宋历史与文物,展示南宋时期杭州城市的历史、社会与文化面貌。从策展研究的视角,通过梳理策展思路,阐述针对特定的考古对象与主题,如何展开策展编辑,包括展览的选题与解题、历史叙述与展览阐释、空间叙事的编排,各个展示要素的构建、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关系的总和所形成的展览叙事。  相似文献   

16.
白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6):91-101+142
“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是广东省博物馆“中国外销画”藏品系列近20年征集与研究成果的首次集结展出。展览以“中西方视觉艺术的对话与调适”作为策展理念,尝试通过18-19世纪广州的外销画作品,钩沉艺术创作中中、西方的相互影响与借鉴,从而梳理出一段被忽视的早期中国油画史。展览旨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重新审视18-19世纪中外文化暨艺术交流史,探讨中国油画史的开端及其在西方装饰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张文蕊 《文物天地》2023,(S1):74-78
“美成在久——潘玉良艺术研究展”于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7月3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举办,展览呈现了国内外近十家艺术机构收藏的200余件珍贵藏品和相关文献,旨在对潘玉良个人艺术风格的时代必然性和艺术经历的发生过程追本溯源。本文对此展览的理念、研究和态度作概要说明,思考与总结策展对学术研究的视觉转化和展示实践。  相似文献   

18.
调性是指呈现在外、能被感知到的风格与个性。故宫博物院的“何以中国”展和观复博物馆的“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的展线、展项和文案均采用了与其自身特点相符的具有一致性的调性,取得了良好的展览效果。这两种不同的展览调性值得我们在策展时依据博物馆和展览的具体情况进行借鉴。在策展实践中,作者根据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调性,独立策划了“与子同袍—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展”,实践经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多数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举办展览时存在思路保守、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化的问题,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办好展览,激发展览活力,是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调动观众积极性、谋求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沧州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其于2021年初推出的《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的策划过程可知,针对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策展时所面临的展品匮乏、展览缺乏新意、策展过程封闭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打破只展珍贵文物的展览观念,拓宽展品资源选择面;优化展览结构,策划贴近现实生活的展览;开放展览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展览策划;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博物馆策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非遗是"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流变性、即时性等特点,非遗展示经历了原生态展示、民族民间艺术展示、"活态"展示三个阶段.当代专业的策展工作者需从狭义定义去界定非遗展,以当代视角和审美意识去理解、把握、呈现非遗的传统文化属性,在展览策划中体现出策展者保护非遗的主观意识,从"全遗产观"视角策展,在展览中阐释非遗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属性,积极搭建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