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琛 《丝绸之路》2021,(2):163-168
长笛是管弦乐团、管乐队通用的重要乐器之一,音色清澈柔美,音域宽广悦耳;长笛擅长乐曲中的华彩部分,技巧变化多样,既能演奏欢快明朗的旋律,又能演奏低沉忧郁的旋律,是木管乐器中演奏最为灵活的乐器之一.它在乐队中常常担任主要旋律,是必不可少的独奏乐器.长笛的表现力较强,尤其在演奏带有忧伤色彩的曲目时,一种淡淡的忧伤渗入人的心田...  相似文献   

2.
李娟 《神州民俗》2010,(2):63-65
长笛是管乐器中比较受欢迎的乐器,近年来成为西洋管乐器中学习人数最多的乐器。回想自己十多年的教学,接触了大量不同程度的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由于得不到专业和规范的训练,而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在对如何学好长笛这个很关键的问题上,缺乏一些更专业性的正确引导。总结自己这些年积累的心得和经验,就长笛教学方面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赵瑞青 《神州》2013,(35):243-243
音乐的表现是以音色为根基的,能否奏出美妙的声音对于每一位大提琴演奏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要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科学的,符合规律的训练方法才可以使演奏者们在音色的表现上更加动人。大提琴发音的关键点由三大方面决定,分别是琴弓与琴弦的接触点、持弓压力和运弓速度。在保证音乐的连贯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以上三点显得极其重要。文章结合大提琴握弓、运弓、弓法等右手技巧,将理论与实践演奏相结合,力求对大提琴表演中的音色问题做比较合理的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汉画中的长笛形制不一,跽坐、蹲坐和盘腿坐为其主要演奏姿态,表现形式为独奏、伴奏和合奏。汉画中的长笛具有音域宽、音色变幻、易制易带等特点,折射了汉代社会的文乐之风、礼乐之风、四夷之风和民族融合之风。  相似文献   

5.
李娟 《神州民俗》2010,(6):28-30
历来关于循环换气技巧的阐述虽不多见,却也各有所长。循环换气是众多吹管乐器所特有的一种具有较高难度的气息技巧。如何把循环换气以及其它类似的技巧发扬光大,是我们新世纪长笛演奏者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介绍一些练习的主要环节,希望给大家起到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常爱琴 《丝绸之路》2013,(12):67-68
合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童声合唱,被世人誉为"天籁之音",其对学生审美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选拔合唱队员、声部划分、气息训练、声音的统一性训练等方面探讨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7.
纪虹 《神州》2012,(12):98
中国传统乐器可以演奏出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境界,在乐器演奏中也许有主次的区别,但是只有不同乐器的完美配合,才能演奏出真正的音乐,才能为观众呈现出真正的视听盛宴。二胡是传统的古典乐器,钢琴是典型的西方乐器,二者的配合将演奏出什么样的音乐,关键看二者的配合与气息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宋宏群 《文史月刊》2012,(8):99-100
声乐的学习较为抽象,是一种非直观性的教学形式,很多技能的掌握全靠学生的感悟,而诸多技巧中的气息训练又是声乐学习中极为重要、极为抽象的一种训练,所以很多从事声乐学习的人,不知道声乐学习中气息训练的原理,更不知道训练气息的目的是什么,本文从歌唱者的生理结构进行分析,结合物理声学、共鸣原理,音乐美学等诸多学科,阐释发声中气息的训练原理和作用,并从声乐学习实际出发,对气息训练的手段做简要概述,使声乐学习者能够清楚的掌握正确的气息训练。  相似文献   

9.
樊苗苗 《丝绸之路》2011,(10):92-93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气息的控制与运用在声乐演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很好地控制和运用气息,才能把歌曲完整、从容地演绎出来。本文在总结气息在歌唱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概括出气息在控制音域、拓宽音域、改变音色等方面的运用,并指出了如何更好的运用气息,以期为声乐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36年,一○二师驻豫南经扶时,师长相辉章组成了一个军乐队,约四十余人,在汉口购置了大鼓小鼓、大号小号、拖管、黑管、长笛等乐器数十件,聘请陈耀藩(上尉、湖南人)担任队长。军乐队每日训练,常在升降旗时以及阅兵、开大会时演奏。1946年夏,武汉行辅主任何成俊向一○二、一○三师授给团旗,地点在一○三师师长何知重驻地湖北麻城。一○二师师长及各团团长、团副官由经扶前往麻城接受团旗时,也将军乐队带去参加。授旗大典由于有军乐队演奏,会场气氛显得隆重庄严,得到何成俊的嘉许。会后.何成浚及其随从官员对贵州的“杂牌”队伍…  相似文献   

11.
双簧管演奏中,音准、音色、节奏等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力构成了其基本要素,掌握好双簧管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是基本功练习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过程,是演奏艺术的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丁培津 《神州》2013,(14):72-72
单簧管是乐队中的"演说家",具有高音区明朗、嘹亮;中音区表现丰富,音色纯净,乐感清澈优美;低音区丰满浑厚,回声甜美的优点,技巧是单簧管演奏与教学的重要技能,是单簧管演奏与教学中追求的目标,要通过单簧管演奏与教学熟练技巧,突破技巧上的障碍和困难,本文立足于单簧管演奏与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口型、运指、运舌的技巧性练习,希望为单簧管演奏与教学的质量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达到有效提升单簧管演奏技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郝宝珠 《神州民俗》2010,(6):26-27,30
交响乐的演奏是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作为一名演奏员必须重视其中的各个要素,包括彼此之间音准、气息的统一以及对音色的追求、主动的合作意识等,这也是现今很多乐团普遍存在的一些演奏问题。  相似文献   

14.
龚明珠  刘亮 《神州》2012,(23):208-211
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作为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把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融入音乐创作中,创立了风格独特的印象派音乐,并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音乐发展。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中,是以光感和色感在人内心激起的瞬间感觉为主要目的,可以说其钢琴音乐的"灵魂"就是色彩性。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中采用了新的创作技术,包括调式、和声、织体、音响、曲式和题材等方面,在这些技术的运用中创造性地进行了深刻变革,并在整体音响效果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听觉世界。作曲技术的创新手法必然会引起声音概念与钢琴演奏技术上的变化,这个演奏技术的变化是随着声音概念的变化而来的。特别是触键与音色的掌握都给予钢琴演奏领域很大的开拓性。本文以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特性和创作技术作为切入点,以钢琴演奏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实际演奏中的体会,着重论述了色彩性音色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15.
张建辉 《神州民俗》2010,(6):31-32,41
小提琴演奏技巧分为左手、右手两个部分。共同的目标则是让乐器发挥出自身最动听最悦耳的声音,产生优美的音乐。左手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同样与右手担负着共同的责任,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富有歌唱性的小提琴的演奏是具有感染力的,甚至是感人的。用左手来体现音乐表现力,可以通过指法、滑音、手指的重音、揉弦的变化运用等来体现。  相似文献   

16.
方荣 《丝绸之路》2013,(10):60-61
揉弦是每一位弦乐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演奏者追求完美声音的需要和要求。本文对小提琴演奏的揉弦种类、练习方法及演奏风格等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佳颖 《神州》2014,(11):243-243
演奏技术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条件,钢琴演奏者需要经过娴熟的演奏技术才可以很好的向听众展示美妙的音乐。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和拥有高超的演奏技术可以获得高品质高水准音乐。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很好先天的技术条件和后天的艰苦训练,这是形成美妙音乐的基础条件。钢琴演奏者要树立演奏技术与音乐内涵相结合的理念,这样才可以很好的阐述演奏技术在整个钢琴演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洋 《神州》2013,(8):213-213
手风琴是世界上最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作为外来乐器它的发展和传入必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与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作曲家用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来为这件乐器创作,找寻属于自己的中国式手风琴音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中国的民族乐器,民间素材进行创作,通过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响,来表达深厚的东方文化气息。在现有的手风琴作品中,有大量模仿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音响,这些音响进入到手风琴音乐,对世界手风琴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对手风琴在中国民族风格的表现力上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臧慧 《神州》2013,(16):236-236
如何把握歌唱的状态,如何把握用耳朵聆听的正确声音概念及声音控制,歌唱的纵向呼气与吐字咬字的密切关系,如何把握状态呼吸的方法,如何把握吐字咬字和触音及音韵的归属,如何把握声音的走向、气息的对抗及声音的支点,如何解决真假声的混合。  相似文献   

20.
张婷 《神州》2014,(14):191-191
正音就是纠正读音,使学习者通过训练,达到字正腔圆,语气顺畅的将每一个音节带入歌曲演唱中。可以把这个阶段的学习称为朗诵。朗诵比朗读的要求更高,这是学习正音的目的所在。朗诵对于歌唱气息运用大有益处,学习演唱的人在气息上做到了“深、通、活”,有了“深、通、活”的气息支持,也就为演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朗诵有助于练习共鸣腔体的打开。通过歌唱状态下的朗诵和普通朗诵的比较,调整呼吸、发声、共鸣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最佳状态。正音课的初级阶段即朗读,要通过正规的训练纠正读音。在高级阶段即朗诵时,要把握好作品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控制好音色,以及气息的运用。这也是歌唱时运用气息、共鸣的一个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