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是方志记述的重要内容,明代对方志编纂极为重视,对入志人物不仅有明确的原则要求,而且在有关修志的规定中更为具体详细,[万历]《杭州府志》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性意义。本文通过对[万历]《杭州府志》人物记述的剖析,从体例、方法和文献价值几个方面,探讨了明代方志关于人物记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清代仪征刘氏一门三代皆致力于地方志的纂修,从清代道光、咸丰时期至民国年间,刘氏三代主持或参与纂修的地方志共有8种,这些方志资料丰富、体例严谨,被学者誉为名志。此外,在修志的过程中,仪征刘氏就方志纂修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体例的制定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新志的纂修,不仅仅是在旧志体例基础上对原来材料的简单堆砌,而必须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对以前所修各种旧志的体例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出合乎实际的新志体例。此外,刘氏还善于接受先进的方志纂修理论。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地方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代地方志的编修明王朝建立以后,消除了前代因民族歧视造成的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因素,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方志编修事业也进入新的繁荣时期。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方志纂修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中原和南方,而扩大到边疆地区;方志的类型也更加多样化;方志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明代志家对方志体例和编纂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方志理论的探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2014,(1):16-19
(六)方志人物及其编纂思想研究。徐鹏《陈元赞及其(长门国志)——兼论明末清初中国方志文化海外流播的另一种可能》介绍了明代东渡日本的陈元赞及其用汉文所修《长门国志》的特色,探析了陈氏匿迹史海的原因,并对其海外修志的价值和意义给予充分肯定。胡巧利《论梁廷榀(粤海关志)的编纂思想》通过分析《粤海关志》的编纂思想、资料收集、编纂体例、记述内容等,探讨梁廷榀的方志编纂思想。沈松平《论陈训正的方志思想》介绍了陈训正的修志经历及方志编纂思想,并阐述了民国志家对传统方志学理论的超越和对当代方志编纂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广西旧志整理的基本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地方志著述从比较正式的图经算起,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就正规体例的方志而言,则始于宋代。1949年以前历代编纂的方志总量,可考者大约有《广西方志佚书考录》汇集的321种佚志,加上现存的250种方志(含山水志、寺庙志),合计571种。在现存的广西250部旧志中,明代约12种,清代约145种,民国约93种。主要存藏于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和广西通志馆。  相似文献   

6.
《新方志编纂概论》是由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共同组织各市 (地 )史志办公室和省史志办公室有关处室参加编写的关于新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的一部专著。该书要目为 :绪论、新方志的指导思想、新方志的编纂原则、新方志的内容特色、新方志的体例、新方志的资料、概述和小序的编写、大事记的编写、人物的编写、新方志的图表、照片和数字、新方志的编纂程序、序言、目录、索引和编纂始末、省志编纂、城市志编纂、地区志编纂、县 (市 )志编纂、城市区志编纂、专业志、部门志编纂、乡 (镇 )志编纂、村志编纂、厂矿企业志编纂等…  相似文献   

7.
《新安志》、《徽州府志》都是徽州以及历史上的重要方志,而明代的《新安志补》作者方信说:补弘治壬戌旧志之阙及拾罗鄂州《新安志》之遗,正讹辨疑,准李肇《国史补》之例。①显然,这是对名志的补充和修正,它的资料性、学术性应是毫无疑问的。遗憾的是,方信在《明史》上无传,几无相关信息,而《新安志补》  相似文献   

8.
弘治《八闽通志》是明代所修第一部福建通志,由镇守太监监修,其体例仿于《大明一统志》,但亦有不同于其他志书的特点。该志引用史料极为丰富,保存了很多史书和古旧方志的资料,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该志分类清晰、编排有序,其文本书写尽量做到翔实,尤其是人物的收录和记述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能给后世修志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永乐大典》收录的《新安志》是明代洪武初年朱同编修的《新安志》。此志久已亡佚,《永乐大典方志辑佚》收录该志的部分佚文。本文从现存徽州方志中摘录了几条朱同《新安志》的佚文,以为辑补。  相似文献   

10.
张原临 《福建史志》2001,(6):20-21,58
改革开放时代带来了方志事业的空前繁荣。在同一个境域之内,志书种类繁多,资料浩瀚,部类齐全,体例严谨,其硕果累累,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乡镇志作为一个崭新的方志门类,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系列中,占有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11.
方信是明代徽州人,太学生,生活于弘治到嘉靖年间,他编纂的《新安志补》,主要是对《新安志》和《徽州府志》这两部方志进行补正,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一直以来,对于方信的生平知之甚少,甚至无法考证。本文将据有限的资料,对方信的家世、生卒年代及友人进行逐一考证。  相似文献   

12.
《新疆图志》是清末王树楠主持纂修的新疆省志,内容丰富、体例新颖,备受赞誉,对当时方志编纂产生了一定影响。《新疆图志》门类创新,图文并重、图表结合,利用大量实地调查资料和档案文献等编纂而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中国方志史的角度,考察苏州早期府县志在方志史上的地位。苏州是地方志的发源地之一,汉代《越绝书》是中国最早的方志之一。自汉至北宋千余年间,地方志曾以地记、图经等名称和形式长期流行,现存最有名的地记当推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宋代,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为现存图经实例,范成大的《吴郡志》为首部体例完备的方志定型之作,宋代昆山《玉峰志》首创"凡例"之先例。《至正昆山郡志》和《至正重修琴川志》为两部元代志书的代表作。明代,《嘉靖昆山县志》《弘治太仓州志》堪称州县志书的代表作,卢熊的《洪武苏州府志》和王鏊的《正德姑苏志》为两部明代善本府志。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他年轻的时候,就参与编修志书,“屡膺志乘之聘”,一生中编修了《永清县志》、《和州志》、《毫州志》和《湖北通志》等多部志书,积累了丰富的方志编纂经验。同时,章学诚对康海《武功志》等名志,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前人的修志经验,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方志学理论,诸如方志的源流、方志的性质和作用、方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等等,使方志编纂成了一项专门的学问。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前人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人,不愧是我国古方志学的集大成者。这里,仅就章学诚关于方志体例的主张,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明代山西方志总体数量、普及程度有了空前的发展,志书种类开始定型,体例亦逐步完善,内容日见丰富,并产生了初级方志理论。作还从明代方志勃兴的原因、编修的组织形式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老生常谈     
老生常谈傅振伦人所共知,修志是我国优良传统,方志是科研情报的宝库。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即汲汲于新志的编纂,在党政领导关怀和中央方志指导小组指导下,全国修志十万大军已编印了近万种的方志、地方专志、地情年鉴,其中有不少佳构、名著,体例完善、资料翔实、文字通...  相似文献   

17.
清道光年间福建兴修通志,兴泉永道周凯趁机主持编修了在厦门、金门方志发展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的"厦金二岛志"。两志体例类同,但《厦门志》体例更完备,门类更齐全,内容更丰富。两志均具有强烈的资政和民生色彩,体现了海岛志的地域特色。两志的成书过程和体例内容对我们今天编修志书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作为清代著名方志学家,在方志学理论方面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方志学编纂理论上,他提出编志须遵“循史家法度”,指明了编志的原则;在方志的撰述范围和门类分别、方志的义理、方志的体例、方志的论断等方面都提出了比较详尽的要求;主张“文人不可与修志”对编志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些理论直到今天仍有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志理论博大精深,传承修志千年不衰,自有其独特的体例和系统的学科理论。在二轮修志中,编修者应该用方志基础理论指导编修实践。笔者认为,修志工作者应根据方志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切实注重续志理论的“四化”:即篇目设置规范化、资料处理技术化、书写内容条理化、文字表述志体化。  相似文献   

20.
<正>地方志,简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编史修志讲体例、读志用志观文风,这是历代方志名家特别讲究和看重的大事,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做了大量工作,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谋篇布局之后,就要开始编写了。一部良志佳作,首先要有得体的结构,精当的语言和朴实的文风。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