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和川 《神州》2014,(15):228-228
读大学的时候选修过李任飞老师关于管仲的课程,听完之后我对管仲佩服的五体投地,一方面是因为管仲本身很了不起,另外一方面李老师的演讲功力确实了得,用丝丝入扣,栩栩如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李老师讲的这门课也是我大学时期唯一没有翘过的课。虽然相对于同时期的孔子,管仲的牌子没那么响,上镜率也不高,但管仲人品才华俱佳,不仅与齐恒公一起缔造了齐国的春秋霸业而且还留下了治国心得《管子》一书,业绩著作都  相似文献   

2.
北魏王朝肇迹于代北塞外,在其统治前期,军事讨伐政策在北部边疆经略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主动进攻型的军事讨伐政策其实非常短暂,严格来说仅仅存在于道武帝拓跋珪统治时期,而防守、羁縻与怀柔方针则是长期的、稳定的,是北魏王朝经略北部边疆的基本方针。以"守在四夷"为核心的中原传统边疆经略思想,是北魏北部边疆经略方针赖以形成的重要思想源泉,也是北魏王朝讨论、决策边疆经略事务时最权威的理论依据。这体现了北魏统治者自觉认同中原文化、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姿态,对维护北部边疆稳定、促进边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以及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形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泽宇 《沧桑》2011,(6):57-58
明郑若曾的《江南经略》因抗倭而作,以苏松常镇四府为重点。总结了以拱护留都为重、江陆联属为一、崇明设险协守、严防江北的江防策略。明代中后期抗倭由海防至江防,这一思想的转变与一切以拱护留都为重的宗旨,体现其一路退守自保的倾向,体现国势的低靡,也证明了《江南经略》的实战性。  相似文献   

4.
在非汉族统治时期的元朝能将"以儒治国"思想顺延下来,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除了与儒家思想的内在性质存在密切联系,还与当时的政治家的政治思想存在密切联系,其中耶律楚材采取的"以儒治国"就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笔者将对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思想进行简要分析,并深入探究耶律楚材"以儒治国"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邵鸿烈 《古今谈》2005,(3):26-28
《管子》一书虽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者托名管仲之所作,但其中的基本思想却保留了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政府理财家、协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的遗说。管仲是在我国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建立社会诚信机制的思想家,在2600多年以前(早于孔子100多年)就提出了以制度规范诚信,以教育巩固诚信,以政府诚信推动经济社会诚信的主张,这是具有历史创新性意义的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夏,西安大唐西市古玩城现两件五十两银铤,据藏家称银铤系家传藏品,解放前出自西安南郊。经陕西省钱币学会、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鉴定确认,为唐代五十两银铤,现介绍如下。1."桂州经略使贞元三年元旦进奉银壹铤重伍拾两"银铤;该铤长272、宽73、厚11mm,重2050g。全身锈蚀不严重,錾刻文字竖写三排(图1),识读如下:第一排"桂州经略使贞元三年元旦进奉银壹铤重伍拾两"  相似文献   

7.
王家大院影壁艺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壁,又称树、屏、萧墙、罘恩、隐避、照壁等,早在西周时就已出现。当时,天子在门外立屏,诸侯在门内,士大夫无资格立屏,只能用帘子掩门。孔子曾批评管仲僭越礼制,曰:“邦君以树塞门,管仲也以树塞门,管仲知礼孰不知礼?”这里的树指的即是影壁。  相似文献   

8.
《历代经略西北边疆研究》乃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侯丕勋教授的近著。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15万字),但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历代统治者经略西北边疆的举措,有一些令人信服的创见。本书没有采用常用的“开拓”、“经营”等字眼,认为“这两个概念既无法充分涵盖和确切表达历代开拓与管辖边疆地区的历史、又与现今有关成果内容本身不相符合”。因而采用“经略”一词,表明要以“经略”的角度来研究西北边疆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历代治理边疆,其措施都是综合性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系统工程”,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冬玲 《神州》2013,(5):18-18
通过观看《孔子》这部电影,了解到孔子的治国之道以及他的一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为政以德”以及“仁”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想有着长远深久的影响,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都是从孔子的治国之道中演变而来的,要更加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10,(24):92-92
<正>礼学与胡学的互动互补。唐代君臣,特别像"贞观之治"时期的李世民、魏征等这样一些明君贤臣,多以周公礼学中的"以礼治国"或"以德治国"的管理思想来指导其建国、治国方略,并且更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明  相似文献   

11.
管仲帮助齐桓公建立的政治格局离孔子心目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理想大一统政治局面尚有很大差距,所以管仲"器小"。然而,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口号不但有利于齐国称霸诸侯,在客观上还有利于维护周王室的至尊地位,所以孔子称管仲为"仁人"。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表明了其对待理想与现实的中庸圆融态度,即把实现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与诸侯争霸的现实结合起来,以"霸天下"实现"王天下"的目的。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还表明了其对待夷狄的态度,即主张对夷狄进行教化和改造,使之进于华夏文明,以"文一统"的方式维持天下的和谐秩序。  相似文献   

12.
《福乐智慧》是一部富有哲学思想的文学著作,反映了历史发展思想、民本思想、治国思想和神意思想。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作者在著作中尽管反映了大量的神意思想,但《福乐智慧》所展现的民本思想、治国思想等深邃的历史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荀子从"万物各得和以生"的自然观出发,形成了"顺天应时"、"和合"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延伸到他的修身、伦理、治国方面,从而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与自然、再到到人与人之间高度和谐的理想状态,既体现出荀子环保思想的系统性,又由于荀子修身、伦理、治国思想在其体系中的重要性而显示出荀子环保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两汉王朝经略西南夷的曲折历程,在中国古代边疆经略史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出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形成历程,是各族人民不断战胜边疆艰苦的自然环境、边疆与内地融为一体的过程,也是在"大一统"思想引导下不断与边疆无用论的观念作斗争的过程。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而非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历经艰难曲折、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姚依  弓凯婷 《福建史志》2022,(3):16-21+71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海防事业的实干家。1874年5月,沈葆桢临危受命赴台抗倭,并为巩固台湾海防采取了诸多举措,其海防经略思想可为新时代我国海防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客商”论     
自西汉帝采纳晁错《论贵粟疏》中“农为本、商为末”“重本而轻末”的经济思想作为治国之道以来,两千多年间,“重农抑商”一直是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这样,商人便成了被封建统治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在政治上,他们被搁浅,甚至被排斥。依据唐朝制度,工商或三代之内不得为官乘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宋夏矛盾突出,西北边疆战事不断,边疆军事经略成为必需。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西北军事经略的研究极为重视,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为此,本文从军需物资保障、治军方略和攻守策略与实践等方面,对近20年北宋西北边疆军事经略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一说起“管鲍之交”,都说鲍叔牙有伯乐之才,对管仲有知遇之恩。其实一切外在的言行,无非是内在性情的投射。鲍叔牙一而再、再而三地迁就管仲,举荐管仲,不仅是鲍叔牙有知人之才能,而且有着容人之雅量。  相似文献   

19.
龚自珍是我国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折时期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杰出思想家。作为封建末世清醒的大思想家,龚自珍意识到中国社会正处于"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危机前夜。他目睹这危机前夜整个社会所呈现出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内外交困、思想沉寂的局面,心急如焚,满怀忧国忧民之情,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针砭时弊,提出了一系治国安邦的社会改革思想。具体说来,其社会改革思想主要有:改变选人方法,注重经世致用;反对论资排辈,用人不拘一格;主张以礼待臣,尊重大臣人格;陆防海防并重,抵御一切外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把握其基本内容的前提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党的主义纲领,建国与治国,党与国家、军队、其它党之间的关系为角度展开研究,呈现出以党治国思想的内容理路和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