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子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描写西门庆新官上任时“身穿五彩洒线揉头狮子补子圆领”。所谓“补子”,也叫“背胸”,是在官服的前胸、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一定规格的图案,是官员品级的徽识,明清两朝独有的冠服。定于洪武二十四年。据明人王圻《三才图会》记载,所绣的图案文武官员各不相同,文官“一二仙鹤与锦鸡,三四孔雀云雁飞,五品白鹇惟  相似文献   

2.
王建芙 《收藏家》2014,(5):43-49
<正>贵胄冠袍清朝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在宫廷朝会及筵宴活动中,要跟随皇帝穿著礼服、吉服、行服等不同的服饰。同时,由于清朝文武品官自上而下均实行九品官阶制,其佩戴的冠帽、穿著的服装也必须按照各人官衔和品级戴用,不允许发生僭越错误。官员服饰实际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标志。清石青直径纱补服(图20)补服是君臣在春夏秋三季里举行嘉礼庆典和吉礼祭祀活动时套在朝袍外边穿着,或单穿的一种礼褂。既属于礼服,又属于吉服。清,纱,身长122.1、中腰70.9、下宽116、袖长84.9、袖口30.8厘米。  相似文献   

3.
补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王朝官员服饰的主要饰件,用以标明官员身份等级,佩戴于官员服饰的正后背及胸襟,运用织、绣、缂丝等工艺制作,分文官与武官补子。文官等级纹样为“禽”,武官纹样为“兽”。清代补服等级制度基本上沿用于明代,但是随着满洲贵族王朝的建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其在装饰纹样风格上有了不少变化,有着鲜明的清代补服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一幅人物画卷。卷首题签:“南台祖帐图,墨庄先生册使琉球,于福建五虎门登舟,大吏送之。汀州府宁化县伊秉缓谨题”。下铃方形连珠朱文篆书“秉缓”印。“南台租帐图”五字隶书,字体较大,余为行草,字体略小。画心纵77.7,横175厘米,纸本设色。画面正中一人,身着黄袍蓝褂,与前来送行的七位官员话别。据伊秉缓的题签,此人无疑是墨庄先生了。墨庄为李鼎元之号。七位官员绘于画面的右侧。这些官员均着补服,佩带朝珠,补服上分别绘有鹤、蹦蹦、锦鸡、孔雀等图案,由此可知他们是品秩不同的文武官员。七位官员后面为…  相似文献   

5.
袁媛 《大众考古》2022,(1):53-56+98
<正>带板是缀饰在腰带上的扁平板块,起自战国时期,经魏晋南北朝演变延续至清代,象征着古代王公显贵的特殊身份,有玉、金、银、铜、琥珀、玛瑙、珊瑚、乌角及木等多种质地。一条腰带镶嵌13—26枚带板,明代中后期形成相对固定的20枚一组。带板板面纹饰多样,有动物、花卉、人物、文字和素面,也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明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严格冠服制度,据《大明会典》记载,文武官员朝服革带“一品玉,二品犀,  相似文献   

6.
韩珂 《文史博览》2007,(9):33-33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  相似文献   

7.
胡桂梅 《收藏家》2015,(2):39-45
胸背,作为一种极富装饰性的纹样因织绣在衣服的胸背处而得名1,在中国古代服饰使用上历史悠久。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早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武则天就曾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2。元代,在朝鲜汉语会话教材《老乞大》中也曾提到"胸背"的名称3。这在同时期的历  相似文献   

8.
渔父 《贵阳文史》2008,(5):31-33
李伯元在《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重正途宦海尚科名讲理学官场崇节俭”中,写到一位副钦差署了浙江巡抚,司、道上去禀见。“只见署院穿的是灰色搭连布袍子,天青哈喇呢外褂,挂了一串木头朝珠;补子虽是画的,如今颜色也不大鲜明了;脚下一双破靴;头上一顶帽子,还是多年的老式,帽缨子都发了黄了。”然后,署院开始教谕下属:  相似文献   

9.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在国民大会堂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民选总统后,坐车到总统府,在礼堂接受文武官员觐贺。11时40分,总统、副总统夫妇与觐贺官员在总统府子超楼前摄影留念。这一张照片实际上就是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全家福”。“全家福”照片上人物多达186人,至今难以一一确认,也有长期被误认的。“全家福”上都有哪些人呢?  相似文献   

10.
(三)清代妇女冠服 1 朝褂 (1)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贵妃朝褂有四种款式,均石青色,织金缎或绸及泥金纱镶边。 ①式为圆领、对襟、有后开裾、缺袖的长背心。自胸围线以下作襞积(褶裥)。其纹饰,在胸围线以上前后绣立龙各二条,胸围线以下又横分为四层,第一层与第三层分别织绣行龙,前后各二条,下置平水江崖和寿山石。第二层与第四层分别绣“万福”、“万寿”(团寿字与蝙蝠),各层均以彩云相间。(图十七)  相似文献   

11.
满族人民在长期社会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补绣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绚丽的鲜花。 补绣也叫钉线,是清代产生于民间的一种刺绣艺术〔注〕。它与一般色彩艳丽的丝绸枕顶等的刺绣不同,是以家织布做材料,以黑白为色彩而构成的。纹样以粗壮的黑线造型,粗犷有力,黑白分明,自然和谐,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2.
“功牌”是封建社会给有功者的一种奖牌。清代之前的功牌是用银制作的,清代改用纸制作,类似现在的奖状。清代的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如正一品、从一品晶;正二品、从二品,……,一直到正九品、从九品,共九品十八级。而功牌只是奖给五品和五品以下官员的,如果得到几品功牌即可戴显示官阶的帽顶,即顶戴。“功牌”为一式两份,称为右牌和左牌,右牌发给有功人员保存,左牌存档或向上秉报。  相似文献   

13.
1948年5月20日上午10时,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在国民大会堂举行。其后,蒋介石、李宗仁分别偕夫人抵达总统府接受文武官员集体觐贺。参加觐贺的文官为简任以上负责主官,武官为少将以上负单位责任主管共约700余人,冠盖云集,盛极一时。11点40分,总统、副总统夫妇及觐贺官员在总统府子超楼前摄影留念。这张照片实际上是民国政府高级官员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全家福",照片上人物多达186人。第一排就座24人,总统、副总统夫妇四人端坐中间,左右两边各坐十人。主要为五院正、副院长、秘书长及党派、社会贤达、党派领  相似文献   

14.
补子,绣在官服前胸和后背上,以不同的禽、兽图案起到标识官阶的作用。补服最早出现于明朝。明洪武元年(1368),赐百官服装,礼部建议服“与唐制同”,就是说在服装制度上借鉴了唐代的制度。由此可见,明朝补服的灵感来自于唐朝官袍。那么,唐朝为何要以动物来标示官员品阶呢?  相似文献   

15.
正传说古代一位圣人在布达拉宫一次歌舞宴会上,看到雪山飘绕着金色的彩云,有所启发而连夜秉烛设计制作了一顶帽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藏帽﹃次仁金果﹄。最初是男性所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发现女性戴着这顶"金花帽"显得更华贵美丽。在农村牧区,如遇寒天,把帽沿的耳后部分往下一拉,耳、颈、肩全都没于皮毛之中,将大半个脸也遮盖起来非常暖和。每逢过节,戴上"次仁金果"帽显得气派喜庆。过节之前正是格桑的"次仁金果"帽生意最好的时段。  相似文献   

16.
<正>琦善,博尔济吉特氏,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满洲正黄旗人,世袭一等侯爵,监生资格,17岁到刑部任职,嘉庆十三年(1808)补官刑部员外郎,从五品。琦善为人豪爽,说话声音洪亮,为官做事张弛有度,24岁“授河南按察使”,正三品省级官员,因剿捕之功赏戴花翎。嘉庆二十三年(1818)五月,升任江宁布政使。第二年,琦善升任河南巡抚,位列封疆,  相似文献   

17.
1969年春,中国政治风云仍在急剧变幻,河湟谷地仍然寒意料峭.古代北方慕容部族后裔的居住地——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公社传来一条喜讯:本康沟大队的吕存姐当选为党的九大代表,要上北京开会去啦.乡亲们让她穿上白衬衣,套上绣了边的紫坎肩,佩上胸绣,勒上绿绸腰带;又特意用纯白的绵羊羔毛制成毡帽,上面绣了花边,戴在她的头上,送...  相似文献   

18.
在旧戏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这种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很得皇帝的赏识,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连皇帝自己也不例外。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软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  相似文献   

19.
一、早期货币和支付形式 18世纪80年代,当大洋洲的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刚开始建立移民区时,还没有一条法律来规定区内流通什么样的货币。殖民地文武官员的日常生活均由军需部或政府商店供应,犯人  相似文献   

20.
“文革”浩劫伊始,曾经享誉国际的南京军事学院惨遭灭顶之灾。时任院长的张震将军至今回忆起来仍痛惜不已。将军本人在最初的一两年里,“帽子”戴了一顶又一顶;“罪状”列了一条又一条,被折磨得险些丢了性命,但他始终没有向恶势力低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