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璐 《湖南文史》2013,(9):55-55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这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孔子在《论语·子路》的第十三篇给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在孔子看来,所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就是他文中的君子和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谐而不苟同,小人则是君子的对立面,没有原则,盲目附和,甚至是完全复制,小人无法达到君子的和谐于万物、众生的境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孔子说,君子之人,  相似文献   

2.
父亲临走前,跟我们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他亲眼见到的,就是我堂伯死得很奇怪。他死前做了个梦:妈妈要来接他走,几月几号几点钟都告诉他了。结果真的按照梦里讲的,在那一天举办葬礼,请很多人来吃饭、玩麻将。差不多到点了,人家问他:你不是讲你要走了吗?结果时间一到,他说了句“妈妈来了,接我走了”,就倒下去了。 “父亲说,如果没看到,你是不会相信的。他15岁起就跟伯父闯南洋,最后亲眼见到伯父死得那么舒服。  相似文献   

3.
万冬明 《南京史志》2011,(11):15-16
开完家长会,回到家里,我跟孩子说:"今天我终于上台发言了,你高兴吗?"他问":那你讲了些什么?"我说:"我说作业布置太多,希望老师不要布置作业了,这你满意了吧?"他并没有开心。我又说":你知道我讲了这番话后的风险吗?老师从此很有可能不再管你了!"他不解:"老师才不会理你呢!"我呵呵一笑:"反正你自己做好心理准备。你总以为老师爱管你,其实,人家真的是为你好,换了谁  相似文献   

4.
鼎鼎几年没有看见爸爸了,他好想爸爸。每当看见别人一家围着桌子吃着团圆饭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真是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老是不回家?难道他不想家吗?难道他真像诗中所写的那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吗?一年中具有象征团圆的节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和春节。中秋节,爸爸没有回来,鼎鼎开始盼望春节的到来。“鼎鼎,这个节日的顺序排错了。”老师敲着桌子对他说。鼎鼎这才意识到老师在讲试卷。老师正在讲其中的一道排序题。鼎鼎在春节后面排上了中秋节。“这题很简单,春节后面依次排元宵节、五一劳动节,后面是中秋节。全班只有你一…  相似文献   

5.
马一凡 《文史月刊》2009,(12):75-75
《邵氏闻见后录》载:秦少游在东坡旁边坐,老顽童苏轼耐不住性子,又调侃自己的学生胡子多。秦少游也是熟读诗书的人,引用《论语》之语戏答:“君子多乎(胡)哉。”谁知苏东坡脑袋转得更快:“小人樊(繁)须也!”正好借用了《论语·子路》中的原话。这一问一答,令当时在座的人个个笑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6.
一名老师为了让孩子认识金鱼,特地买了个鱼缸,养了几条活泼可爱的金鱼。等到下午,老师回来后,竟发现金鱼已经被丢在地上,死了。老师生气极了,对着全班小朋友大声说:“怎么会有这样不听话的小孩?究竟是谁做的?”大家面面相觑。一个小朋友走了出来:“老师,是我做的。”老师正想狠狠地批评他,小孩又说:“老师,金鱼游了一整天,它会累的,我就把它放到地上休息一下。”老师搂着这个孩子,轻轻地爱抚,庆幸自己没有把话说完,否则,一颗真诚的童心就会遭到破坏。这让人联想到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在他小时候,他父亲曾把孩子们叫来问:“你们长大…  相似文献   

7.
杨淑霞 《神州》2012,(32):17+19-17,19
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复生。生不可逾死,死不可复生者,皆因情所不止也。”为此,他在他的《牡丹亭》中,让杜丽娘或生或死,或死复生。全由“情”所左右。真乃大家手笔。其实,这一“情”字,直达中国戏曲之命门,亦是中国文化之密码。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相似文献   

8.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五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五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五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五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20世纪30年代,吴宓的一位学生要去美国留学。  相似文献   

9.
何为君子     
北宋嘉佑八年(1003年),周敦颐47岁,这年的五月他作了《爱莲说》。作品说莲是“花之君子”,以物喻人。那么作者说的“君子”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有五个要素,即“五不”。  相似文献   

10.
周华 《神州》2013,(17):175-175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有的老师在上完一节课后,会感叹地说: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环节,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发现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要是换种方法讲得话,效果应该会更好。这简简单单的纯朴的话表明了老师们在上完每节课后的反思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杜晓丽 《神州》2014,(17):75-7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讲清楚,讲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  相似文献   

12.
二十四年前,一个青葱少年即将高中毕业。在面试考场,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师问他:知道电视吗?他摇摇头说不知道。考官问照过相吗?他点头说照过。“那你用过照相机?”少年又摇了摇头。面试老师不解:那你在哪儿照过相?他回答:在照相馆。  相似文献   

13.
草堂随想录     
纪晓岚听他的堂孙说,韩店史某穷得叮当响,他父亲病得将死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件棉袍,史某准备把棉袍来装殓父亲。他母亲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不如拿它去换点米,一家人还可能多活个把月,何必把它在土中沤烂呢!史某不忍心这样做,终于用棉袍装殓了父亲。这时,有一家丢掉了副银手镯,怎么也找不出来。一天,史某倒粪,竟在粪堆里发现了银手镯。人们说:这是老天爷偿还你的棉袍,旌表你这个孝子呀。丢失手镯的用六千钱赎回它,恰好等于一件棉袍的价钱。有人说:“这纯属偶然。”纪晓岚驳斥说:“如果把这说成偶然的,那么,王祥…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人之处世.孰不厚生?”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企图通过养生而长寿.这是人类始终探讨不辍的重要课题。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作为一个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对养生这个问题.他发表了一些意见,也身体力行一些准则,本文拟就《论语》中的资料,将孔子的养生观极谈于下。一、树立不犹不惧的豁达观点《论语·颜渊》第四章载:司马牛问君子。予日:“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能够做到豁达乐观,那是因为他“不忧不惧”;而之所以能够做到“不忧不惧”,又是因…  相似文献   

15.
姜东平 《文史精华》2005,(12):30-34
这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年轻人的死亡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死的时候只有34岁.如果他活到今天,该是一位76岁的老人.1963年5月11日,人们发现他死在单位一间破败不堪的独身宿舍里.……  相似文献   

16.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徽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答曰:“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子死了。”他也回答:“那太好了。”他的老婆因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  相似文献   

17.
杨慎 《炎黄春秋》2008,(2):52-52
2004年12月初,我应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的邀请,到广州去作一场演讲,时间是12月3日上午,地点在广东国际大酒店。任仲夷同志是这个联合会的高级顾问,也应邀出席。那天他来得特别早,我们在休息室寒暄片刻后,他便问我:今天讲什么题目?我说准备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住房建设问题,并顺手送他一份讲稿请他指正。他幽默地说:指正不敢当,改成拜读吧!不过,不是我拜读而是你拜读,因为今天上午是你讲我听。  相似文献   

18.
黄国杰 《神州》2012,(34):120
这是我第一次听没有中场休息的讲座,第一次目睹讲演者轮流交换两只脚站着讲三个小时的讲座……这就是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的讲座。讲座中,我看不出一个教育专家的权威——语言如此平实;也看不出掌管一方教育大权的一把手的影子——着装如此朴素。再细听他的谈吐没有一点空洞的说教,没有讲多么深刻的大道理。他只是很平静地说着发生  相似文献   

19.
龙鎏鑫 《神州》2012,(22):291-291
作业一直是学生很头疼的东西,曾经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作业。”这个段子很诙谐,但我们也在诙谐中看到了作业给中学生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写作业,或者说在作业中享受求知的快乐,这似乎成了不可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王学亮 《文史博览》2010,(10):58-59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人们一直没有确定希特勒的最终去向。苏联红军虽然在地堡附近找到了一具很像是希特勒的尸体,但是不久便有人证明说这只是他的替身。有人说希特勒已经死了,有人说他没有死,各种推测不一而足。时至今日,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