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和陈布雷,是同一时代的两位才子。 陈布雷,1890年11月15日生在浙江慈溪西乡,郭沫若比陈布雷小两岁零一天,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陈布雷,1911年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涉足文坛,先后受上海《天锋报》、《申报》和《四明日报》之聘,任撰述和特约撰述,撰写政论文章,初露锋芒。1920年后任《商报》主笔,用  相似文献   

2.
我馆所藏有关西安事变的档案资料,已选择一组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应变及营救蒋介石的函电,公布于1981年《历史档案》第一期。陈布雷所藏“解决陕事之文件”,对研究西安事变后“陕甘善后问题”政治解决经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虽非原件,然系陈布雷亲笔所录存,特按时间顺序整理公布于后。又文中所有污蔑中共方面字句,均未加“”号。  相似文献   

3.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文胆”陈布雷之所以在蒋介石面前成为郭沫若的说客,并促成流亡日本十年之久的郭沫若得以回归祖国,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其中除了出于抗日民族大义,应当说还有着作为同时代的他本人与郭沫若两个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陈布雷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省慈溪县西乡官桥人。1907年人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就学,1911年毕业,名列第四名。同年秋应上海《天铎报》之聘,任撰述,开始用“布雷”为笔名。  相似文献   

4.
<正>陈布雷(1890—1948),原名训思,字彦及,号畏垒,浙江慈溪人,布雷是他的笔名。陈布雷早年曾任《天铎报》《商报》主笔,武昌起义时,陈布雷在《天铎报》上以“谈鄂”为题,鼓吹革命,抨击封建制度,文笔犀利,斗志激昂,为沪杭各大报纸竞相转载,从此布雷之名响彻京沪。  相似文献   

5.
素有“文胆”之美名,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6.
钟汉成 《湖南文史》2011,(10):31-32
素有“文胆”之美名,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7.
陈布雷对刀笔事务已生倦意。在杭州九溪买了块地,准备在那里安度晚年。没想到,这块地竟成了他的魂归之所。 陈布雷与杭州似乎有剪不断的缘分,19岁时他来杭城求学,40岁时他来杭州担任浙江教育厅厅长。除此之外,他每年从政之暇,总要来杭州小住,所以,朋辈嬉称他是“身在庙堂,心在山林”。 抗战胜利后,他的心更是向往杭州。无止无休的刀笔事务,日续一日的内心烦躁,把陈布雷折磨得心力交瘁,他不想再在官场上混日子了。然而,他还是继续在官场上“混”了几年。其原因,一则是“与家人筹划此后生计,不仅无片椽尺地足以在外栖旅,…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文化对陈布雷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丹青 《民国档案》2007,28(4):117-122
本文以儒家文化尤其是忠孝观为视角对陈布雷进行解读,认为陈布雷深受儒家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影响而形成了以忠敬、顺从为特征的儒家理想政治人格。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蒋介石为领袖的国民党文化充满了封建性与独裁性,与时代潮流和现代文明相悖,这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祝彦 《文史天地》2005,(10):26-30
布雷是英语面包的谐音,陈布雷就因学生时代面如面包,而被同学笑叫面包,不料此公成人后,干脆就用面雷作笔名。自受蒋介石青睐而成为蒋介石的私人秘书后,凡以蒋介石名义发表的文章,百分之八十出自他之手,于是,以面包谐音而名之的陈布雷三字,也就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1946年6—7月间,上海爆发反对宋子文财政措施的金融风潮,工厂罢工、商人罢市。蒋介石特派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赴沪指挥军警特宪,策划反共并对付“民主同盟”等中间力量,以图平息沪市。7月5日,陈立夫在沪致函正在庐山休养的蒋介石,报告情况及处置办法。陈布雷代表蒋介石亲笔复函陈立夫指示工作方针,函中同时亦暴露出陈布雷身体状况严重衰弱及其不能见谅于蒋介石之苦衷,并涉及国民党对外宣传工作,颇具研究价值。现特选刊如后,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玉兰 《百年潮》2002,(3):64-69
对于蒋介石的秘书,一般人们只知道陈布雷、邵力子,而对为蒋介石做出数次重大辅佐的"王佐之才"的杨永泰却知之很少.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时期,中国有两个文人引人瞩目,一个是蒋介石的幕僚陈布雷(1890-1948年),一个是《大公报》的传人王芸生(1901-1980年)。他们作为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的“文章报国”的志向,他们曾是同行、朋友,但又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归宿。早年的不同经历陈布雷1890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的一个富庶家庭,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1911年,他毕业于浙江省高等学堂哲史政法科,精通外文、史地、法政、国际时事等新学科。王芸生的幼年经历与陈布雷截然不同。王芸生1901年出生在天津乡下的一个穷工人家庭,只念过几年私塾。10岁时,因…  相似文献   

13.
陈布雷,浙江慈溪人,是原浙江高等学堂的高材生,毕业后,曾任上海《天铎报》、《商报》、《时事新报》主编,地地道道是一位学者、评论家的文化界人。1927年,年仅37岁的陈布雷就一跃为浙江  相似文献   

14.
童然星 《古今谈》2006,(2):69-71
陈训慈老人(1901-1991),字叔谅,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人,他大哥陈屺怀,是西湖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前身)首任馆长,当时被称为“宁波四才子之一”;二哥陈布雷,是蒋介石的幕僚长,蒋的众多重要文稿都出自陈布雷之手;夫人阮莹,是标准的贤妻良母,虽是旧式婚姻,但伉俪情深,非同一般。陈老192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1932年起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达10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浙江省博物馆顾问,并任浙江省政协一至六届委员,直至1991年5月13日去世。  相似文献   

15.
她虽出生于豪门——蒋介石之“胆”陈布雷奖她,全国解放后,她又历经了许多磨难,是邓颖超同志为其申冤,最终得以平反。  相似文献   

16.
苏峰 《百年潮》2011,(1):51-56
与姐姐陈琏的广为人知不同,陈布雷幼子陈砾并不为许多人熟知。笔者直到2009年通过中国日报社找到当年的津门女记者、陈砾爱人张燕平,才了解到陈砾的一些故事。作为陈布雷幼子,共产党员,中国日报社总编辑,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委员,陈砾值得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不凡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7.
张季鸾与蒋介石的特殊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在朝不入幕以文干政蒋介石的文人幕僚里,有不少人都出身于新闻记者。“文胆”陈布雷进入政治舞台就从办报开始,先后办过《天铎报》、《四明日报》、《商报》。他热爱新闻事业。据说,1948年他自杀前痛悔“不该从政,应该从事新闻事业”。除陈布雷外,邵力子、叶楚...  相似文献   

18.
陈布雷(1890~1948年),浙江慈溪人。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校。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7年2月,由蒋介石介绍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和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等职,系蒋介石的高级幕僚,且有“文胆”之称。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  相似文献   

19.
郭炜 《文史月刊》2008,(12):25-26
1920年冬,郭沫若从日本留学回国。此时,1911年从浙江高等学府毕业的江浙才子即应聘为上海《天铎报》记者的陈布雷亦担任《商报》主编,发表了若干有远见卓识的社论和杂文;笔力锋利如箭,观点十分明确,提倡民主革命,反对封建统治,一时博得社会好评,产生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20.
张季鸾致陈布雷函1940年2月20日机密(乙)第21087号张季鸾君(二月二十日发)来函抄呈钧阅职 陈布雷(印)谨呈到港半月,体气渐好。日人山崎,弟前日特与长谈一次(此人业已离港),颇可参考,兹摄要报告如下:(一)关于和战(甲)一般日本知识分子,现对中国表敬意,决不轻视。上层阶级,实际亦知必须与中国言和。(乙)多数已知拥汪为徒然,但形势已成,不能放弃。(丙)彼此次来港,今井曾托其查询国府有无言和之可能,彼盛称今井与武滕之明白(谓今井实军部之神经中枢,现任派遣军司令部第二及第四课长,与影佐作风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