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的56个民族之外.在遥远的西藏东南边陲,世代生活着一支罕为人知的极少数民族——僜人。在新版身份证上.他们的民族成份一栏里写的是:其他。他们在中国境内的聚居地仅限于察隅地区.根据最新官方统计数字.总人口仅逾千人。他们是你我的骨肉同胞.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他们的历史或许是个猜不透的谜团,未来却已经在水晶球中昭然若揭,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2.
两个毛头小伙、瘾君子,一个是中学辍学生,一个是不名一文的按摩师,却在国际军火走私中大发横财,二十岁出头便成为百万富翁。他们的秘诀只有一个——与美国政府做买卖。  相似文献   

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兴是亡,从来都离不开纵横沙场的将士,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是一个群体。从这期开始,"新说历史"栏目将推出"战将系列"。他们或战功显赫却命运多舛,或经历坎坷却个性张扬,但他们的传奇,从不曾淹没于浩瀚的史海中。  相似文献   

4.
曾几何时,他们一个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大清皇帝,一个是仰之鼻息、食其俸禄的小统领。事事无常,瞬息万变,未及几年,二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一跃成为手握重兵、权倾四野的风云人物,一个却失去江山、仅剩下一个"末代皇帝"的空头衔。他们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末代皇帝溥仪。本应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演绎了一段你来我往、相互利用的历史短剧。  相似文献   

5.
僜人写真     
他们没有被承认是一个民族,却又不属于哪一个民族。他们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深居密林,刀耕火种,结绳记事,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不信神,却崇拜鬼。人居住在我国西藏东南部的额曲河、察隅曲河、格多曲河和社莱曲河流域,约1万多人。在察隅县境内有1450人,ZM户,他们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佳人尚未经国家进行识别正式批准承认为一个民族,目前把他们称为澄人。漫漫长路的大迁徙楼人没有统一的族称,他们自古形成风俗习惯相同、婚姻相通而语言不同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自称“达江”,一部分自称“…  相似文献   

6.
向往统一的新桂系领袖们,最终陷入“地方割据”的泥潭。然而,在与蒋介石的竞争中,他们在广西打造出一个模范省,一个中国的斯巴达。他们的成绩,引来许多赞美甚至模仿。他们“胆大妄为”,频频侵犯中央的权力界限,但他们的旃号是“反蒋不反中央”。更耐人寻味的是,在民主自治的建设中,他们却前所未有地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7.
说起近代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来华传教士是个不应绕开的话题。长期以来,他们是作为文化侵略者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其实还有一部分另类传教士,他们来中国虽然肩负着传播基督教的使命,却无意中成了中国近现代化最早的一批科学启蒙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8.
正当孩子们踏进幼儿园的大门,他们期待的是妈妈一样的老师,他们渴望老师像妈妈一样温柔可亲,像妈妈一样了解自己。我现在带的是小班,回想他们入园时哭哭闹闹的样子,我满心焦虑,可在我的精心呵护下,现在的他们在一天天的进步。他们会亲昵地坐在我的腿上和我分享他们开心的事,他们遇到困难时会拉扯我的衣角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称职的"老师妈妈",可最近的一件小事却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和感慨。  相似文献   

9.
黄海霞 《神州》2010,(6):30-33
他们,是一个群体,一个靠改变城市面貌而改变自己命运的群体;他们,游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却处于城乡的边缘,在改变着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他们也在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各种规则。农民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称谓的人群,已经与当年扛着蛇皮袋和今天拖着拉杆箱而来的不再是一种人了,也就是所谓的二代农民工。也正因为他们现在的生存状态,正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这是几个90后朝鲜族年轻人的成长故事。父母赴韩国打工,他们很早就开始拿捏与亲人间的的微妙距离他们需要父母的钱,却又不想离父母太近。面对孤独和离群的危险,他们习得一套独特的防卫方式。相比同龄人,他们还拥有所有非留守儿童不可企及的自由——完全自主支配的课外时间,以及数额可观的零花钱。当然,这一切都代价高昂,选择权并不在他们手里。  相似文献   

11.
最美导游     
于德斌  王粤  林亮  夏志强 《旅游》2015,(2):124-125
导游在很多人眼中是个美差,游遍大好河山,尝遍天下美食,还可以拿工资。其实他们却有着许多大家所不知的酸甜苦辣。在他们中有那么一群人,夏天在外面日晒雨淋,冬天在外面风吹雪打,让他们的身体极度疲惫;在外地时间比在本地多,家人生病不能在身边,让他们对亲人无比愧疚;在游客出现危险的时候他们还会挺身而出,甚至付出血的代价。他们的工作只是为了让游客看到最美的风景,只是为了大家一路平安,只是为了每位团员脸上快乐的欢笑。他们是民间的外交家,是游客的保护伞,是旅客的贴心人,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知识宝库,是首都旅游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俊巴渔村见闻杨从彪生活在西藏高原的人们多以农牧业生产为主,他们大都信仰藏传佛教,不吃鱼。然而在拉萨河汇入雅鲁藏布江处却有个渔村──俊巴村。那日我专程前往俊巴,几日小住,收获不小。拉萨河上打鱼忙曲水县俊巴村是个半岛,有81户人家,340多人,他们以农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旅游》2018,(1):58-85
行走超过100个国家是什么感觉?环游世界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一直坚持着这个梦想的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们是众多旅行者中的一个,他们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同一个世界,却有不同的精彩。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环游世界”从技术层面来说早已不是难事,但直正能做到的人还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绿色     
这世间的每一个地方都好像是一个个不同的人,他们会唤着不一样的名字,有着不一样的气质。随着时间的流淌,他们也会慢慢改变。可能外表变了,也可能名字改了。但与人不同的是,也许你在衰老,他却正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5,(6)
他们是外国人,在中国太行山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却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他们走了。有的长眠于此,有的魂归故里,但在中国老区人民的心中却竖起了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从新昌大佛寺到天台国清寺只有300公里的路程,现在坐汽车也不过是3个小时。但是就在这300公里距离内,一二百年间却不断地出现佛教大师级的人物,是他们在这里把中国佛学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8.
大小凉山地区生活着一支自称为"尔苏人"的原住居民,他们主要分布于四川的石棉、汉源、甘洛、越西、冕宁5个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中他们被划入藏族,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与藏族相差甚远。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中,"尔苏人"就是"白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电影《与狼共舞》借“狼”之名,说了个种族融合的故事,狼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个英国男人却真的敢于“与狼共舞”。在过去十几年中,Shaun Ellis这个英国人类学家一直与狼群共同生活。在狼群的眼中,Shaun已经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他们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文坛泰斗,一个江浙才子;一个是新中国的政府要员,一个是旧政权的国策顾问。他们虽然政见各异,但却互慕文名,友情真挚。本文详述了郭沫若与陈布雷之间的交往和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