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出土的青白瓷堆塑瓶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出土的堆塑瓶,有陶、青瓷和青白瓷三种。本文所论述的只眼青白瓷堆塑瓶一种。青白瓷堆塑瓶,自本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广西东南地区的藤县、容县、北流、平南、玉林等市县常有出土,但出土后往往遭打碎或遗弃,幸存者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青白瓷堆塑瓶计31件。这批器物除三分之一可能因资料不全而见单个外,其余全为墓葬中成对出土。出土的这些堆塑瓶,虽然大部分是村民在劳动中挖获后送交文物部门的,经考古工作人员发掘者较少,但有部分堆塑瓶却伴有纪年的地券、铜钱或其它遗物出土,个别还出自有年代可考的窑址中,所以仍不…  相似文献   

2.
2005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金坛县薛埠镇上水村发掘了4座土墩墓,其中二号墩发现的遗迹包括器物群、墓葬、土台和房址。墓葬和其中3个器物群出土有硬陶坛、瓿、碗、施釉硬陶豆和夹砂陶鼎、泥质陶瓿等,年代为西周晚期,其他5个器物群含商代早期陶器,推测为修筑土墩墓时有意放置的。  相似文献   

3.
南京博物院  镇江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1):80-87,中插2-中插4
丹阳双眼墩土墩墓现存两座土墩,均为“一墩一墓”形制.两座土墩均遭盗掘,出土遗物不多,其中D2发现器物群(Q1) 一处,出土一组共10件器物,包括印纹硬陶坛、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夹砂陶鬲、灰陶盆各1件,原始瓷豆5件.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遗物,推测其时代为西周晚期.  相似文献   

4.
广安县出土宋代窖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年11月,广安县广福乡社员苏华平在莲花桥渠道边发现一器物露头,随即清理,结果是一处宋代窖藏。莲花桥位于城南2公里,窖藏在渠道的断面处,距地表1.8米,器物分别置于一陶坛和一铜盘内。陶坛高80、腹径60、口径22厘米,小形器置于坛内,坛底正中凿有一直径10厘米的圆孔,口沿上覆盖一块厚5、直径25厘米的石板;大型器有序的倒置于一长65、宽42、深12厘米,两端带环的长方形铜盘内,铜盘已被锈蚀。共出土器物三十八种八十余件。铜器  相似文献   

5.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数件遗物,具有陶质、中空、内装砂粒、器物外表镂空或装饰有纹饰等特征,发掘报告中按照陶响器进行了命名;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有外形相似的遗物,却作为洗浴器具命名。通过对比和研究相关器物本身的结构形态、出土位置和伴出物等因素,可以推断南越王墓出土的这几件"陶响器"的真实功能可能也是洗浴用具。  相似文献   

6.
西昌市樟木乡麻柳村发现一个埋藏丰富陶器的坑,内出土有陶杯、壶、豆罐等类型器物若干。这些器物与安宁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大石墓出土器物类似,推测应为“邛都夷”在战国初期的遗存。  相似文献   

7.
集安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2112号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M2112号墓位于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中部南缘的平敞地带,1994年5月清理发掘,保存较好.墓葬为阶坛石圹墓,建墓之初曾筑有墓道和耳室,后来又用石块进行封堵,最终形成一座无墓道和耳室的阶坛石圹墓.墓葬出土金、银、鎏金、铁、陶等各类器物350余件.  相似文献   

8.
汤苏婴 《收藏家》2008,(3):65-70
以罐瓶类器物作为主体,在其上采用堆塑的装饰技法,表现一定的内容,形成的罐瓶类器物,一般通称为堆塑罐和堆塑瓶。在浙江古代瓷业中,它最早出现于东汉,西晋时期曾风行一时,它的题材有楼台亭阁、人物(包括伎乐、杂技,佛像)、飞禽走兽等内容。这类器物的主要功用,是一种专用于随葬的冥器,也称为“谷仓罐”。据目前有纪年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9.
从陶鬹谈起     
陶鬶这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造型优美,在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也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典型器物代表的日常生活用具之一。陶鬶的陶质陶色,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和夹砂白陶之分。按其出土地层关系结合标形学加以探讨,大致可分为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木沟遗址试掘中,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将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陶器全部为夹砂陶,以灰褐陶为主,素面占绝大多数;石器有穿孔石刀、刮削器等。晚期发现一座浅穴式房屋基址,陶片以夹砂陶占绝大多数,素面为主,出土磨制和打制石器若干。早期遗存与横栏山遗址出土器物十分接近,年代应相当;晚期遗存与大石墓中出土器物相似,时代应在春秋至两汉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