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馆,至乾隆四十六年第一部《四库全书》完成,再到续缮三份《四库全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同时完成,四库馆共存在十四年,期间大批学者文人进入四库馆参与纂修工作。根据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四库馆开列的《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四库馆臣总计三百六十人。四库馆中江苏籍学者人数众多。他们学识文才俱优.治学综览百家,贯穿汉、宋,或精于经史,或长于诗古文,为《四库全书》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理 《收藏家》2013,(1):37-42
一.《四库全书》及其藏书七阁 《四库全书》是清代宫廷编纂的历朝全书总汇,它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开始征书,翌年二月开设四库馆,至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共费时十年。此后,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全书誊写完毕,历时长达15年。据统计,《四库全书》共收图书3461种79337卷,“另有存目书6766种93551卷。一套全书完成后,共有6144函,总计2万6千多册。  相似文献   

3.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乾隆帝诏开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七年,清高宗下谕续缮三份《四库全书》,分别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这就是《四库全书》江浙三阁,也称南三阁。兹将所见有关文献记载胪列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是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至四十七年七月期间四库馆臣修订《四库全书总目》时抽换下来的零页汇集。它反映了这一阶段《四库全书总目》的面貌及其变化,仅从清代别集部分就可以看出,一些原拟抄录的著作被移入存目(原因很可能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抄录),而相应提要的褒贬倾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于我们认识《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四库馆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四库馆,纂修《四库全书》,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据《清史稿·艺文志》所载:“特命辑修《四库全书》,以皇子永,大学士于敏中等为总裁,纪昀、陆锡熊等为总纂,与其事者三百余人,皆极一时之选,历二十年始告成。全书三万六千册,缮写七部,分藏大内文渊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命纪昀等撰全书总目,著录三千四百五十八种,存目六千七百八十八种,都一万二百四十六种。复命于敏中、王际华撷其精华,别为《四库荟要》凡一万二千册,分缮二部,藏之大内藻堂及御回味腴书屋。又别辑…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曾从《永乐大典》中辑集宋元及明以前亡佚和世所罕见古籍,.或收入《四库》,或列于“存目”,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统称为“永乐大典本”.然辑得的数量,自《四库》问世二百多年来众说纷云,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7.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对汉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曾开博学鸿词科,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编纂;又曾开四库全书馆,历时10年,编成《四库全书》。他本人则诗词、对联皆通,而且创作数量很大。他曾数次来河南,留下了一批堪称上乘的对联佳作。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清高宗巡祀中岳,有题中岳庙数联。天仙宫联云:石宝灵虚参秘,玉膏凝润普元符。“”和“符”是道家用来“驱鬼召神”或“延年益寿”的秘密文书。对联以皇家口吻赞颂天仙,一派阔大气象。行宫联云:仙馆挥弦调颍水,书岩琢句撷嵩云。借…  相似文献   

8.
李振聚 《文献》2022,(3):115-131
新发现的四库全书馆誊录档册是纂修《四库全书》时武英殿四库全书馆的工作档案。其内容有关《四库全书》纂修初期武英殿四库全书馆的誊录人员、誊录书籍、稽核、分等、奖罚等,涉及四库全书开馆初期誊录《四库全书》典籍时底本的选用等问题;有助于丰富对纂修《四库全书》流程的认识,也为其他《四库全书》相关文献,如《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翁方纲《纂校四库全书事略》等文献的断代和互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及《四库全书》,人们都会想到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因为这部巨型文化丛书是他一手策划并最后定稿的。那么乾隆为什么要编修《四库全书》?这与天一阁又有怎样的关联呢?清代至乾隆朝时,统治已经基本稳固。汉人知识分子迫于朝廷对言论的控制,转向去搞文字训诂、经学考据。乾隆认为康熙、雍正两朝时所编修的《古  相似文献   

10.
乾隆敕修《四库全书》,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件盛事。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禁书运动基本结束,河南一直与此相始终。在图书征集中,河南前后七次共采进113种书籍,其中被《四库全书》著录12种,《总目》中存目55种。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河南采进本进行分析,探讨清修《四库全书》对河南这一特定区域的历史影响,以弥补"四库学"区域研究中河南的弱势状况。  相似文献   

11.
乾隆敕修《四库全书》,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件盛事。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禁书运动基本结束,河南一直与此相始终。在图书征集中,河南前后七次共采进113种书籍,其中被《四库全书》著录12种,《总目》中存目55种。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河南采进本进行分析,探讨清修《四库全书》对河南这一特定区域的历史影响,以弥补“四库学”区域研究中河南的弱势状况。  相似文献   

12.
史学精粹     
正姜海军:《清中期南北学术的分立、异同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2期)《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初以来崇儒、重道的必然结果。《四库全书》的编纂表面上彰显了乾隆时期的文治之盛,实际上是朝廷为了解决朝野、南北学术思想的对立而进行的政治举措。具体而言,乾隆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理学日益固化而江南考据之学却日益盛行,为了消弭南北经学、儒学之差异、分立,朝廷急切需要整顿思想,重新树立中央权威。为此乾隆敕命编纂《四库全书》,以此来整合当时南北、朝野思想之差异,通过重建、统一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清学,进而实现对全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随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并颁行全国,清学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学术范式,由此也赢了江南儒士大夫们对清廷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关于《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三种版本清乾隆十二年(1747)问世的满文本《钦走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下简称《典礼》),堪称为满族萨满教的经典之作。《典礼》的颁布,使宫廷萨满祭孔臻于完备,使民间的萨满信仰有所遵循,这是满族萨满教趋向成熟的表现。三十年后,汉文本《典礼》得以柔行。据乾隆四十五年大学士阿桂奏称:“查《满洲祭扫》一书共六卷,钦奉谕旨令臣阿桂同于敏中译汉编入《四库全书》…··”。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载,汉文《典礼》系“乾隆四十二年复诏依文盲释,译为此轶”。②可见,收入《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14.
乾隆敇修《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禁书运动基本结束,在这过程中,有36种闽人著述被《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同时亦被列入“禁毁”。本文截取其中12种明代闽人著述,叙其要略及其被禁毁缘由。  相似文献   

15.
邵晋涵,字与相,号二云,又号南江,浙江余姚入。生于清乾隆八年(1743)。少多病,而独善读书,数行俱下,寒暑舟车,未尝顷刻辍业。于四部七录,无不探究。乾隆三十年(1765)举干乡,乾隆三十六年(1771)成进士,由文渊阁校理进直阁事,预修《三通》、《八旗通志》及国史。乾隆三十八座(1773)开四库全书馆,诏人馆中充纂修官,特授翰林院庶吉土。当时著名学者如戴震、周永年、余集、杨昌霖等同人馆编校,誉传土林,有“五征君”之号。逾年,授职编修。乾隆五个厂年(17刀),御试翰詹,名列二等,描左春坊左中允,迁传讲,转补侍读,…  相似文献   

16.
顾志兴 《古今谈》2004,(3):43-50
在谈到文澜阁《四库全书》时,涉及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的事,而《四库全书》的编纂,浙江士人献书最多,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正1994年,中国出版者协会、深圳市南山区政府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组建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并邀请启功、饶宗颐、程千帆、杨明照、任继愈、李学勤等二十馀位著名学者为学术顾问,正式开始《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编委会与学术界、图书馆界紧密结合,历经八年,于2001年完成全书精装1800巨册的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既补辑清朝乾隆以前有价值而为《四库全书》所未收的的著作,更系统选辑清中期以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各类代表性著作,共收书5213种,为《四库全书》所收量的一倍半。出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初以来崇儒、重道的必然结果。《四库全书》的编纂表面上彰显了乾隆时期的文治之盛,实际上是朝廷为了解决朝野、南北学术思想的对立而进行的政治举措。具体而言,乾隆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理学日益固化而江南考据之学却日益盛行,为了消弭南北经学、儒学之差异、分立,朝廷急切需要整顿思想,重新树立中央权威。为此乾隆敕命编纂《四库全书》,以此来整合当时南北、朝野思想之差异,通过重建、统一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清学,进而实现对全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随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并颁行全国,清学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学术范式,由此也赢了江南儒士大夫们对清廷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卷帙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自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始,清高宗弘历下令开馆编纂《四库全书》,至四十六年十二月止,第一分《全书》历时九年告竣,并贮于文渊阁。其后,第二、三、四分《全书》又相继于乾隆四十七、八、九年告竣,分贮于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即所谓“北四阁”《全书》,又称“内廷四阁”《全书》。另外,在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弘历又发  相似文献   

20.
黄汉 《文献》2022,(3):159-175
《四库全书分架图》作为《四库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著录了库书的排架位次、函数、合函等情况,有助于检寻库书和指导排架。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四库书目庋藏表》实为直式《四库全书分架图》,是馆臣办理库书补函、排架时抄写的一个工作簿,抄写于嘉庆四年(1799)至嘉庆九年二月初一日之间,所抄分架图主体部分为乾隆时期所写,又补入了嘉庆时期库书排架变动的信息。对比“南三阁”目录与“北三阁”架图,结合《庋藏表》与《文渊阁分架图》的性质及二者联系,确定《庋藏表》归属文渊阁系统,亦反映“北四阁”《四库全书》的排架情况。《四库书目庋藏表》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借此窥探嘉庆时期《四库全书》增补抽改和架次调整排定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