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车效梅 《世界历史》2007,(4):101-111
德黑兰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其在伊朗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多种城市病。住房短缺问题,失业与贫困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基础设施不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德黑兰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这些问题出现与解决皆与德黑兰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建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范毅波 《旅游纵览》2010,(11):58-65
<正>伊朗:黑色头纱下火热的心"旅游?"签证官抬起了头,似乎有些生气又不可理解。"是的,旅游。"面对为何来伊朗这个问题,我又肯定地回答了一次。凌晨3:00,从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到达德黑兰。伊朗是中东国家中为数不多的准  相似文献   

3.
资讯     
丝绸之路古城--巴姆毁于一旦 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伊朗巴姆古城,在最近的地震中毁于一旦。 巴姆城位于伊朗西南部的卡维尔盐漠,距首都德黑兰约1000公里。 巴姆老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城区外环绕着3公里长的城墙,有  相似文献   

4.
李雅丽 《人文地理》1993,8(1):79-81
伊朗的现代地理学开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德黑兰创办第一所西方式技术学院--达鲁弗农学院,自此,地理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黄培昭 《环球人物》2012,(24):47-48
内贾德讽刺潘基文,穆尔西责骂巴沙尔8月30日,伊朗首都德黑兰聚集着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以"联合全球治理,促进持久和平"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此举行。8月31日,峰会落幕,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包括《德黑兰声明》以及支持巴  相似文献   

6.
专家解读,美国在中东围堵和打压伊朗,一是因为核问题,二是认为伊朗在进行对外扩张2020年1月7日,伊朗高级军事指挥官苏莱曼尼的家乡克尔曼市为其举行葬礼,其间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50多人死亡,213人受伤,苏莱曼尼安葬仪式被无限期推迟。造成踩踏事件是因为赶来哀悼的民众太多,现场人山人海,甚至和此前一天在德黑兰参加葬礼的人数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7.
在西亚,土耳其托卜卡比博物馆有40件中国元青花,它们和一万余件入藏在此的中国瓷器一起是当年奥斯曼帝国通过贸易、赠送、献纳以及掳掠而逐步收集的。伊朗德黑兰国立考古博物馆也收藏着约30件中国元青花,它们原是伊朗阿迪比尔圣寺所藏,而阿迪  相似文献   

8.
暗杀无谜底     
星期四的德黑兰,上千人出现在了大学教授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的家门前,人们的脸上写满悲愤和伤感。伊朗当局的警察从家里把教授的遗体抬出来时,人群中忽然出现前所未有的骚动,人们紧紧围绕着马苏德的遗体缓缓行进,就像一小股海潮。  相似文献   

9.
杨君 《中国钱币》2006,(4):76-77
2006年7月,应伊朗钱币博物馆和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的邀请,以姚朔民为团长的中国钱币代表团访问伊朗。代表团成员有姚朔民、王安、王丹、杨君,中国钱币学会外币委员会的梁贻斌、李铁生和钱家权也一同前往。中国钱币学会历经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对丝绸之路货币在中国段的状况有了切实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此次代表团访伊旨在对古代丝绸之路货币在伊朗地区的情况,进行一番实地的考察。伊朗基金会钱币博物馆的安答米夫人(Parrisa Andami)陪同我们参观德黑兰的各大博物馆。安答米夫人是中国钱币学界的老朋友,曾两次访问中国,并参加过中国钱币学会举办的…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在咫尺却用电话"拍拖"在伊朗这个穆斯林国家,男女有别的观念深植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出海关时,女人走专门的"女性通道",乘地铁时,她们坐"女性车厢",来到清真寺,又得进入属于她们的"女性包间",甚至连健身房,也在不同时间分出"男女专场"。去伊朗旅行期间,笔者在首都德黑兰认识了赫丽,一个热情好客的伊朗女大学生。在赫丽的陪同下游玩时,我发现,伊朗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手挽着手的恋人。问及缘由,赫丽的回答令人大吃一惊:"莫说牵手拍拖了,在伊朗,除了丈夫或血亲,女孩根本不能跟异性接触,连单独说话也算犯法。"  相似文献   

11.
论伊朗巴列维王朝的覆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难解之谜1 978年元旦 ,正在德黑兰访问的美国总统卡特称赞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动荡的中东地区创建了一个“稳定之岛”①。可卡特刚离开伊朗 ,这个“稳定之岛”立即陷入伊斯兰革命的狂潮之中。翌年二三月间 ,不但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王冠落地 ,而且巴列维王朝也寿终正寝 ,在伊朗延续了 2 50 0多年的君主制的历史随之终结。伊朗伊斯兰革命震惊世界 ,部分原因在于仅用口号和传单武装起来的反对派竟然在短期内推翻了拥有强大国家机器和颇多国内外有利条件的统治者 ,埋葬了巴列维王朝。在国王手中 ,有 4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 …  相似文献   

12.
钟穗 《丝绸之路》2008,(11):68-69
在中国,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而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各地伊朗人的主食都是大饼。人们开玩笑说,在伊朗,两样东西最便宜,一是汽油,二是大饼。德黑兰政府给大多数手工制饼作坊发放面粉配额,花费巨资来维持大饼的低价。伊朗经贸部长曾公开表示,大饼涨价是违犯宪法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小重山 《风景名胜》2016,(8):99-116
当我踏上伊朗这片土地,穿行在大街小巷,与热情好客、阳光开朗的波斯人谈天说地、勾肩搭背,才知道之前我对伊朗非常缺乏了解.“如果你心存偏见,请不要踏上这片土地”.从踏上伊朗土地的第一天开始,我都在感动中度过.伊朗人热情好客,纯朴善良,如不曾来过,很难体会到.初到德黑兰,在街头问路,伊朗人居然付钱让出租车带我们到目的地;在马什哈德,善良的出租车司机因我们而被罚款,但他并没有多收钱;当我深夜来到哈马丹时,正逢伊朗传统假期,所有酒店居然客满,眼看要露宿街头,最后被开快餐店的大男孩索罗士收留,和他一起在店里打地铺,第二天又陪我玩了大半天;在大不里士,热情的姐妹花带我去伊朗的农家乐,品尝最地道的伊朗美食“烤爸爸”.  相似文献   

14.
哈梅内伊的号召力、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武器”,都为他抗衡美国提供了条件从23岁起,哈梅内伊就追随他的精神导师、伊斯兰革命领导人霍梅尼,旗帜鲜明地同世俗君主政权作斗争。在长期的斗争中,哈梅内伊深得霍梅尼的信任。1979年1月,哈梅内伊被霍梅尼派往德黑兰,参与发动伊斯兰革命。1月16日,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革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1999,(6)
1943年11月下旬在埃及首都开罗,美英两大国首脑和中国领导人蒋介石,举行了著名的“开罗会议”。中国与美英同起同坐在会议桌旁共商世界大计,这尚属首次。一时间,中国报刊广布所谓中国进入世界四强的舆论。但是,正在一些中国人春风得意之时,美英苏三国首脑很快又在伊朗首都举行的“德黑兰会议”餐桌旁,开始商讨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的“交换条件”了。这次会议的前夕,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密电斯大林,建议中国领导人参加该会。第二天就收到了斯大林的回电,称“德黑兰会议”除美英苏三强之外,“吸收其他任何国家的代表参加的考虑都应取消”。斯大林并把此意电告罗斯福。邱、罗对此均表赞同。此后,美英苏之间,就“交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请伊朗德黑兰大学三位教授共同释读了宁夏固原史诃耽墓出土蓝宝石戒面印章上的文字,认为是三次重复的词,意思是"虔诚、敬神、可嘉、尽责的。"本文结合祆教经典文献的记载,以及相关的考古发现,对印章上狮子和植物纹样进行了阐释,认为这个印章上的图案可能和墓主对阿娜希塔女神和阿什女神的崇拜有关系。结合墓志铭所记史诃耽生平事迹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认为印章上的文字和图案很可能与史诃耽本人的祆教信仰以及负责管理细马、参加玄武门事变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特別保佑马群繁盛的阿什女神的崇拜。  相似文献   

17.
论伊朗现代化的失误及其原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伊朗现代化的失误及其原因钱乘旦我对伊朗历史知之甚少,最近因做现代化研究,接触了一些伊朗历史,结果感触很深。伊朗在二战后制定了雄伟的现代化方案,曾取得惊人的成就。但倾刻之间,整个现代化计划与巴列维王朝都覆灭了,伊朗提供了现代化不成功的最典型例子。伊朗...  相似文献   

18.
在伊朗的德黑兰皇宫,你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那里的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走近细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流光溢彩的“钻石”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镜子的碎片。只不过,当初这座宫殿的设计者打算镶嵌在墙面上的,并不是这些钻石般的小小碎片,而是一面面硕大的镜子。但是,当第一批镜子从国外运抵工地后,人们惊恐地发现镜子被打破了。承运人忍痛将这些破损的镜子丢到了垃圾堆,并把这个坏消息通知建筑设计师。令人惊讶的是,该设计师并没有为此大发雷霆,而是命令手下人将所有丢弃的镜子重新捡回,并…  相似文献   

19.
蒋真 《史学集刊》2022,(5):35-46
人质危机发生后,伊朗从美国的昔日盟友变成了一个“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和外交产生非同寻常的威胁”的国家。这一认识成为人质危机期间美国制裁伊朗的首要法律依据。在冷战背景下,为向伊朗施压使其释放人质,冻结资产和贸易禁运成为美国对伊朗单边制裁的主要手段。为加强对伊朗制裁的效果,美国要求其欧洲盟友遵守冻结伊朗资产的法令,按照未获通过的联合国法案制裁伊朗。人质危机期间的制裁措施后来虽然被取消,但伊朗对美国构成威胁的认知并没有随着人质危机的化解而结束,这一理念成为后来美国对伊朗制裁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人质危机不仅开启了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进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未来的美伊关系,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成为四十年来美国和伊朗关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怀疑,扎达是伊朗军队在叙利亚的最高长官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官员在叙利亚被杀!这是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最近发出的一条爆炸性新闻。据悉,这名高级官员名叫穆罕默德·贾迈利·扎达(以下简称扎达),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克尔曼省司令。虽然扎达只是伊朗革命卫队省一级的司令,却是领导伊朗革命卫队在叙利亚行动的最高长官。他的毙命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