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古埃及宗教文献《金字塔铭文》入手,解读复活仪式与古埃及王权观念的关系,探讨该仪式在古埃及人宗教与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金字塔铭文》及复活仪式的核心是奥赛里斯象征的国王,古埃及人以来世信仰巩固王权理念。此外,古埃及复活仪式不仅局限于丧葬活动,它也是新王国神庙日常礼拜中的重要仪式,复活仪式的普遍适用性反映了古埃及人以国王为核心、宇宙秩序更新的宗教观念及其现实的文化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2.
本期寄语     
<正>本期“古代地中海文明”专栏刊出4篇文章。温静的《神圣与重生——古埃及头枕的宗教含义》认为,古埃及的头枕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具,也具有太阳象征含义,具有可将死者从类似死亡似的深睡状态唤醒的功能。用为丧葬用品,头枕能够在冥界唤醒死者,太阳神可以通过头枕与死者合一,从而使死者获得重生。徐晓旭的《古代希腊人的族群话语》参照当代人类学族群理论,通过对古希腊文献中  相似文献   

3.
头枕是古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用于支撑头部的家具,也是伴随死者进入来世的重要随葬品。在新王国时期,出现了头枕形状的护身符(wrs)。因其形状类似古埃及观念中的地平线,头枕具有太阳象征意义,人的头部枕在头枕上,象征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头枕可以托举使用者的头部,并将其从与死亡类似的深睡状态中唤醒。因此,作为丧葬用品的头枕能够在冥界唤醒死者,使其复活。此外,头枕的使用还表明了古埃及太阳神信仰的普遍性。作为神显的媒介,太阳神通过头枕与死者合一,从而使死者成为神圣,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4.
尼罗风     
《华夏地理》2008,(7):27
古埃及人的眼妆又重新流行起来,明星们都像埃及艳后那样画个黑眼圈。这种妆容的目的古今如一,都是为了突出眼部效果。不过在古埃及,化妆还具有宗教层面的意义。比方说,用蜂蜡定型的豪华假发是有力的性符号,把佩戴者与美神哈托尔联系起来。绿色的眼影(埃及语称之为“瓦杜”)也许能召唤哈托尔的庇护,化妆能为死者创造出年轻、生育力强的样子,古埃及人认为这是重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期寄语     
正本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两篇文章。黄庆娇与颜海英合作的《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通过古埃及宗教文献《金字塔铭文》解读古埃及复活仪式与王权理念的关系,认为古埃及丧葬活动及新王国神庙礼拜中举行的复活仪式之核心是以来世信仰巩固王权的理念。吕厚量的《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古希腊历史叙述中波斯宫廷宴饮场景的变迁》认为,公元前4世纪中叶之前古希腊知  相似文献   

6.
《能言善辩的农民》是古代埃及保存下来的篇幅最长,内容最完整的为数不多的几篇献之一。该献涉猎领域宽泛,是研究古埃及中王国时代政治、经济、宗教及社会状况的一篇十分重要的献,在埃及学研究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本从语言与学、法律思想、历史背景、宗教伦理,以及对献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巍峨金字塔     
<正>古埃及建筑中成就最大的是宗教建筑和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阳神阿蒙的神庙,而陵墓建筑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自然是作为法老王陵的金字塔。形态的演变“金字塔”是中文世界对古埃及角锥形陵墓(Pyramid)的一种形象称呼,这种陵墓每一面都呈三角形,类似汉字的“金”字,颜色也近金黄色。古埃及统治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硕大无比的金字塔,根源于他们追求永生的宗教观念,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另一种形式新生命的开始,所以要为死者建造雄伟的永恒居所。  相似文献   

8.
古埃及宗教属于多神崇拜的宗教。荷鲁斯神是古埃及早期的神祇之一。荷鲁斯是隼鹰神,起源于史前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考古发现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带有鹰隼形象的文物,尤其是涅加达文化II期,在上埃及希拉康波利斯地区已形成荷鲁斯神的崇拜中心。在早王朝至古王国时期,荷鲁斯一直是古埃及国家的主神,地位远高于其他神祇。最为重要的是荷鲁斯与王权的联系,在整个古埃及王朝时期,荷鲁斯都被认为是王权的象征,而国王也自称"活着的荷鲁斯"、"荷鲁斯的化身"等等。古埃及神祇大多拥有复杂多变的形象与职能,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荷鲁斯同样如此,他是天空之神,也是太阳神,有时也是冥世之神,这些形象都与王权相联系。荷鲁斯还有一形象是幼童荷鲁斯,该形象在古埃及社会及普通民众中流传广泛,具有众多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观点     
《南方人物周刊》2012,(5):10-10
如何让叙利亚获得自由? 在叙利亚的霍姆斯,人们只敢在傻幕下埋葬死者,因为这些哀悼者不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殉难行。仡政府镇压下的死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全书约25万字。该书从解读古埃及传世的圣书体文字文献《能言善辩的农民》着手,通过符号学和语言文学的解读,再现了古埃及人的观念和文学成就;把握住了文献的精髓,揭示了文献的法律和司法内涵,为古埃及法律史的研究提供了个案证据。它还进一步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多方面剖析,尤其考察了该文献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伦理信息,从而将文献的解读与史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总体上看,该书认为《能言善辩的农民》这篇文献反映了古埃及中王国的社会现实,以文  相似文献   

11.
考古文献对古埃及历史的建构和研究有重要作用,在古埃及众多文献中,神秘文献因涉及未知之事且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而独具特色并普遍存在争议。对古埃及神秘文献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埃及人对灵魂、宗教、生命和死亡等问题的认识,更全面的了解古埃及文明,由细节之处审视古埃及的历史真实。以《一个人与其灵魂的辩论》为例,探究解读古埃及神秘文献的方法,以期引起学界对古埃及神秘文献的关注,进而从多视角对文献做进一步的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里就经常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怀有崇拜之心,古埃及人也是这样,他们对圣甲虫的崇拜就包含在古埃及宗教中的自然崇拜之中。埃及地处非洲大陆东北角,在纵贯南北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特殊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滋养下,孕育出了举世闻名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历经千年风雨直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后才被伊斯兰文明所取代。作为古埃及文明核心的古埃及宗教包括三大主题,即"自然崇拜"、"法老崇拜"和"亡灵崇拜",圣甲虫崇拜则属于自然崇拜,也是原始宗教和迷信下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3.
王权是古埃及早期国家甚至是埃及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以往学界主要依赖图示和铭文史料考察古埃及王权的形成与演变及王权的特点。本文主要从王室墓葬的形式、结构、规模、陪葬品和壁画、铭文等考古实物的演变过程透视这一问题。从而,本文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前王朝、早王朝和古王国王室墓葬的考察,本文认为古埃及王室墓葬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王权的形成以及早期王权向专制王权的演化,更体现了早期王权和专制王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在古埃及宗教无处不在,影响了政治、文学、艺术、建筑等各个领域。考古的发现和历史文化的研究证明,古埃及宗教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支配作用。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法老,声称自己是代表神明对臣民进行统治的;文化和社会的每一层面都包含宗教精神,早期文学的经典作品都是以宗教为主题,充满宗教的说教;艺术与建筑是宗教象征的一种表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广泛应用巫术和咒语,因为病被归因于神;天文学的演进是为了确定举行宗教仪式或献祭的正确时曰。凡此种种,无不深深打上宗教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古埃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管理的成效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古埃及统治者格外重视农业管理。特别是在新王国时期,法老通过强化王权和完善官僚机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农业的管理效率。统治者结合适当的税收制度,在此基础上有效推动了农业发展,开创了埃及新王国时期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局面。  相似文献   

16.
新王国时期开始,古埃及墓葬文献中的部分内容出现在神庙的特定区域中,与浮雕上的画面与神庙的整体设计互相呼应。铭文的内容及相关的建筑及仪式融为一体,神庙与陵墓也在结构和功能上逐渐趋同。这些反映了古埃及人信仰体系的核心特点:太阳神与冥神的合一,这个特点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出现,到托勒密时期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17.
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的草纸文献《人与灵魂之辩》中罕见地出现了“与灵魂辩论”的现象,文中讲述了“人”与其“灵魂”围绕死亡主题展开的一系列辩论,“人”内心消极甚至有轻生的想法,“灵魂”则处世积极,提倡珍惜生命。文献中描述的社会现象揭示了当时古埃及真实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面对动乱的社会和平民的悲惨生活内心矛盾而纠结,他借由“灵魂”这个角色开解自己,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进而消除自己轻生的念头。“与灵魂辩论”的观念违背了古埃及传统观念中“灵魂”与“人”相统一的关系,体现了古埃及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挑战,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展现了古埃及人灵魂观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谈藏传佛教     
俄军 《陇右文博》2006,(1):81-96
理论上讲,在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化乃至科学活动中,宗教常常是重要的组成和传承。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意识形态,宗教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无奈,转而求命运寄托和精神归宿的、消极与出世的表现。但是,每当宗教与世俗和人精神相互交织、碰撞时,又总会进发出异常耀眼、璀灿的光华。无论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和整个古代的东方,这样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如同恒河之沙。  相似文献   

19.
古埃及流传下来的生者写给死者的信是由死者的亲属在遭遇危险、困难时,或者受到死者的烦扰以后书写的。在儿子写给亡父和寡妇写给亡夫的信中,写信人向死者求助,希望他在来世审判庭代为申诉,或者作为超然的亡灵进行干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儿子在父亲去世以后在家庭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寡妇不仅在经济上陷入困境甚至绝境,而且还受到包括亲属在内的许多人的欺侮。在鳏夫写给亡妻的信中,前者描述他在妻子在世时给予的恩爱,为自己在妻子死后的行为辩解,试图求得亡妻的宽容。这些信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古埃及妇女的地位,尤其是她们丧夫以后的处境。按照德国学者阿斯曼关于显性和隐性文化的理论,这些信属于隐性文化范畴,它们与属于显性文化范畴的神话、说教文、官吏自传等形成鲜明的对照。借助这一理论,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古埃及妇女地位这个富有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一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十分悲痛,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悼。周恩来是江苏淮安人,家乡人民对他有着十分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